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什么是贯通中西歌唱的桥梁?——评吴碧霞2003年9月5日、9日独唱音乐会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吴碧霞是在欧洲传统歌唱和中国传统歌唱两方面都进行了深入学习且都作出了相当成绩的人,所以我研究室一直把她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当作研究对象进行跟踪研究。这次民族宫的两场音乐会更为我们了解、研究吴碧霞现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一位歌唱家五天之内举行一中。
作者
石惟正
机构地区
天津音乐学院
出处
《人民音乐(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3,共2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吴碧霞
2003年9月
独唱音乐会
歌唱家
歌唱艺术
音乐风格
民族声乐
分类号
J616.2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77
1
《黄钟》投稿规范[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S1).
被引量:3
2
龙音希.
吴碧霞在民歌和歌剧间穿行——“中西合璧的夜莺”艰难中成长[J]
.北方音乐,2006,26(6):12-13.
被引量:2
3
张骥,杨艳.
从“土洋之争”看“土洋融合”——再论中国唱法与西洋美声唱法的相互借鉴与融合[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6(7):78-80.
被引量:4
4
杨晓青.
"民族唱法"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四大不同[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5(3):61-62.
被引量:8
5
刘秀春.
感受音乐[J]
.音乐天地,2004(11):61-61.
被引量:1
6
蒋毅.
“民族唱法”质疑——兼论民族声乐改革的思路[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20(2):82-86.
被引量:6
7
《走进音乐》序[J]
.音乐研究,1999(1):81-82.
被引量:3
8
书评[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9(2):77-80.
被引量:2
9
李小琴.
关于中国三种唱法的思考[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135-136.
被引量:2
10
修金堂.
音乐形象说[J]
.音乐研究,1998(1):14-18.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18
1
陈鹏.
石惟正声乐评论的特性分析[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8(7):110-111.
2
徐金凤.
民族声乐教学对美声唱法的借鉴与融合[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4):276-277.
被引量:3
3
彭芳.
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
.科教文汇,2008(20):162-162.
被引量:7
4
郭克俭.
学科概念驱动下的自觉意识(上)——1997至2007年我国(大陆)声乐学术叙事考索[J]
.音乐研究,2008(5):95-113.
被引量:9
5
陈晓霞.
跨界演唱切忌盲目——从民族和美声唱法的跨界谈起[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87-88.
被引量:5
6
张曼.
石惟正民族声乐理论探析[J]
.艺术教育,2012(10):52-53.
被引量:1
7
张璐.
我国声乐跨界演唱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综述[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146-150.
被引量:5
8
陈鹏.
论石惟正声乐评论的艺术特征[J]
.南方文坛,2013(2):136-137.
9
张建华.
芳林新叶催陈叶——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下),2013(5):154-156.
被引量:1
10
孑,J、骈.
吴碧霞歌唱艺术研究[J]
.艺术科技,2013,26(11):231-231.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张娜.
谈美声唱法声乐教学中的几个基本点[J]
.成功,2010(10):279-279.
被引量:3
2
姬彬霞.
关于声乐教学的一些思考[J]
.黄河之声,2010,0(9):78-79.
3
陈晓霞.
跨界演唱切忌盲目——从民族和美声唱法的跨界谈起[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87-88.
被引量:5
4
赵偲宇.
浅议高等师范学校声乐教学中的跨界演唱教学[J]
.学园,2012(12):43-43.
被引量:1
5
王颖.
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31(2):122-126.
被引量:55
6
张建华.
芳林新叶催陈叶——论美声唱法对我国民族声乐教学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下),2013(5):154-156.
被引量:1
7
李烁.
高校音乐中民族唱法声音训练技巧及情感表现[J]
.北方音乐,2013,33(9):124-124.
8
张敏桦.
地方高校声乐教学区域化的必然性研究[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5):115-119.
被引量:3
9
呼潇.
高校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跨界能力的必要性和措施探讨[J]
.音乐时空,2013(9):112-112.
被引量:2
10
余政仪,王莉.
对当下流行演唱教学模式的成因分析及改进建议[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3):127-132.
被引量:12
1
李木.
智仁之风——张国生山水画展在济举办[J]
.齐鲁周刊,2015,0(48):35-35.
2
徐丽娅.
吴碧霞现象之我见[J]
.青年时代,2014,0(19):19-20.
3
李淑娟.
吴碧霞“中西合璧”的声乐文化现象阐释[J]
.北方音乐,2011,31(6):37-38.
4
李波.
从“吴碧霞现象”谈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融合[J]
.黄河之声,2011(11):86-87.
被引量:3
5
刘双.
从“吴碧霞现象”看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走向[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3):29-29.
被引量:2
6
丁达显.
“中西之美”贯通中西[J]
.美术,2013(2):9-9.
7
赵妍.
从“吴碧霞现象”看多元化的声乐教学[J]
.大舞台,2011(5):236-237.
8
程亚旭.
学贯中西的国乐大师杨荫浏[J]
.兰台世界(上旬),2014(1):23-24.
9
胡红.
由“吴碧霞现象”引发的几点思考[J]
.艺术教育,2009(8):66-67.
被引量:1
10
胡红.
由“吴碧霞现象”引发的几点思考[J]
.魅力中国,2008(15):88-89.
被引量:5
人民音乐(评论)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