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档案天地》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Archives World
同被引文献58
-
1王建朗.抗日战争时期中外关系研究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1999(3):129-149. 被引量:9
-
2张连红.国民政府战时外交决策机制初探[J].近代史研究,1997(2):132-145. 被引量:8
-
3徐光寿.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J].民国档案,1996(2):124-133. 被引量:3
-
4胡云生.我国回族抗日救亡活动概述[J].抗日战争研究,1997(1):130-144. 被引量:9
-
5石磊.我国国际关系史研究概述[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88,10(4):9-18. 被引量:4
-
6陈谦平.近十年来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外关系研究述评[J].抗日战争研究,2002(2):42-61. 被引量:4
-
7石源华.重塑民国职业外交家的群体形象——《民国外交官传记丛书》编辑手记[J].民国档案,2001(1):101-104. 被引量:6
-
8王真.现实大国与虚幻大国——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二律背反[J].抗日战争研究,2001(2):49-70. 被引量:8
-
9谢晓鹏.北洋政府废约外交述论[J].民国档案,2000(2):59-64. 被引量:6
-
10梁守德.中国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5,13(1):1-6.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8
-
1朱丽晖.民国学人的“维护”与“忧虑”——以白眉初所著《中华民国省区全志》为中心[J].近代中国,2020(1):211-230. 被引量:2
-
2李巍,唐健.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角色与中国学者的理论契机[J].国际政治研究,2014,35(4):40-58. 被引量:10
-
3赵思洋.民国学人对春秋战国时期国家间政治思想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1):26-45. 被引量:4
-
4段威.国际局势变迁视野下新中国外交思想审视[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6(12):79-80.
-
5赵思洋.反思国际关系史的书写——近代中国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基准时间[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7(12):131-150. 被引量:5
-
6涂华忠,和红梅,宗蔚,涂波.基于CiteSpace对巴基斯坦战略学界核学习的可视化分析[J].南亚研究,2018(1):92-113.
-
7赖华夏.“舍弃”与“再发现”:国际关系研究的国际法传统[J].中国法律评论,2021(3):127-137. 被引量:1
-
8赵思洋.因应国际社会——论近代中国天下思想的创造性转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5):2-30. 被引量:3
-
1风帆.宁死不屈的外交官蔡公时[J].文史春秋,2002(11):11-13. 被引量:1
-
2风帆.蔡公时:中国外交史上第一人[J].文史月刊,2004(4):60-62.
-
3徐百柯.一九二八年济南惨案:日军将中国外交官剜眼割鼻后枪毙[J].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5,0(7):37-37.
-
4肖筠.“外交史上第一人”蔡公时的生前身后事[J].兰台内外,2014(5):14-15.
-
5康鹏.蔡公时的生前身后事[J].各界,2015,0(11):89-90.
-
6徐百柯.蔡公时:民国第一位抗日烈士[J].现代阅读,2012(2):56-56.
-
7康鹏.抗日烈士蔡公时与“济南惨案”始末[J].文史春秋,2014(6):4-11. 被引量:1
-
8李旭东.不能忘却的记忆——山东济南蔡公时纪念馆见闻[J].国防教育,2012(12):64-65.
-
9王孔杰.建立济南惨案纪念碑、纪念堂始末[J].春秋,2016,0(1):30-31.
-
10林涤非.于右任的《十七字诗》[J].政府法制,2009(16):32-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