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65,共3页
Film Art
同被引文献20
-
1解玺璋.电影叙事中的大众情感模式[J].电影艺术,1998(3):14-16. 被引量:1
-
2涂强.试论装潢设计中的色彩情感[J].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2(2):44-46. 被引量:5
-
3王纯.《云水谣》:云与水的爱情守望[J].电影艺术,2007(1):23-26. 被引量:2
-
4洪深.《四月里底蔷薇处处开》之广告[J].明星电影公司特刊,1926.
-
5欧阳予倩.导演《三年以后》感青[J].民新公司特刊,1926.
-
6杨小仲.《母之心》出映以后,《紫罗兰》1卷12号,1926.
-
7[德]弗洛姆.《精神分析与禅宗》,洪修平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
8郑正秋.《我之编剧经验谈》[J].电影杂志,1925,.
-
9郑正秋.《自我导演以来》[J].明星半月刊,1935,.
-
10史蒂斯·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499.
引证文献7
-
1余纪.中国电影伦理观念的现代性转换[J].电影艺术,2005(2):4-9. 被引量:3
-
2岳晓英.中国早期苦情戏电影的叙事奥秘[J].中国图书评论,2009,32(9):28-33. 被引量:6
-
3屈文琳.论情感模式与商业电影——基于“一般现实逻辑”层面展开[J].电影评介,2009(24):28-30.
-
4唐立影.“抗衡”的情感模式在动漫作品中的运用——以《名侦探柯南》为例[J].科技信息,2010(18):260-260. 被引量:1
-
5张燕菊,许河.传统民间故事影视传播中的母题寻唤[J].新闻界,2016(6):20-23. 被引量:1
-
6付强,孟淑杰.动画作品《暴力云与送子鹳》中的色彩情感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0(04Z):101-102.
-
7欧阳家庆.移植与承袭:《琵琶记》的 叙事范式与早期中国电影[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1):56-64.
二级引证文献10
-
1陈林侠.《孤儿救祖记》的翁媳关系及其电影史意义——基于《申报》相关影评的考察[J].电影新作,2023(6):18-27.
-
2沈盼盼.近10年民国电影研究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0(4):31-37. 被引量:1
-
3李永东.洋场趣味、左翼观念与政治诉求的纠缠——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电影的女性形象组合模式[J].文艺研究,2012(3):89-98. 被引量:5
-
4熊飞.电影《云水谣》融合音乐的感染力分析[J].电影文学,2012(14):123-124.
-
5米高峰,马偲远.《名侦探柯南》动画剧场版创作模式解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5,0(2Z):127-128.
-
6袁晚晴.中兴期李行电影:子一代的“乡土”回归[J].电影文学,2018(21):74-76.
-
7方冰玉.九十年代工厂历史的影像再现——以《二十四城记》《少年巴比伦》《地久天长》为例[J].电影文学,2019(17):47-51.
-
8高清云,高清雪.文化自省与数字形塑:民间口传文学的创作元素提取与动漫化设计[J].山东艺术,2021(2):56-61.
-
9金理.在“我”走向“我们”的途中——再论《少年飘泊者》及“蒋光慈现象”[J].文艺争鸣,2024(4):56-65. 被引量:2
-
10徐烨,阎菲.黑色奇事与灰色奇情:《朝云暮雨》的现实叙写[J].电影文学,2024(16):146-150.
-
1H·李斯,管建华.“富丽而珍奇”:音乐的根基与变迁的传统[J].中国音乐,1995(4):34-36. 被引量:1
-
2苗延荣,郭艳青.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产品情感化设计[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12X):210-212. 被引量:4
-
3江朝辉,王正刚.李安电影的叙事母题[J].电影文学,2009(11):28-29.
-
4夏烨.周星驰:情爱是一种心理补偿[J].电视时代,2008(1):42-43.
-
5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母题探析[J].大舞台,2010(5):129-130.
-
6齐建华.中国传统戏剧的情感模式[J].艺术百家,1996,12(3):12-19. 被引量:2
-
7黄子婵.浅谈陈可辛电影中的爱情观[J].文艺生活(下旬刊),2010(7):146-146.
-
8江朝辉.导演创作方式对影片风格与类型的影响[J].电影文学,2014(23):57-59. 被引量:2
-
9林木.返归自然 返归自我——贾广健的工笔花鸟画艺术[J].天津美术学院学报,1999(3):55-56.
-
10孟方,陈墨.观众爱看什么样的电影——重读中国电影史中的若干热门影片[J].电影艺术,2003(5):16-23.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