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改革》
2004年第5期68-68,共1页
CHINA REFORM
同被引文献9
-
1许小平,孙铁军.武汉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21(03S):97-99. 被引量:2
-
2金华市政府.金华市2005年利用外资形势回顾与2006年展望[R].2006—01—24.
-
3专题研究之一:浙中城市群结构模式研究-浙中城市群结构特征分析.浙中发展论坛,http:jhzp.0579.net/22flt-1.asp
-
4吕斌“六点”提升城市群,金华新闻网2005年10月22日.
-
5金华市规划局,浙江师范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浙中城市群“聚合主轴线”研究[Z].2006.
-
6刘恩专.外商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1999,21(2):62-67. 被引量:68
-
7杨柳勇,沈国良.外商直接投资对国内投资的挤入挤出效应分析[J].统计研究,2002,19(3):6-8. 被引量:160
-
8江小涓,李蕊.FDI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7):5-16. 被引量:165
-
9李竹宁.外商直接投资与上海经济增长相关性及其挤入挤出效应研究[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272-27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徐虹.浙中城市群经济开放度研究[J].当代经济,2012,29(18):8-10.
-
2施建刚,裘丽岚.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城市流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9):796-801. 被引量:11
-
3喻微锋,蒋团标,刘祎.滇中城市群与北部湾城市群比较分析——基于城市流视角的城市群发展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6):37-44. 被引量:8
-
4李陈,欧向军,黄翌,徐珣.淮海经济区主要城市城市流强度动态分析[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18(6):46-51. 被引量:2
-
5郑涛,樊丽丽.京津冀地区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实证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3). 被引量:15
-
6曾鹏,阙菲菲.川渝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空间变化规律[J].经济地理,2010,30(5):744-750. 被引量:16
-
7甘金龙.中部地区城市群城市流分析[J].商业时代,2010(20):127-128. 被引量:1
-
8李娜.长三角城市群空间联系与整合[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72-77. 被引量:35
-
9董翰蓉,张宇硕,石培基.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城市流强度分析及优化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25(12):27-32. 被引量:13
-
10王学定,范宪伟,高峰.基于城市联系的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J].城市问题,2012(5):72-76. 被引量:7
-
1张芬.海滨邹鲁孕育大文化大气魄[J].市场瞭望,2013(5):32-34.
-
2林跃武,刘联民,杜国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发展与工商银行经营对策[J].浙江金融,2000(8):21-23.
-
3楼耿民.实施“两街”改造 发展浙江中西部[J].今日浙江,2000(10):33-35.
-
4姚彩珍.近五年来金华市就业结构演变分析[J].浙江统计,2004(6):46-46.
-
5黄晓蓉.“做永远的领跑者”——访友通科技总裁邹鲁民[J].医疗保健器具(医疗器械版),2004(1):30-31.
-
6“邹鲁圣地”绘彩卷[J].现代班组,2010(4):48-48.
-
7金华将物流业视为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J].中外物流,2007(7):60-60.
-
8阎寿根.建设浙江中西部人才集聚中心[J].企业世界,2004(5):24-25.
-
9王芳森.浙赣线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J].浙江学刊,1996(4):64-65.
-
10李秋华.更新观念突出重点努力抓好继续教育工作[J].浙江人事,2007(8):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