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被引量:28

The Internal Grammar Structure on the Scales of Equivalence——Reception Theory, Domestication and the Rendering of Shakespeare's Sonnets into Chines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翻译是一种阅读行为,一种特殊的阅读行为。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原则,意义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界。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翻译活动中的两个层次的阅读者是源语言实现意义的关键。由于译者的特殊身份、地位、使命和作用,等效天平上两种对立的“内在语法”结构在译者那里表现为“异化”和“归化”两种形式。相对等效可以求得“异”和“归”的调和,求得两种“语法”的沟通,从而求得一定程度上的等效,以实现意义和文化信息的沟通甚至融合。诗歌具有特殊的文类气质,其语法结构往往迥然相异,也容易形成语法的困境。因而,诗歌翻译一定程度上的归化是有必要的。否则,只有革除翻译的藩篱,走向真实的阅读本身。本文评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情况,并分析了诗歌翻译一定程度上的归化的可行性和意义。 The reader of the translated text has an internal grammar structu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author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must be both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accessible to the target reader. To play his role well, he may turn to the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n this connection, relative domestication is a way out, especially in translating poems.
作者 罗益民
出处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关键词 等效 “内在语法” 接受美学 诗歌翻译 归化 internal grammar structure the scales of equivalence reception theory domestication Shakespeare's sonnet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7

二级参考文献16

共引文献623

同被引文献255

引证文献28

二级引证文献16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