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10,共3页
同被引文献74
-
1张向葵,关文信,孙树勇.图式理论在语文阅读理解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3(4):58-61. 被引量:22
-
2陈鸿波.高中语文学习必须重视教材文本——高中语文学习方法探微[J].成功,2009(7):130-130. 被引量:4
-
3兰瑞平.“语文素养”之我见[J].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03,0(11):48-48. 被引量:16
-
4古源,雷良启,等.语文素养——一个怪胎[J].中学语文教学,2003(3):3-6. 被引量:22
-
5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3):103-107. 被引量:5
-
6李山林.“语文素养”辨[J].语文建设,2004(7):12-13. 被引量:19
-
7吴荣山.新课标下的“语言文字训练”[J].小学教学设计(语文.品德版),2004(7):6-7. 被引量:1
-
8张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价值转型与目标重建[J].语文建设,2002(1):4-6. 被引量:33
-
9方智范.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一)[J].语文建设,2002,0(1):9-11. 被引量:21
-
10顾云虎.体会“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02,0(1):12-13.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15
-
1李春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试论内地西藏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高[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3(3):136-137. 被引量:1
-
2刘绍彬.从语文课程新理念看中学语文教改趋势[J].临沧教育学院学报,2005,14(4):53-57.
-
3雷良启,李重.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J].语文教学之友,2006,25(5):3-5. 被引量:2
-
4李重,雷良启.近几年关于“语文素养”的论争情况概述[J].新余高专学报,2006,11(3):120-122.
-
5胡根林.“语文素养”研究述评[J].教育研究与实验(新课程研究),2006(9):9-11. 被引量:1
-
6陈维贤.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改革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科学论坛,2007(03A):19-21. 被引量:1
-
7吴忠豪,丁炜,杜弘,张益.新世纪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热点概述(上篇)[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9):23-32. 被引量:19
-
8杨道麟.文章学应该成为语文教育的前沿课题[J].焦作大学学报,2008,22(2):32-34. 被引量:4
-
9高伟.“语文目标体验教学”模式探究[J].阅读与鉴赏(教研),2007(7):19-20. 被引量:1
-
10李冲锋.论语文素养及其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10(18):58-61.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52
-
1车荧.论唐代科学家李淳风生平及其治学思想[J].黑龙江史志,2014(15):195-196.
-
2方丽.语文学科的文章教育缺失原因之论析[J].焦作大学学报,2011,25(1):85-87.
-
3孙晶晶.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2,9(24):168-168.
-
4江新华.我们是如何实施“国培计划”项目的——湖北师范学院实施“国培计划”的具体做法[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5):123-125.
-
5邓李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透视——对某示范性小学的观察报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2(5):131-134. 被引量:2
-
6杨道麟.美学视野下语文教育的归因分析[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2(11):17-19.
-
7陈满铭.“真善美融合”之三探——杨道麟博士的语文教育美学核心思想述评[J].焦作大学学报,2012,26(4):106-110. 被引量:17
-
8张丽.加强中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语文素养[J].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2(11):115-116. 被引量:1
-
9曾祥芹.按照“美的规律”精心建构“语文教育美学”——杨道麟博士《语文教育美学研究》序[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3(5):83-88. 被引量:3
-
10邓李梅.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规避策略——对某示范性小学的观察报告[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3(2):116-119. 被引量: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