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古代诗歌“以悲为美”探索三题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1 .“以悲为美”的情感内涵主要包括“抒怨”与“抒愤”。二者究其实质并无大异 ,均在“中和”范围之内 ,抒怨即抒愤。认为“愤强于怨” ,“抒怨”多于“抒愤”并“占据主导地位”的观点 ,不符合诗歌创作的基本事实。 2 .“以悲为美”的文化心理依据不止限于孟子的“恻隐之心” ,还与孔子的“忠恕之道”有密切关联。贯穿二者的基本思想线索是“同情心” ,人本主义的人际关怀。 3.“以悲为美”真正“落实”于诗歌创作实践的理论主张最早见于《诗大序》的“风论”。“风论”还隐含着怨诗最易感染人心。
作者 张锡坤
机构地区 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4-109,共6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8

  • 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6.
  • 2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 3黄晖.论衡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 4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 5左丘明.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 7司马相如.上林赋[A].费振刚,胡双宝,宗明华,辑校.全汉赋[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 8李善.文选注[M].台北:商务印书馆,1936.
  • 9王逸.楚辞章句[M].长沙:岳麓书社,2013.
  • 10王利器.吕氏春秋疏证[M].成都:巴蜀书社,2002.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