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再生资源产业
被引量:9
The Recycling Resource Industry,which is under the awareness of Recycling Economy
出处
《有色金属再生与利用》
2004年第5期11-14,共4页
Non-ferrous Metals Recycling and Utilization
同被引文献82
-
1姜云,吴立新.中国煤炭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矿业,2003,12(3):23-25. 被引量:28
-
2董晓琳.关于再生资源利用的几点初步构想[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31(8):56-57. 被引量:1
-
3二、中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1,19(z1):154-162. 被引量:1
-
4姜伟,石恒德,甘平.关于振兴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1987(4):13-15. 被引量:1
-
5胡存彪.开发“二次资源”发展循环经济[J].上海商业,2004(9):6-8. 被引量:3
-
6刘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组织超循环运行机理透视[J].节能与环保,2004(8):23-25. 被引量:7
-
7陈良,教授.循环经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农村经济,2004(9):65-67. 被引量:20
-
8周震峰,王军,周燕,孙英兰.关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4,25(5):348-351. 被引量:137
-
9刘文英,陆根法,毕军,袁增伟.我国造纸业发展循环经济构想[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5):108-112. 被引量:10
-
10刘永静.废旧电脑的资源化管理及回收利用[J].环境科学动态,2004(3):6-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9
-
1高良敏,陆根法,刘宁,张向明,骆敏,陆上岭,王劲松,李元安.循环经济理念下再生资源业发展途径研究——以宿迁市耿车镇为例[J].生态经济,2005,21(5):62-64. 被引量:4
-
2黄少鹏.循环经济下再生资源行业的发展[J].再生资源研究,2005(3):8-10. 被引量:4
-
3白彦壮,谢爱国.面向循环经济的农机业发展途径分析[J].中国农机化,2005(5):42-44.
-
4钟太洋,黄贤金,李璐璐,王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方法、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资源科学,2006,28(2):154-162. 被引量:72
-
5何琼峰,高志敏,王良健.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4):7-12. 被引量:3
-
6朱玉丽,王丽萍,徐嘉怿.基于循环经济的再生资源及其产业发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25(1):10-13. 被引量:7
-
7王晶.资源循环利用的经济效应分析[J].经济经纬,2007,24(5):30-32. 被引量:5
-
8常立忠,施晓芳.再生资源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3,41(20):152-154. 被引量:1
-
9李博英,杨忠直,尹海涛.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研究历程简论[J].上海管理科学,2016,38(4):71-7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7
-
1吕贞龙,龚志山,顾国俊,陆冬梅,庄恒扬.上海农场循环农业的发展评价[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7,28(4):75-77. 被引量:3
-
2田炯,王翠然.规划环评中循环经济评价方法研究——以江苏省沿江开发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77-80.
-
3林锦.海峡西岸经济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之我见[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8):47-48. 被引量:2
-
4彭桂芳.建设节约型东莞 发展循环经济[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5,12(6):34-36.
-
5何琼峰,高志敏,王良健.汨罗市再生资源产业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J].再生资源研究,2006(4):7-12. 被引量:3
-
6陈振凤,许华丽,何海燕.我国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J].青海社会科学,2007(2):24-26. 被引量:6
-
7胡登峰,黄少鹏.循环经济理念下资源再生产业企业成长模式分析[J].再生资源研究,2007(2):13-16.
-
8王文玲.滨海新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科技,2007,34(2):55-57.
-
9李彩红.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及效果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7,26(4):91-93. 被引量:22
-
10贾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广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47-54. 被引量:8
-
1环保总局:我国将从四个层面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J].表面工程资讯,2008,8(1):7-7.
-
2黄川,时维雨.废物回收与循环经济[J].大众科技,2014,16(8):66-68. 被引量:2
-
3董明涛,罗帅.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J].辽宁经济,2006(5):17-17.
-
4辛向阳.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首都循环经济发展[J].前线,2005(1):37-39. 被引量:1
-
5谢海燕,易成栋,刘一春.高技术产业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对策[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1):57-58.
-
6王金南,李娜.推进日本建立循环社会的法律体系[J].中国发展,2003,3(1):5-9. 被引量:4
-
7茹华所,陈军.可持续发展──由经济系统向环境、生态经济系统转变[J].经济问题探索,1999(10):58-60.
-
8杜军.日本在循环经济建设方面的经验[J].长三角,2006,0(2):55-56. 被引量:4
-
9北京[J].中国经济信息,2005(16):27-27.
-
10陈治国.日本环境管理战略转型的经验借鉴[J].环境保护,2013,41(15):73-75.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