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业通报》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Journal of Tea Business
参考文献3
-
1杨端六.六十五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统计[M].北京:商务 印书馆,1932.
-
2陈椽.一年来的中国茶业[J].中国茶讯,1950,(12).
-
3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中国茶人联谊会.中国茶叶出口统计汇编[M].
同被引文献79
-
1庄国土.十八世纪中荷海上茶叶贸易[J].海交史研究,1992(1):87-94. 被引量:6
-
2陶德臣.清代民国时期中国西南地区的茶叶集散市场[J].贵州茶叶,2010,38(2):49-51. 被引量:4
-
3萧致治,徐方平.中英早期茶叶贸易——写于马戛尔尼使华200周年之际[J].历史研究,1994(3):136-152. 被引量:26
-
4蔡鸿生.“商队茶”考释[J].历史研究,1982(6):117-133. 被引量:25
-
5陶德臣.中国古代的茶商和茶叶商帮[J].农业考古,1999(4):248-252. 被引量:9
-
6陶德臣.英使马戛尔尼与茶[J].高校教育管理,1999(2):94-98. 被引量:7
-
7陶德臣.近代日本茶产与市场─一兼论对中国茶业的影响[J].农业考古,1998(2):253-259. 被引量:13
-
8陶德臣.俄商侵袭西北茶市与清政府的对策[J].农业考古,1998(4):207-210. 被引量:1
-
9陶德臣.武夷岩茶中的包头制现象[J].农业考古,1998(4):239-240. 被引量:2
-
10吴建雍.清前期中西茶叶贸易[J].清史研究,1998(3):12-2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30
-
1文秋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路飚升 湖南茶叶出口企业如何应对[J].茶叶通讯,2008,35(2):23-25. 被引量:1
-
2周琳,禹利君,包小村.湖南红、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茶叶通讯,2009,36(2):23-25. 被引量:3
-
3陶德臣.清至民国时期茶叶消费主体的新变化及其影响[J].安徽史学,2010(5):16-25. 被引量:5
-
4林枫.2010年明清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11(2):142-156. 被引量:1
-
5董春美.印茶侵藏:中印关系的历史检讨[J].南亚研究季刊,2013(1):68-72. 被引量:7
-
6陶德臣.论运河在茶叶传播运销过程中的历史地位[J].农业考古,2013(5):277-284. 被引量:9
-
7陶德臣.英属锡兰茶业经济的发展阶段[J].中国茶叶,2014,36(2):36-39. 被引量:2
-
8陶德臣.清代民国时期中国茶叶海外市场容量分析[J].农业考古,2014,0(5):192-200. 被引量:5
-
9王海燕.老舍作品中的茶文化[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5(5):155-156. 被引量:3
-
10陈东杰.乾隆时期清朝与中亚哈萨克部的贸易关系再探讨[J].世界历史,2015(3):20-29. 被引量:2
-
1陶德臣.《中国茶叶外销史》得失论[J].农业考古,2000(4):298-302.
-
2李启厚.安溪茶叶外销与"海上丝绸之路"[J].福建史志,2014(3):24-27.
-
3胡赤军.近代中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25-31. 被引量:16
-
4王国键.论五口通商后徽州茶商贸易重心转移[J].安徽史学,1998(3):44-49. 被引量:10
-
5地震将如何影响中日贸易[J].理论导报,2011(3):58-58.
-
6朱平,杨婵容.鸦片战争前中美茶叶贸易探析[J].农业考古,2006(5):201-204. 被引量:4
-
7张福华,张树民.四川等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及我省乡村旅游的现状与对策[J].青海经济研究,2007(2):73-77.
-
8倪佩琳.台北市广告业经营人协会4A理事长 傅明睿:我相信这将会是广告产业一股新活水![J].国际广告,2009(11):8-9.
-
9孙娅文.茶马古道 茶意飘香马蹄忙[J].文化月刊,2014(7):28-31.
-
10一文.生资价格:需求刺激强劲上涨[J].中国经济信息,2007(21):35-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