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试论肝阳虚证的确立 被引量:7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引言 不仅历代中医文献中少论肝阳虚证 ,目前大、中专中医基础理论和诊断学教材中也缺少记述 ,有的也只是在补充阐发中兼带述及。其原因较多 ,该文分析了少论肝阳虚证的各种原因 ,渐次寻求肝阳虚证确立的依据 ,包括理论文献论述和肝阳虚证的诊断、治疗立法及其疗效依据 。
出处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4年第3期198-199,196,共3页 Clinical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20 0 3年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肝肾同源理论的发生学研究>课题论文之一。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二级参考文献11

  • 1姜莉云.手足太阴肺脾同气研究现状及展望[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1):4-6. 被引量:13
  • 2刘渡舟.伤寒论注解[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96.
  • 3陈士洲.浅谈肝阳虚[J].山东中医杂志,1988,7(4):6-6.
  • 4金介立.对于肝气虚、肝阳虚的几点认识[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83,(4):61-61.
  • 5刘仕瑛.再论肝肾阳同源[J].黑龙江中医药,1988,(5):9-9.
  • 6喻自成.肝气虚证治探要[J].陕西中医,1984,5(6):1-1.
  • 7何裕民.乙癸同源再论[J].吉林中医药,1986,(5):3-3.
  • 8潘文奎 刘永年.肝气虚证的探讨[J].江苏中医杂志,1982,(1):3-3.
  • 9李其忠.肝属于下焦,还是中焦[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40-40.
  • 10杨波.浅论肝阳虚证[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97,11(1):14-15.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7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