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最后的士大夫,最后的豪杰——纪念李慎之先生逝世一周年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张灏在分析近代中国革命思想时,特别指出:历史理想主义被激化以后,会产生一种志士精神,这是对二十世纪中国极有影响力的人格理想。它的出发点是传统儒家的道德理想主义,相信人是为了崇高的道德理想而活的,必须把生命无条件地奉献出来,透过政治去实现道德理想。中国士大夫特有的这种道德理想主义的志士精神,深深地烙印在“
作者
许纪霖
出处
《经济管理文摘》
2004年第10期39-40,共2页
Economy and Management Digest
关键词
李慎之
中国
革命思想
道德理想主义
张灏
“五四”运动
新启蒙运动
分类号
K2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B26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
1
林贤治.也谈五四、鲁迅与胡适--给李慎之先生的信[C]∥谢泳.胡适还是鲁迅.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38.
2
弗·詹姆逊.政治无意识[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孙郁.
被分解的鲁迅[J]
.当代作家评论,2009(4):4-6.
被引量:4
4
张开焱.
学术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学术——以巴赫金为例[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2):92-98.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傅金祥.
鲁迅与政治关系的再认识[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6):21-23.
1
朱大路.
在美国读《论语》[J]
.杂文选刊,2008,0(10):54-54.
2
刘小磊.
学者李慎之[J]
.科技文萃,2003(10):66-67.
3
曹立新.
慎之先生:光荣与梦想[J]
.新闻周刊,2003(15):64-65.
4
施亮.
与李慎之最后的对话[J]
.海内与海外,2013(4):35-38.
5
蔡仲德.
“二十一世纪是胡适的世纪”吗?[J]
.中华魂,2003(10):36-39.
被引量:1
6
陈章.
聂绀弩与李慎之的一段诗缘[J]
.博览群书,2003(11):43-45.
7
丁东.
何方先生印象[J]
.同舟共进,2010(11):33-34.
经济管理文摘
2004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