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林业产业》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China Forestry Industry
同被引文献14
-
1张升,缪光平,黄雪菊.非公有制林业制约因素分析及发展思路探讨[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8M):37-40. 被引量:6
-
2李志伟,刘宏,卜昌炯,杨燕南.搭起联系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揭示未来国内外林业产业走向:中国林业产业迎来发展春天[J].中国林业产业,2004(6). 被引量:1
-
3山世英,董继刚,杨学成.中国林业对外贸易态势评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6):321-323. 被引量:4
-
4FSC世界森林认证体系专栏.森林认证的背景与起源.[EB/OL].http://www.wood168.net/data/fsc/1.htm.2005—01—19.
-
5张东搡.木材产品也需森林认证,家具出口遭遇绿色壁垒[EB/OL].http://biz.jqcq.com/message/41257.html.2003-11—27.
-
6刘道平.加快我国用材林建设的对策措施[J].林业经济,2000(6):24-28. 被引量:6
-
7罗小荷.人工林与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J].福建林业科技,2002,29(2):69-71. 被引量:12
-
8吕建雄.紧紧围绕国家目标 加强开展人工林木材研究(续)[J].人造板通讯,2002,9(11):3-4. 被引量:4
-
9田明华,李红勋,张元.中国木材市场状况、发展趋势及对策述评[J].中国林业企业,2003(3):22-24. 被引量:7
-
10石敏.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相关政策与融资机制[J].林业经济,2003(12):17-18.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23
-
1李群,刘基伟.林业生态、保护、产出及效率视角下的耦合协调性分析——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林业经济,2022,44(3):5-22. 被引量:25
-
2刘文娟,David Cyranoski.处理垃圾的新技术:电弧等离子体[J].绿色中国(综合版),2007(2):61-63. 被引量:2
-
3谢煜,张智光.林业生态与林业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综述[J].林业经济,2007(3):66-69. 被引量:16
-
4谭运德.河南林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456-7457. 被引量:3
-
5吕斌,张玉萍,唐召群,付跃进.我国木地板产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木材工业,2008,22(1):4-7. 被引量:11
-
6曹华,程宝栋,项贤春.森林认证与中国木材产业竞争力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19-22. 被引量:3
-
7郑明亮,肖平,方琳.中国木材市场的供需分析和平衡对策[J].林业经济问题,2008,28(2):143-146. 被引量:2
-
8魏旸艳,陆文明,郎书平.中国木材进口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林业研究,2009,22(2):78-80. 被引量:8
-
9张红,夏自谦.浅析森林认证与江西林业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25(11):1011-1013. 被引量:2
-
10阎博.林下经济是生态型“黄金”产业[J].绿色中国,2010(5):84-85. 被引量:2
-
1董雯雯.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绿色壁垒的现状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30):155-156. 被引量:1
-
2消费商采购现货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J].矿业快报,2004,20(9):24-24.
-
3杨如顺.摆脱粮食困境的选择[J].商业经济论坛,1989(3):20-22.
-
4李锦深.形势·观念·战略——中国“入世”对农副产品生产,经营的影响及其对策[J].广东供销,2000(4):50-54.
-
5陈松柏.两岸石油合作 从贸易到投资[J].中国科技产业,2004(4):66-68.
-
6NUMBERS[J].China International Business,2010(12):10-10.
-
7王济光.理论,实践与传统:十年农品市场运行的深层反思[J].财贸经济资料,1990(11):24-30.
-
82004年度浙江省经贸十大新闻[J].经贸实践,2005(1):4-5.
-
9陈宗懋.迎接世纪之交的世界茶业[J].学会,2002(4):12-15.
-
10王跃生.天津市农机局:举资千万解决粮食作物机械化[J].农机市场,2007(6):15-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