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肾藏象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精水合一”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中医理论发生的源头探讨精与水的关系 ,精水合一 ,精、水在生命起源方面得到统一 ,是肾藏象理论建构的哲学基础。精水合一 ,主水和藏精的统一是认识肾藏象的出发点 ,也是中医。
作者
李奕祺
机构地区
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
出处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168-170,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精水合一
肾藏象
生命之本
基础理论研究
分类号
R223.1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17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3
1
李如辉.
危机、危机的化解与新生──肾藏象学说的发生学概论[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4):1-2.
被引量:18
2
李如辉.
肾脏生理功能的发生学诠解[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5):12-14.
被引量:21
3
黎正华.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199-200.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5
1
黎正华.“脏腑”实质新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01).
2
黎正华.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藏象学说的科学内涵[J]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0,10(4):199-200.
被引量:6
3
李如辉.
从实体到功能态演化的方向选择及评价[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1-3.
被引量:9
4
李如辉.
危机、危机的化解与新生──肾藏象学说的发生学概论[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4):1-2.
被引量:18
5
刘广洲.
祖国医学对解剖及生理学的认识(续上期)[J]
.中医杂志,1955,14(2):50-5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1
1
李明奎,王茂盛.
谈中医学发展中的“变”与“不变”[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1(3):48-49.
2
刘丙欣,于俊生.
运用络病理论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解析[J]
.中医药学刊,2005,23(3):505-506.
被引量:17
3
付东升,鞠诣然.
《内经》肾藏象理论发生的解剖基础概述[J]
.吉林中医药,2007,27(3):51-54.
被引量:7
4
王颖晓,李其忠.
藏象之发生学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9-23.
被引量:6
5
唐健嫩,李其忠.
脏腑相合理论的发生学初探[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6):16-18.
被引量:2
6
傅玲,申玉华.
经前泄水验案一则[J]
.中医药导报,2010,16(4):78-78.
被引量:3
7
叶海丰,莫芳芳,张国霞.
“肾主水”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42-1843.
被引量:10
8
刘声,刘晓燕,郭霞珍.
中医藏象研究的现代形态学基础浅议[J]
.中医杂志,2010,51(9):858-859.
被引量:5
9
谷峰,吕爱平.
“肾藏精”与“肾主水”的哲学与医学内涵[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12):1107-1108.
被引量:2
10
苏新民.
历代少提肺精的原因[J]
.光明中医,2012,27(9):1721-17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217
1
谢芳,谢宁.
从肾虚痰瘀论治老年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2020(8):195-197.
被引量:11
2
李钰,张雪亮,张敏,王庆国.
“舌为心之窍”理论探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3(1):32-34.
被引量:9
3
俞亚琴,孙伟正.
补肾和解复方对再障患者CD_(34)^+细胞造血干/祖细胞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8(1):89-92.
被引量:7
4
王稷,鞠宝兆.
《黄帝内经》“肺主皮毛”理论发生学小议[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4):16-17.
被引量:5
5
卢武生,王苓.
尿液AQP2与血浆BNP在慢性心力衰竭时的诊断价值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83-183.
被引量:4
6
吴同玉,刘燕池,马淑然.
论肺应秋的适应性调控机理[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7):12-15.
被引量:3
7
杨海发,姜殿德,王洪霞.
中西医“肾”的比较[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11):26-27.
被引量:11
8
张登本.
诠释心之窍与心藏神[J]
.河南中医,2005,25(1):11-12.
被引量:8
9
张登本,孙理军.
再论中医理论的困惑与思考[J]
.中医药学刊,2005,23(3):393-394.
被引量:11
10
邝开安,黄英俊.
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法治疗心功能不全35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05,24(2):91-9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9
1
李永乐,翟双庆.
中医五脏理论文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4):1299-1306.
被引量:7
2
王颖晓,李其忠.
藏象之发生学研究[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5):19-23.
被引量:6
3
王键,胡建鹏,何玲,邓勇.
“肾藏精”研究述评[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1-5.
被引量:16
4
叶海丰,莫芳芳,张国霞.
“肾主水”理论及临床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7):1842-1843.
被引量:10
5
谷峰,吕爱平.
“肾藏精”与“肾主水”的哲学与医学内涵[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1,33(12):1107-1108.
被引量:2
6
姚长风,杨洲,周重建,施杞,王拥军.
“肾有两脏”理论探微[J]
.中医杂志,2013,54(9):721-725.
被引量:3
7
王晓翠,牛阳,周波.
试论“肾主五液”理论对温病证治的启示[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21(7):1536-1541.
被引量:2
8
朱敏敏,王华,武凤震,王名超,曹正同,郑光耀.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邵念方治疗老年期痴呆肾虚髓亏证用药规律[J]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23,45(4):481-486.
被引量:1
9
何晓腾,张艳,张伟,刘翔宇,郭长余.
基于“肾藏精主水”理论探析慢性心衰与水通道蛋白的相关性[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38(3):19-2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高晶晶,江凌圳,王英.
发生学视角下中医肝藏实质探溯[J]
.中医杂志,2020,61(4):357-360.
被引量:7
2
许宁,董鑫,钟昆禹,郑琪光,舒梓心,周玲,屈云艳,王伟,许玉龙,周雪忠,余海滨.
基于复杂网络的特发性肺纤维化病证结合人群分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9):3109-3117.
被引量:1
3
于峥,王韵,严雪梅.
中医肾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10,30(3):67-69.
被引量:3
4
高鹤,郭家奎.
老年性痴呆与肾的关系的理论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10,39(6):56-57.
被引量:1
5
曹蕾,罗颂平,欧汝强.
补肾健脾中药复方对肾虚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5):1057-1061.
被引量:29
6
师双斌,郑洪新.
用系统论原理分析中医“肾藏精”理论[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3):428-430.
被引量:9
7
吕爱平,谷峰,张冰冰,杜立英.
肾藏精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945-946.
被引量:5
8
郭淑芳,李如辉.
基于气学理论影响下脏腑概念的演变形式[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8):120-121.
9
张昕贤,吴锋,林日阳,张新志,刘楠楠,李颉,何立群.
从肺脾肾不同组织水通道蛋白变化研究中医“水液代谢理论”的实验基础[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10):1507-1510.
被引量:23
10
乔文彪,邢玉瑞,李翠娟.
中医理论发生学研究述评(二)[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1):1-3.
被引量:2
1
李奕祺.
“精水合一”是肾藏象的认识基础浅识[J]
.中医药学刊,2004,22(2):302-302.
被引量:7
2
吕爱平,谷峰,张冰冰,杜立英.
肾藏精的中国古代哲学基础[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5):945-946.
被引量:5
3
张大宁.
张大宁谈肾病-21 常用补肾方剂之一[J]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15,0(9):12-12.
4
祁增年.
以气养生身心健[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2(9):80-80.
5
李建芝.
中医学“肾”与某些微量元素的关系[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1996,13(2):15-16.
6
梁兆松.
脾胃是生命之本[J]
.科技园地,1998(2):18-19.
7
张勉之,张敏英,张大宁.
中医学“肾”功能与肾虚病因的流行病学研究[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1):43-45.
被引量:3
8
马晓彤,刘燕池.
关于病灶与证象两种疾病观的比较[J]
.医学与哲学,2003,24(10):56-57.
被引量:1
9
王键,胡建鹏,何玲,邓勇.
“肾藏精”研究述评[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2):1-5.
被引量:16
10
刘子瑄,李翠娟.
基于治未病理论的肾藏象相关疾病防治研究[J]
.陕西中医,2015,36(2):202-203.
被引量:5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