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煤炭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5,共3页
Coal Economic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4
-
1钱鸣高.对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5,31(6):5-9. 被引量:55
-
2赵跃民,等.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16-948.
-
3[4]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
4吴季松.循环经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
5任一鑫等.产业辐射理论的内容及分类[J].生态经济,2004,(8).
-
6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92-393
-
7温家宝.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1):1-3. 被引量:16
-
8丁其光,汪镜亮.论西部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矿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J].中国矿业,2000,9(6):8-10. 被引量:6
-
9郑红,董影卓,安冬梅.矿山环保现状与防治对策的思考[J].矿业快报,2001(7):1-3. 被引量:11
-
10张荣立,张天森,李克荣.煤炭工业协调稳定发展与开发建设布局研究[J].中国煤炭,2003,29(4):9-1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4
-
1任一鑫,王新华,于喜展.煤炭与其它矿物共生、伴生矿区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的探讨[J].煤炭学报,2004,29(5):635-640. 被引量:11
-
2范世民,四季春.煤炭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构想[J].煤,2006,15(1):14-17. 被引量:2
-
3任一鑫,李雪梅,韩港.产业辐射体系变化传递机制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70-74. 被引量:2
-
4杨素刚.创新导向——广西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路径[J].中国集体经济,2012,0(02X):52-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7
-
1袁辉亚.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对策研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95-96.
-
2任一鑫,李英德,孙丕悦,宗科.资源回采率与费用关系研究[J].矿冶工程,2006,26(3):88-91. 被引量:4
-
3张国英,梁文阁,郑丕谔.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7(1):22-24. 被引量:15
-
4任一鑫,谢芳,侯文宣,李英德.矿区设备、设施循环利用机制研究[J].煤矿机械,2007,28(5):189-191. 被引量:2
-
5米潇.基于循环经济的煤炭价值链研究[J].煤炭技术,2008,27(4):1-3. 被引量:7
-
6杜书瑞,花明.国内矿业循环经济研究述评[J].中国矿业,2010,19(5):13-16. 被引量:7
-
7陈玉利,朱超.煤炭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煤炭经济研究,2010,30(11):30-33. 被引量:3
-
8席旭东,宋晓倩.矿区生态产业链集成及其优化分析[J].煤炭学报,2011,36(7):1237-1242. 被引量:4
-
9张玉法,王大刚,王昌念,高国强.高速公路压覆煤炭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探讨[J].中国矿业,2012,21(4):41-44. 被引量:5
-
10朱国兴,翟金芝.旅游业辐射效应及其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3):12-15. 被引量:1
-
1陆根尧,佘德荣.承接上海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快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J].浙江学刊,2003(4):149-153. 被引量:1
-
2悠晓.化工行业倡导绿色转型环保型人才走俏市场[J].中国轮胎资源综合利用,2014(3):41-42.
-
3公司动态[J].证券导刊,2014(15):67-68.
-
4宁夏英力特:打造氯碱循环产业链[J].江苏氯碱,2010(4):26-27.
-
5动态[J].宁波化工,2005(3):42-43.
-
6阎世民,王宝香.聚合正能量 转型再跨越 “西山模式”创煤电新篇章[J].人民论坛,2013(16):66-67.
-
7唐锡中.经仕唐锡中:开启“锌-铟-铅”循环产业链[J].商界(评论),2008(10).
-
8发改委提出煤炭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和模式[J].煤炭工程,2006,38(1):84-84.
-
9白翠娥.关于煤炭产业发展的循环经济[J].企业研究,2013(1X):177-177.
-
10凡永龙.我国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浅谈[J].城市建设(下旬),2010(6):454-454.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