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归藏》非殷人之易考
被引量:
8
Guicang was not By Scholars of Yin Dynasty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连山》《归藏》不见于《汉志》,历来学者大惑不解。其实,二书就包含在《汉志·数术略》“蓍龟家”所录“《周易》三十八卷”之中。“三代之易”为东汉“近师”晚出之说。汉人所见《连山》《归藏》皆为《周易》的衍生物,其成书与《易传》的时代相先后。此外,对“殷入用卜,周人尚筮”、“易”之所以名“易”,以及周代易筮之法的衍变等相关问题,亦作了尝试性的论述。
作者
程二行
彭公璞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人文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2004年第2期100-107,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关键词
《归藏》
《周易》
周代
筮法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70
同被引文献
15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张亚初,刘雨.
从商周八卦数字符号谈筮法的几个问题[J]
.考古,1981(2):155-163.
被引量:51
2
张政烺.
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J]
.考古学报,1980(4):403-415.
被引量:129
3
连劭名.
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筮书考[J]
.中国哲学史,2001(3):5-11.
被引量:13
4
朱渊清.
王家台《归藏》与《穆天子传》[J]
.周易研究,2002(6):9-13.
被引量:12
5
范毓周.
试论灭商以前的商周关系[J]
.史学月刊,1981(1):16-21.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连劭名.
江陵王家台秦简与《归藏》[J]
.江汉考古,1996(4):66-68.
被引量:21
2
王宁.
《归藏》篇目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2(2):32-36.
被引量:6
3
王宁.
《连山》《归藏》名称由来考[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1(5):32-34.
被引量:5
4
林忠军.
王家台秦简《归藏》出土的易学价值[J]
.周易研究,2001(2):3-12.
被引量:33
5
廖名春.
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J]
.周易研究,2001(2):13-19.
被引量:21
6
宋渊清.
郭璞注书论衡[J]
.东南文化,2000(9):50-55.
被引量:1
7
邢文.
秦简《归藏》与《周易》用商[J]
.文物,2000(2):58-63.
被引量:11
8
连劭名.
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筮书考[J]
.中国哲学史,2001(3):5-11.
被引量:13
9
王明钦.王家台秦墓竹简概述[A]..北京大学新出简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0..
10
李家浩.王家台秦简易占为归藏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1).
共引文献
170
1
谭明冉.
数字卦和《周易》关系再探——以《左传》“龟,象也;筮,数也”为视角[J]
.周易研究,2022(5):82-91.
被引量:2
2
刘国忠.
清华简与西周史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68-82.
被引量:5
3
李川.
象物之学:中华文艺观念的政教源始[J]
.中国美学研究,2021(2):218-240.
4
C.B.濟寧,胡世雄.
占卜學與天文學:新的歷史學闡釋中的古代占卜[J]
.中国俗文化研究,2019(1):3-24.
5
邓玉凯.
中国古代重男轻女观念考[J]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24(1):201-213.
6
张振谦.
齐金文卦名蠡测[J]
.中国文字学报,2023(1):71-79.
7
韩建业.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4):80-91.
被引量:9
8
王朝辉.
杨效雷易学考古研究方法述论[J]
.洛阳考古,2022(3):31-36.
9
付希亮.
從數字卦到哲學經典:論《周易》卦爻辭、卦象、《易傳》的形成過程[J]
.孔子学刊,2019(1):18-28.
10
邢玉瑞.
大衍之数——揭开《黄帝内经》营卫循行的密码[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2(12):977-98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155
1
谭明冉.
数字卦和《周易》关系再探——以《左传》“龟,象也;筮,数也”为视角[J]
.周易研究,2022(5):82-91.
被引量:2
2
晏昌贵.
西周陶簋所见筮数、图象考释[J]
.周易研究,2009(2):12-18.
被引量:3
3
王化平.
数字卦与《周易》[J]
.周易研究,2009(2):19-23.
被引量:5
4
罗勋章.
三《易》首卦与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精神[J]
.周易研究,1999(1):64-70.
被引量:4
5
王兴业.
三论《归藏易》[J]
.周易研究,1999(2):3-11.
被引量:1
6
晁福林.
商代易卦筮法初探[J]
.考古与文物,1997(5):59-63.
被引量:5
7
郑若葵.
安阳苗圃北地新发现的殷代刻数石器及相关问题[J]
.文物,1986(2):46-51.
被引量:21
8
陈全方.
周原出土陶文研究[J]
.文物,1985(3):63-75.
被引量:11
9
萧汉明.
论《周易》的哲学思想与爻性爻位的关系[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5,39(5):43-50.
被引量:2
10
宋镇豪.
再论殷商王朝甲骨占卜制度[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1):12-27.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8
1
赵争.
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研究综述[J]
.周易研究,2012(5):7-12.
被引量:3
2
雪苗青.
《连山》《归藏》的汉代官藏本之考定[J]
.周易研究,2014(6):56-66.
被引量:4
3
辛亚民.
“《归藏》殷易说”考辨[J]
.中国哲学史,2017,0(1):47-53.
被引量:2
4
杨虎.
解《左传》《国语》易筮之“八”[J]
.孔子研究,2018,0(5):86-95.
5
王社庄.
春秋易学筮法研究[J]
.社会科学动态,2019(2):48-54.
6
高新华.
秦简《归藏》所含篇目考--兼论《归藏》非汲冢《易繇阴阳卦》[J]
.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2021(2):1-14.
7
孙航,骆炀.
论数字卦名称的动态发展过程[J]
.周易研究,2024(5):89-101.
8
陈亚军.
解构与建构:传统易学的基本问题[J]
.哲学进展,2013,2(4):46-5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程浩.
清华简《筮法》与周代占筮系统[J]
.周易研究,2013(6):11-16.
被引量:14
2
程浩.
辑本《归藏》源流蠡测[J]
.周易研究,2015(2):40-45.
被引量:3
3
雪苗青.
《归藏》书名来源考:“帝-坤”体居首——兼解王家台秦简《归藏》坤卦名“寡”之谜[J]
.怀化学院学报,2016,35(4):58-61.
被引量:2
4
雪苗青.
清华简《筮法》的高级性:元符卦和示数卦——与李学勤等先生商榷[J]
.中州学刊,2017(6):113-119.
5
杨柳青.
《玉函山房辑佚书·连山》佚文还原及文献价值举隅[J]
.中州学刊,2019(1):159-164.
6
谷继明.
21世纪以来的国内易学研究[J]
.中国哲学年鉴,2019(1):157-181.
7
刘星,张文智.
康有为援《易》入政与儒学的现代转型[J]
.山东社会科学,2022(12):110-117.
8
于婧.
黄老学、归藏易与女性中心文学[J]
.今古文创,2024(13):44-46.
1
邢露(翻译).
小怪癖 揭示大成长[J]
.父母世界,2014(4):138-139.
2
刘荫柏.
《易经》及其在国外之影响[J]
.海内与海外,1994,0(10):50-51.
3
展化.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J]
.世界宗教文化,1989(4):53-58.
4
冯建辉.
孔子与儒家关系新论——以《汉志》为主要考察文本[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22(9):30-34.
被引量:1
5
王平.
现代性: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起点与归宿[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59(5):56-61.
被引量:3
6
刘运兴.
三《易》名义考[J]
.周易研究,1991(3):13-20.
被引量:1
7
卢守义.
活得简单一点[J]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2006(6):47-47.
8
吕绍纲.
《老子》思想源自《周易》古经吗?[J]
.周易研究,2001(2):57-62.
被引量:6
9
陈发喜.
“丹道”与“弥赛亚”比较分析[J]
.广东培正学院论丛,2016,16(1):58-63.
10
都兴秋.
风声物语皆真言[J]
.思维与智慧,2004(12):36-36.
中国哲学史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