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茶叶通讯》
2004年第2期21-24,共4页
Journal of Tea Communication
共引文献65
1 闫峰,李茂松,覃志豪,王艳姣.昭通市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28(1):59-62. 被引量:5
2 孙威江,高峰,危赛明,管爵杉,余文权.茉莉花污染对花茶农药残留量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3):343-346. 被引量:9
3 凌云强.安徽省茶叶卫生质量状况及其对策[J] .茶业通报,2004,26(4):167-168.
4 吉当玲,司辉清.浅谈茉莉花茶的农残问题[J] .茶叶科学技术,2005(1):18-19. 被引量:4
5 黄志勇,杨妙峰,陈艳红,刘海波,陈成祥,庄峙厦,王小如.茶叶和蔬菜中铅的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测定[J] .分析试验室,2005,24(6):65-68. 被引量:13
6 丁力,范必威.茶叶中的铅污染问题[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6):6-11. 被引量:18
7 章明奎,方利平,张履勤.酸化和有机质积累对茶园土壤铅生物有效性的影响[J] .茶叶科学,2005,25(3):159-164. 被引量:47
8 胡萍,余少文,周修琦,黎雪慧,陈裕华.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叶中的铅[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5,12(9):33-37. 被引量:11
9 蒋俊树,聂磊.吡虫啉标准样品的研制[J] .化学分析计量,2006,15(3):4-7. 被引量:3
10 郭桂义,孙慕芳,刘建军.推行清洁生产 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9):63-65.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21
1 田世英.我国茶叶产业基本情况及对策措施[J] .中国农业信息,2004,16(10):4-4. 被引量:8
2 潘根生,马晓俐,沈生荣.对茶叶标准化的磋商[J] .茶叶,2004,30(4):189-191. 被引量:9
3 张利平.WTO规则下我国茶叶卫生质量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 .茶业通报,2005,27(1):25-26. 被引量:7
4 汪庆华,刘新.浅谈我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J] .茶叶,2006,32(2):66-69. 被引量:54
5 汪玲平.试述我国新茶叶卫生标准的特点及作用[J] .茶业通报,2006,28(3):121-122. 被引量:9
6 Jones and Hudson. Standardization and the Costso f Assessing Quality[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06).
7 林馥茗.浅析我国茶叶卫生质量的影响因素[J] .福建茶叶,2007,30(2):41-42. 被引量:4
8 斯里兰卡茶业:面向全球的发展战略,http://www.alltea.cn/ShowZx.asp?id=11344,2004-11-16.
9 Banse,M.Gorton,M.Hartel,J(1999).The Evolution of Competitiveness in Hungarian Agriculture:From ⅨTh European congress of Agriculture Economists(EAAE) in Warsaw,Poland,24Th-28Th,August.
10 李秀峰,林小端,涂良剑.我国茶叶农药残留研究进展及展望[J] .茶叶科学技术,2007(3):1-5. 被引量:21
二级引证文献47
1 朱京安,王鸣华.中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研究——以欧盟食品安全法为鉴[J] .法学杂志,2011(S1):215-218. 被引量:7
2 周继荣,陈玉琼,杨仁海,倪德江.茶学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73-176. 被引量:4
3 闫伟伟,徐秀英.浙江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7,27(6):511-515. 被引量:20
4 曾玲,刘仲华.提高我国茶叶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策略探讨[J] .中国茶叶,2008,30(6):20-22. 被引量:12
5 管曦.中国茶叶出口变动的实证分析[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4):39-43. 被引量:6
6 江新凤,邵宛芳,何永铂.云南省茶叶竞争力实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25-30. 被引量:21
7 王东生.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茶叶品牌发展策略——以陕西汉中茶产业为例[J] .林业经济问题,2009,29(4):354-358. 被引量:9
8 何国松,钟儒刚,李冰,王丽君.咸宁市茶产业竞争力变化及影响因子[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457-1459. 被引量:6
9 管曦.中国出口茶叶产品的比较优势探讨--基于不同类别和包装的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1):28-34. 被引量:27
10 刘振,赵洋,梁国强,杨阳.我国茶叶标准现状 问题及对策[J] .茶叶通讯,2010,37(3):21-23. 被引量:7
1 罗淑华,曾跃辉.国内外茶叶标准综述(上)[J] .茶叶通讯,2004,31(1):10-13. 被引量:5
2 达玉英,史学增.关于酒精阳性乳检验方法标准初探[J] .标准化报道,1990(2):40-41.
3 龚明.提高检测技术水平任重道远[J] .监督与选择,2008(7):33-33.
4 孙定焕.我国茶叶标准综述[J] .茶叶,1992,18(2):13-17. 被引量:3
5 李照烨.新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J] .中国食品,2010(12):22-23.
6 陈璥.果葡糖浆有关问题[J] .淀粉与淀粉糖,2006(2):41-41. 被引量:1
7 王志宏,罗晓,倪永付,苏远科.出口果脯中亚硫酸盐的限量要求与检测方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5):156-157. 被引量:2
8 我国将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食品相关标准清理[J] .质量探索,2013,10(5):16-16.
9 全国质监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J] .生命科学仪器,2008,6(7):53-53.
10 姚黎霞,宋根林,邹强.对白酒检验方法标准的思考[J] .现代农业科技,2017(4):258-260. 被引量: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