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人文化冲击下的迷失与幻灭——评莫里森《最蓝的眼睛》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美国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托尼·莫里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惟一黑人女性得主,为当代美国文坛树起了又一座丰碑.她视写作为一种思考方式,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凸显出在文化冲撞的背景下对于黑人文化的固守和呼唤.
作者
王颖
机构地区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8-119,共2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白人文化
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美国
黑人文化
文学作品
种族歧视
文学评论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伯奇.美国黑人妇女的写作[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4..
2
Toni Morrison. The Bluest Eye[M].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70.
同被引文献
3
1
胡慧芳.
《最蓝的眼睛》中的文化霸权研究[J]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1):13-16.
被引量:1
2
胡慧芳.
《最蓝的眼睛》中教育的霸权作用[J]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16(1):43-44.
被引量:1
3
赵娜.
《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26(1):117-120.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1
1
李霞.
《最蓝的眼睛》中电影对波莉的双重影响[J]
.长城,2010(8):183-184.
1
高鸿,吕若涵.
文化冲撞中的文化认同与困境——从林语堂看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的有关问题[J]
.华文文学,2002(3):30-36.
被引量:6
2
黄颖.
从《最蓝的眼睛》看西方文化霸权对他者的冲击[J]
.文学教育,2008(21):134-135.
3
李楠,刘金玲.
汤亭亭:中美文化冲撞的参与者和商榷者[J]
.作家,2015,0(1X):77-78.
4
钟楚.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J]
.中国出版,2013(20):71-71.
5
陈磊.
女性立场的婚恋抒写——论施叔青70年代女性小说[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27(3):39-44.
6
最年轻的布克奖女得主诞生[J]
.世界知识,2006(21):70-70.
7
石磊,王建光.
试论《女勇士》中东西方文化的交错[J]
.作家,2009(12):87-88.
8
郑红莲.
文化认同视角下《喜福会》中母亲形象及母女关系的内涵[J]
.电影文学,2010(24):76-77.
被引量:1
9
罗晓非,詹七一.
严肃而悲伤的幻想——当代中国学院派诗歌印象[J]
.山东文学,1999,0(5):70-71.
10
周昌云,王秀银.
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文化语境[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748-750.
被引量:4
理论学刊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