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2-12,共1页
Beijing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20
-
1惠敏华.尊重学生差异 实施分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0(6):98-99. 被引量:2
-
2李金刚.人满为患何时休?——中小学班额过大现象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教育(综合版),2004(22):6-7. 被引量:7
-
3徐慧林,卢筹,刘华江,徐卫,熊新媛.“大班”教学如何面向全体[J].江西教育(教学版)(B),2005(7):39-42. 被引量:1
-
4闫江涛.大班额教学环境下学生座位价值的实现[J].教育评论,2005(4):82-85. 被引量:18
-
5罗伟.大班额教学如何面向全体[J].今日教育,2005(12):48-49. 被引量:3
-
6胡继飞.论大班额背景下的我国学校教育生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39-43. 被引量:11
-
7马雪.新课程改革中的有效课堂管理策略[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2):58-59. 被引量:23
-
8林宗何.大班额教学不利因素的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7):87-88. 被引量:3
-
9贺芬:《论“大班额”现象对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不良影响》,《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10期.
-
10曹灿辉等:《城区学校遭遇"大班额"之痛--来自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调查报告》,《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3日.
二级引证文献11
-
1王东梅.如何组织大班额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学习[J].成功,2013(22):175-175. 被引量:3
-
2熊明川.“超级中学”围困下非中心城市普通中学发展的出路[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30(3):99-102.
-
3王志宏.大班额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内蒙古教育(C),2014(9):43-43. 被引量:2
-
4胡永,罗德红.基础教育学校的“大班额”现状、原因与出路——基于广西玉林市和贵港市的调研[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5):35-38. 被引量:2
-
5黄麟雅.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探究[J].亚太教育,2015,0(30):170-170. 被引量:1
-
6王国英,李英琦.大班额情境下小学低年级语文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6,2(8):100-102. 被引量:1
-
7白亮,李倩.我国农村中小学生进入城镇就读问题的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6,8(3):70-75. 被引量:5
-
8李彬彬,郭永芳.农村中小学生进城就读问题及对策研究述评[J].教育参考,2017(6):26-30. 被引量:1
-
9付昌奎,徐萌.城镇大班额治理的困境与路径——基于青岛市和成都市统筹治理的实践经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1):38-42.
-
10朱晓婷.大班额教学中因材施教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3):233-233. 被引量:3
-
1薛陆培.分层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探析[J].成才之路,2014,0(33). 被引量:1
-
2王晓宏.对小班化教学改革一些问题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0(23):49-49. 被引量:2
-
3李清华.高等教育小班教学的加拿大Okanagan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5,0(87):95-96. 被引量:1
-
4小石潭.挤,挤,别挤啦——“大班化”教学忧思[J].教育文汇,2003(2):15-15.
-
5仇云龙.网络教学环境支持下的大学外语公选课大班化教学实践研究——以韩国语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7):54-57. 被引量:1
-
6赵世环.“思政课”大班授课教学互动方式探讨[J].黑龙江史志,2011(21):69-70. 被引量:2
-
7王中华,熊梅.教学对话的异化与回归:基于个性化教学的审视[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5(10):27-29. 被引量:5
-
8王都留.小学大班化教学是制约新课程改革的瓶颈[J].甘肃高师学报,2006,11(2):124-126. 被引量:4
-
9王亚娟.英语大班化教学的弊端及对策[J].文教资料,2005(16):48-49.
-
10苏忱.教育科研推动教育发展 上海基础教育战线139项成果获奖[J].上海教育,2005(06B):1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