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赵汸的《春秋》学
被引量:
2
Zhao Fang's Study on the Spring and Autum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赵汸的《春秋》学以承继孟子自许,以综合《春秋三传》为特点。认为属辞比事为治《春秋》的法门,并据以归纳《春秋》笔削之义为八。《春秋》虽为孔子所作,但本鲁史而成,辞从主人,存策书之大体,其文则史,其事则齐桓晋文;《春秋》虽本鲁史,但又有孔子书与不书、变文、特笔等笔法,以阐圣人之义,其义丘窃取之。
作者
黄开国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学院综合所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4年第2期85-91,共7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赵汸
《春秋》
孔子
体例结构
变文
分类号
B249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与邓星盈先生合著.《巴山蜀水圣哲魂》第四章[M].,..
2
.《四库全书总目》[M].中华书局,1983年版..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春秋类三》[M].,..
共引文献
1
1
黄开国.
《公羊传》对《春秋》书法的发明[J]
.哲学研究,2010(4):51-5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4
1
金景芳.
论宗法制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56,4(2):203-222.
被引量:31
2
晁福林.
论周代卿权[J]
.中国社会科学,1993(6):201-219.
被引量:11
3
余天炽.
重提“世卿世禄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3):108-115.
被引量:1
4
徐喜辰.
论周代的世卿巨室及其再封制度[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5):40-49.
被引量:3
5
楚刃.
西周没有“世卿世禄”制度吗?——与余天炽同志商榷[J]
.晋阳学刊,1985(5):86-87.
被引量:1
6
李学勤.
西周中期青铜器的重要标尺——周原庄白、强家两处青铜器窖藏的综合研究[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79(0):29-36.
被引量:67
7
张德建.
春秋学与明代学术的历史变迁[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3):306-309.
被引量:7
8
金永健.
论顾炎武的《春秋》经传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09(2):229-232.
被引量:1
9
李卫军.
明代《左传》学概述[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0(3):36-40.
被引量:6
10
郑艳玲.
钟惺品评《左传》[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11):73-7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凌鹏.
中国传统“制度”概念中的“制度精神”与“史实现象”--以西周“世卿制度”为例[J]
.社会发展研究,2016,3(3):85-107.
被引量:4
2
王子初.
明代《左传》学研究综述[J]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1):98-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马雪松,冯源.
政治学“制度”概念的本土建构:内在张力、多维特征与基本面向[J]
.学海,2023(1):61-73.
被引量:3
2
高瑞杰.
论世卿礼议之争端——以何休、郑玄与《五经异义》为中心[J]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22,39(4):86-92.
3
叶先闯.
西周选官之源与治理之道探究--以“诸侯入为王官”说为中心[J]
.青海社会科学,2023(3):191-202.
被引量:1
4
李柏杨.
职事·加官·官位:汉代“侍中”制度化进程新论[J]
.国学学刊,2023(3):72-81.
被引量:2
5
罗静,傅斯原.
皆川淇园的《左传》教育与日本江户《春秋》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24(7):168-176.
1
李建.
赵汸《春秋》“策书之例”与“笔削之义”说论析[J]
.史学史研究,2015(4):31-40.
被引量:6
2
史学精粹[J]
.史学史研究,2016,0(1):127-128.
3
朱翠翠.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实质[J]
.语文知识,2012(1):55-57.
被引量:1
4
杨永平.
鲁史的记忆[J]
.西部大开发,2007(1):54-57.
5
孙国文.
昭君诗话[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6(12):29-29.
6
千里不留行.
“万岁”本非帝王专用?[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11(3):4-4.
7
吴秉坤.
事与义之间——《左传》与《春秋》之间的张力[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53-56.
8
杨永平.
鲁史茶马古道的鲜活记忆[J]
.旅游纵览,2006,0(12):69-72.
9
汪正元.
论《左传》与“《春秋》笔法”之关系[J]
.宜宾学院学报,2007,7(7):46-47.
10
徐唐妮.
读《齐桓晋文之事章》——探讨孟子的雄辩技巧[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4):54-54.
中国哲学史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