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制度共识的异质发生学——政治秩序整合的社会基础分析 被引量:1

Heterogeneous Genetics of Institutional Consensus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一定的社会基础决定着其所适用的政治秩序整合模式,整合模式变迁的合理性在于对由其社会基础所决定的潜在收益空间的释放,民主制作为一种高级整合模式,只适用于异质体社会。虽然民主与法治,更准确地说是民主基础上的法治,在思想形态上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也正是在这种西方现代文明价值观的全球性扩张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巨大的现代化压力。使这种思想共识演化为制度共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重要的不是如何模仿发达国家的整合模式,而是如何促进本国社会的异质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为制度共识的发生及稳定创造充分与必要的条件。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political order in a community should be seasoned with its social structure. Rationality of the change of integration model comes from the releasing of potencial income space that is decided by its social structure, and accordingly democracy suites only to the heterogeneity society. For the government of a developing country, how to change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political order into democracy in its own country,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copy it from a developed country, but to accelerate the course of social heterogeneity, and on this ground to create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occurring and stabi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consensus.
作者 彭云望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33,共7页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批准号:70273007)
关键词 整合 政治秩序 制度共识 异质(体)社会 发生学 integration political order institutional consensus heterogeneous society genetic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9

  • 1.公共利益是一个模糊且容易产生歧义的概念,这里所谓公共利益冲突,是指个人利益(包括团体利益)在公共领域的冲突[Z].,..
  • 2.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根据新制度主义学派的概念,将之定义为人们相互之间互动的规则(Noth 1990,Thelen & Steinmo 1992)[Z]..,..
  • 3.寡头制度整合如果能够维持一段时间,可能生发出一套关于谈判的正式的和平规则,因为在寡头制下,谈判主体只是部分更新[Z].,..
  • 4布坎南、塔洛克将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分别称之为决策成本和外部成本,并将两者之和称之为社会相互依赖成本(<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人们可以经验地预见到,即使在全体一致同意的情况下,执行成本也不会为零,这既可能来自成员道德状态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即败德成本),也可能来自成员意愿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性(即后悔成本).
  • 5.[Z].,..
  • 6.布坎南、塔洛克将人权与产权的初始定义作为立宪选择讨论的预设前提(前揭书,P48).本文之所以采用财产权受保护的习俗而非法律规定,除了发生学研究切入角度的需要外,还因为财产权习俗本身比财产权法律规定具有更本质的制度意义[Z].,..
  • 7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 8.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即"持有正义的完整链条".由三个命题构成:一、"获得的正义",二、"转让的正义",三、"矫正的正"[Z].,..
  • 9牛龙菲.异质发生学与一般进化论[J].哲学研究,1992(5):69-75. 被引量:8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9

  • 1[英]约翰·邓恩.《民主的历程》,林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 2[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宋庆仁,约翰·查尔斯·托里斯.《对民主政治的社会条件的比较分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编.《民主的再思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 3[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林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6页,第181页.
  • 4[美]A·葡尼.《政治学》,胡祖庆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0年版.
  • 5申明民.《制度差异与政治反对》,来源.《世纪中国》,上网日期2001-11-14.
  • 6[美]罗伯特·A·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尤正明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第193页.
  • 7[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计算》,陈金光译,[北京]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第121页.
  • 8[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 9[美]罗伯特·A·达尔 王沪宁 译.《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