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蛋白质C
被引量:
1
Protein C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血液中的蛋白质C被激活后,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凝血因子Ⅹa和Ⅱa的形成,起到抗血液凝固、抗血栓形成的作用。蛋白质C功能异常,是一些血栓形成的原因。
作者
胡嗣基
机构地区
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生物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0-21,共2页
Bulletin of Biology
关键词
血液
蛋白质C
凝血因子
血栓
分类号
Q51 [生物学—生物化学]
Q461 [生物学—生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郑艳珍,周伯通,蒲小群,唐剑,杨其东,朱定尔.
蛋白C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和血栓病人的分布频率[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3):210-212.
被引量:4
2
董卫红,魏文宁,林美华.
活化蛋白C抵抗与复发性流产关系的研究[J]
.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2):85-86.
被引量:9
3
李莉,熊立凡,沈介明,倪培华,胡大荫,王鸿利.
脑血栓患者活化蛋白C抵抗及Fg、AT-和PC的变化[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0,15(2):83-84.
被引量:5
4
张佩利,刘建仁,黄鉴政.
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的血栓调节蛋白和蛋白C浓度比较研究[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9,16(5):268-269.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8
1
储海燕,诸江,王鸿利,邵慧珍,张庆华,张宇舟,王学锋,杨景文,陈竺,王振义.
上海地区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及FⅤLeiden突变的初步调查[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9):462-465.
被引量:34
2
郑艳珍,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1994年,5卷,687页
3
Miyata T,Thromb Haemost,1994年,71卷,32页
4
阮长耿,血栓与止血,1994年,124页
5
Wong V L Y,Brain Res,1991年,556卷,1页
6
Rai R,Br J Haematol,1996年,92卷,489页
7
洪梅,魏文宁,宋善俊.
正常人和血栓性疾病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现象和FⅤ Leiden的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19(9):455-457.
被引量:8
8
熊立凡,胡晓波,沈介明,李莉,倪培华,胡大萌,王鸿利.
脑血栓患者抗活化的蛋白C及凝血因子V Leiden突变初步研究[J]
.中华血液学杂志,1999,20(12):663-663.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8
1
颜凯世,阚明晴,伏开新,齐华国,林福军,邵爱平,张再伦,刘文仕,王余芳.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O、T-AOC及血浆AT-Ⅲ、APTT、t-PA改变的临床研究[J]
.医师进修杂志,2004,27(10):37-38.
2
车琳,王乐民.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先天性致栓性因素的研究现状[J]
.心血管病学进展,2005,26(B08):54-57.
被引量:5
3
邹丽,侯金花,王亮.
妊娠期血液高凝状态与产科疾病[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5):381-383.
被引量:5
4
王兵,张武臣,张畔,曹书华.
中国汉族人血栓性疾病与抗活化蛋白C关系的系统评价[J]
.中国微循环,2007,11(3):154-157.
被引量:1
5
刘彦晶,于敏.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高黏血症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83-1183.
被引量:2
6
邬超,杨晓红.
肺血栓栓塞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血因素民族异质性的研究现状[J]
.新疆医学,2008,38(1):76-80.
7
周玉琦,任景芳,郝敏,杨林花,屈秦红.
活化蛋白C抵抗与反复妊娠丢失相关性[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26):3763-3766.
被引量:6
8
张大伟,侯玉芬,闫宗廷,刘明.
14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6):654-656.
被引量:5
9
李晓梅,马玉燕,江森.
重复性流产病因研究新观点:遗传易栓性[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0,1(4):246-248.
10
吴春艳,岳奎涛,李华,刘志辉,耿建红.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的临床意义研究[J]
.中国卒中杂志,2012,7(3):197-20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7
1
唐映红,邓常青,刘旺华,张秋雁,李花,贺福元.
补阳还五汤4类有效部位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影响[J]
.中草药,2005,36(2):236-239.
被引量:22
2
陈利国,屈援,葛红颖,胡小勤,聂优爱,何孟栖.
补阳还五汤对血瘀证大鼠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J]
.中草药,2005,36(5):706-709.
被引量:23
3
Kurz KD,Main BW,Sandusky GE.Rat model of arterial thrombosis induced by ferric chloride[J].Thromb Res,1990,60(4):269-280.
4
Greaves M.Coagulmion abnormalitie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3,56(5):433-439.
5
Fareed J,Hoppensteadt DA.Pharmacology of the 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s[J].Semin Thromb Hemost,1996,22(suppl 2):13-18.
6
Esmon CT,Gu JM,Xu J,et al.Regula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protein C anticoagulant pathway[J].Haematologica,1999,84(4):363-368.
7
文志斌,尚改萍,何晓凡,熊石龙,汉建忠,刘发益,周春生,肖振军,李俊成,贺石林.
补阳还五汤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vWF,TFPI及表达组织因子的影响[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2,27(4):313-318.
被引量:39
引证文献
1
1
唐映红,梁燕,张淑萍,杨静,邓冰湘,邓常青.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动脉血栓形成大鼠抗凝系统活性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7,13(6):39-42.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吴露,张伟,李花,张国民,陈北阳,唐映红,邓常清.
补阳还五汤及其有效组分生物碱和苷对大鼠血管内膜损伤后主动脉内膜增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8):836-842.
被引量:13
2
邓常清.
中药复方有效组分研究的思路与实践[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2):1107-1113.
被引量:9
3
蔡咏,林金丽,布林白乙拉.
补阳还五汤生物碱有效部位对人脐血干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19):3533-3537.
被引量:2
4
包杭生,李逸群,沈楚龙.
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1(1):1-6.
被引量:16
5
包杭生,李逸群,高峻青.
补阳还五汤联合低分子肝素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4,22(1):28-31.
被引量:8
6
耿昌明,韦道明,郑士荣,朱宇清.
补阳还五汤合升降散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6):373-374.
被引量:4
7
李文彬,王宇红,谭琥,李峰,蔡光先.
补阳还五汤药理学研究概况[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5):93-96.
被引量:10
8
徐金海,马长山,潘长鸣.
补阳还五汤加减对下肢骨科手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凝血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4(4):37-40.
被引量:7
9
郑建鹏,林忠平.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气虚血瘀证81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7,38(11):48-49.
被引量:3
10
马科.
西医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6):8-9.
被引量:2
1
金焰.
蛋白质C表位附加系统[J]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2000,23(1):50-50.
2
刘忞博,陆豪杰.
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C末端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2014,30(7):1083-1093.
被引量:2
3
肖安庆,袁美兰,章精设.
染色体不含核糖核酸成分吗?——对2013年高考北京卷第1题的讨论[J]
.中学生物教学,2013(9):72-72.
4
冯巍,张明杰.
PDZ结构域介导的PIP脂质信号转导[J]
.生命科学,2011,23(11):1095-1100.
5
梁琳,刘永波,彭炬,卢光琇.
一个新的C-末端内质网定位信号RFSK[J]
.激光生物学报,2010,19(1):18-24.
6
寿思明,陈英,朱宝利,敖红,齐顺章.
转基因小鼠乳腺表达人胰岛素基因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9,15(2):248-251.
被引量:1
7
刘景河,孙晖.
蛋白质C缺陷及其检测方法[J]
.生命的化学,2004,24(3):249-252.
被引量:1
8
陈琦晗,徐仑.
重组人活化蛋白C与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5,32(6):343-345.
被引量:3
9
余沛涛,浦冬华,周伟明.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开花过程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分析(英文)[J]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4,30(2):179-182.
被引量:5
10
孙晓雪,孙卫东,史德芳,张业辉.
仙人掌多糖提取过程中脱蛋白方法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7,19(1):117-119.
被引量:28
生物学通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