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玉米育种方案中利用外来种质的途径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热带种质的光周期敏感性所谓外来种质是指那些非本地区原产的种质,它们可能是不适应或不能直接适应本地生长条件的玉米材料。在本文范围内将着重讨论引自玉米多样性中心的种质,即热带和亚热带种质。
作者
张世煌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7-19,共3页
Crops
关键词
玉米
育种
热带种质
利用
分类号
S513.0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0
1
路立平,赵化春,赵娜,刘志全,沈海波.
世界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
.种业导报(麦类文摘),2007(3):31-33.
被引量:9
2
樊荣峰.
玉米多基因矮生系5003的选育与利用[J]
.辽宁农业科学,1993(1):38-41.
被引量:3
3
史桂荣,曹靖生,郭晓明,张建国,赵伟,李树军.
玉米光敏感性状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9-11.
被引量:5
4
王泽立.
论玉米高产育种中几个问题的辩证关系[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0(4):39-44.
被引量:1
5
苗果园,张云亭,侯跃生,尹钧,王士英.
温光互作对不同生态型小麦品种发育效应的研究 Ⅰ.品种最长、最短苗穗期及温光敏感性分析[J]
.作物学报,1993,19(6):489-496.
被引量:28
6
姜明月,王金君,张丽颖,陈玉库,罗新兰.
玉米生育期(出苗─吐丝日数)的遗传分析[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4(4):16-18.
被引量:4
7
陈泽辉,高翔,祝云芳.
Suwan与我国四大玉米种质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1):5-9.
被引量:45
8
李高科,潘光堂.
西南玉米区种质利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5,13(2):3-7.
被引量:47
9
王永普,王振华,张新,亢伟民.
浅谈玉米外来种质的利用[J]
.种子,1995,14(1):30-32.
被引量:8
10
张世煌,石德权,徐家舜,杨引福,康继伟,汪黎明.
对两个亚热带优质蛋白玉米群体的适应性混合选择研究——Ⅰ.开花期性状的直接选择响应[J]
.作物学报,1995,21(3):271-280.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5
1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品种及其亲本光温反应特性研究 Ⅰ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的光反应特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2):23-26.
2
张建国.
黑龙江省主要玉米品种及其亲本光温反应特性研究Ⅱ12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温度反应特性[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18-21.
被引量:1
3
师公贤,胡必德,单明珠,蒋飞彦,刘祥,杨引福.
玉米自交系武125的选育及利用[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7(S2):58-61.
被引量:1
4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2):35-38.
被引量:5
5
龙挺,柏光晓,付梅.
西南地区10个玉米自交系光周期敏感性研究[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4,11(2):5-9.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刘祥,安兴国,胡必德,师公贤,韦继兴.
玉米群体陕综5号果穗性状遗传特征分析[J]
.西北植物学报,1996,16(6):145-149.
被引量:4
2
杨雯竹,柏光晓.
玉米温热杂交组合光周期敏感特性分析[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15,34(5):14-19.
被引量:4
3
郭向阳,陈泽辉,胡兴,兰琴英,祝云芳,王安贵,陈建军,任洪.
不同供体对玉米自交系QR273的改良效应[J]
.玉米科学,2016,24(3):15-19.
被引量:3
4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J]
.西南农业学报,2016,29(8):1776-1781.
被引量:2
5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2017,30(10):2168-2173.
被引量:2
6
吴迅,杨克相,郭向阳,王安贵,刘鹏飞,李秀诗,祝云芳,陈泽辉.
基于热带玉米种质的高效诱导自交系筛选[J]
.玉米科学,2018,26(3):17-21.
被引量:3
7
贾小平,袁玺垒,李剑峰,张博,张小梅,郭秀璞,陈春燕.
不同光温条件谷子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18,51(13):2429-2441.
被引量:15
8
王君杰,王海岗,曹晓宁,陈凌,刘思辰,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糜子不同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的综合评价[J]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3):474-485.
被引量:7
9
周海宇,程伟东,谢小东,周锦国,覃兰秋,谢和霞,谭贤杰,江禹奉.
14份玉米自交系的光周期敏感性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20,33(9):1877-1883.
被引量:5
10
王天宇,祝云芳,郭向阳,王安贵,吴迅,刘鹏飞,陈泽辉.
玉米新品种金玉2208的选育实践与思考[J]
.种子,2022,41(7):114-118.
被引量:6
1
赵兴云,周广成,曾科文,王世才,邵仁学,耿月明.
玉米新品种禾盛玉618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6(10):54-55.
被引量:1
2
张士龙,贺正华,万正煌,黄益勤.
23份含非洲种质的青贮玉米组合初步评价[J]
.现代农业科技,2015(22):48-49.
被引量:6
3
陈阳琴.
提高玉米制种质量的技术措施[J]
.农技服务,2015,32(2):43-43.
4
王秀全,陈光明,余先驹,刘昌明.
玉米优质、耐旱、热带质源自交系81565及其衍生系的配合力[J]
.西南农业学报,1997,10(3):54-57.
5
杨辉,景希强,王亮,唐文明,李方明.
多抗性玉米自交系丹299的选育与应用[J]
.辽宁农业科学,2013(6):68-71.
被引量:8
6
闫淑琴,苏俊.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在温带的研究与利用[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3):30-33.
被引量:7
7
李勇成,番兴明,胡云,乐自祥,谭静,陈洪梅,张云波,邵思全,王增明.
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云南地方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研究[J]
.玉米科学,2009,17(3):45-50.
被引量:8
8
王雪仁,梁康迳,兰斌.
籼粳杂交稻穗部性状的加性-显性遗传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3):1-3.
被引量:4
9
S.Trifunovic,谢国禄.
玉米近交系花序对花序分析和稳定性分析[J]
.国外作物育种,2004,23(4):20-21.
10
孙学永,王新胜,张丽娜,钱益亮.
烟草青枯病抗性的遗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4):56-60.
被引量:8
作物杂志
1992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