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稻麦双撒套 亩产超吨粮——稻麦耕作改制综合配套技术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几年来,封丘县农技站在同一块麦田撒播套种水稻、稻田撒播套种小麦的试验、示范,实现了两晚变两早的突破,连续3年稻麦双增产。这一稻麦改制综合配套技术使水稻与小麦较常规种植分别增产8.6%和3.4%。
作者
张善交
郑昭阳
耿得亮
耿金锋
机构地区
河南省新乡市农技站
出处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4,共2页
Crops
关键词
水稻
小麦
套作
撒播
栽培
分类号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26
1
牛一川,姚天明,安建平,杨秀兰,张慧敏.
地膜覆盖栽培对冬小麦衰老进程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4,24(3):90-92.
被引量:31
2
董百舒,王振忠,夏源陵,吴安之,朱之正.
套播麦立苗生境特点及相应培管措施[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4):12-15.
被引量:2
3
张山泉,徐沭,董百舒,王振忠.
淮北稻套麦栽培技术的改进[J]
.江苏农业科学,1993,21(5):12-13.
被引量:5
4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阮慧芳.
免耕套种与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环境及小麦生长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393-396.
被引量:103
5
陈新华,王年喜,胡建州,郑培善,胡安定,王明其,戴友鹏.
套播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耕作与栽培,1994,14(3):62-64.
被引量:1
6
张洪程,戴其根,钟明喜,霍中洋,薛元龙.
稻田套播麦高产高效轻型栽培技术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4):19-23.
被引量:20
7
陈后庆,沈新平,刘世平.
麦套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研究[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4):30-33.
被引量:5
8
李春燕,封超年,张容,张影,郭文善,朱新开,彭永欣.
密度、氮素对优质弱筋小麦宁麦9号旗叶早衰的调控效应[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5):60-64.
被引量:8
9
樊宝洪,王宝银,曹家康,朱正权,倪加宏,张永忠,徐永良,周庭荣,万高龙.
麦套稻的生育特点与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江苏农业科学,1996,24(1):10-13.
被引量:4
10
张军,张洪程,戴其根,许轲,霍中洋,张瑛,徐顺飞.
稻田套播和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8):173-17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朱新开,郭凯泉,李春燕,封超年,彭永欣,郭文善.
氮肥运筹比例对稻田套播强筋小麦产量及花后旗叶衰老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5):900-904.
被引量:12
2
许学宏,戴其根,邱枫.
麦田套播稻研究进展与展望[J]
.耕作与栽培,1998,18(1):1-3.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陆纪元,钱云,杨卫健,罗品忠,向玲洁,朱亚波.
无共生期麦田套播稻栽培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2(1):53-53.
被引量:1
2
祝丽香,王建华,高先涛.
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对菊花生理指标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2,18(2):483-490.
被引量:11
3
杨靖东,石小东,关雅楠,黄正来.
栽培措施对小麦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40(4):580-584.
被引量:1
4
李东升,戎全虎,温明星,曲朝喜,蔡金华,陈爱大.
江苏淮南麦区主栽小麦品种耐迟播特性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13,33(5):996-1000.
被引量:22
5
陈晓东,赵斌,顾江涛,王瑞,季昌好.
氮肥运筹对江淮麦区饲料大麦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4,29(B12):280-283.
被引量:6
6
张志鹏,傅兆麟.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综述[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0):36-37.
被引量:17
7
周为华.
免耕机条播条件下密肥组合对镇麦10号在不同播期下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调控效应[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6):74-77.
被引量:2
8
刘星,张影,靳亚果,郜庆炉,李东方.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强筋小麦产量和植株生理特征及土壤性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6,31(6):220-226.
被引量:8
9
胡顺祥,倪艳云.
施氮量与氮肥运筹对扬麦22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2017(5):14-15.
10
陶亚军,尹建国,樊继伟,刘巧,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杨杰,王军.
苏北地区稻麦周年生产力品种组合筛选[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24):60-66.
被引量:4
1
黄德发.
“特优63”双季亩产超“吨粮”高产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1996,14(2):38-40.
被引量:3
2
朱树清.
红壤旱地亩产超吨粮技术[J]
.新农村,1994,0(3):14-14.
3
池珠华,郑荣和.
廖逢迥种杂交中稻再生稻两季亩产超吨粮的经验[J]
.再生稻,1996(2):43-43.
4
周金生.
早熟抗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882—804”[J]
.云南农业科技,1992(6):20-20.
5
万玉晶,杨高群.
杂交中稻亩产超吨粮的研究[J]
.杂交水稻,1990(2):16-17.
6
千亩双杂亩产超吨粮的产量构成及其配套技术[J]
.温州农业科技,1992(2):4-8.
7
曹志坚,廖多竹.
双季杂交稻亩产超吨粮栽培技术[J]
.专业户,1992(1):13-13.
8
杨应雁.
玉米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复合亩产超吨粮技术集成初探[J]
.云南农业,2016(2):21-22.
9
曹志坚,廖多竹.
春马铃薯间玉米——杂交晚稻高产技术[J]
.农村百事通,1994(1):21-21.
10
邓玉仙.
双季稻亩产超吨粮[J]
.个旧科技,1990(1):26-27.
作物杂志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