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84,U001,共2页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共引文献14
1 张俊莲.浅谈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 .山西中医,2003,19(S1):40-41. 被引量:1
2 张文俊,孙国栋.从中药不良反应看中药制剂改革[J] .齐鲁药事,2004,23(9):27-28. 被引量:3
3 包谷.也谈中药不良反应的成因及对策[J] .中国药业,2005,14(8):13-13. 被引量:3
4 于双慧,陈晓辉,李伟,毕开顺.中药不良反应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6,24(11):2140-2143. 被引量:6
5 西娜,侯连兵,肖激文.中药不良反应研究概述[J] .中药材,2007,30(9):1188-1191. 被引量:21
6 邱枫.中药不良反应探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23):152-152. 被引量:14
7 张力,杨晓晖.在中药安全性监测和评价过程中充分引入药物警戒理念[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9):843-846. 被引量:21
8 郑彩云.中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J]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5):30-31. 被引量:1
9 赵盛云.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69-270. 被引量:2
10 王均宁,张成博,杨雅西,平静.山豆根中毒及预防的研究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9-11.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23
1 孙安武.4种山豆根的鉴别和质量分析[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6):28-29. 被引量:2
2 林向华,王慧.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11(9):843-844. 被引量:3
3 石江.对几种常用中药的辨析[J] .遵义医学院学报,2005,28(2):179-180. 被引量:2
4 刘浩,相秉仁,屈凌波,徐建平.香加皮和五加皮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鉴别[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6,37(2):181-184. 被引量:26
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1-142.
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一部[S].{H}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7 哈淑芳.山豆根与北豆根不应混用[J]山东医药工业,1998(06):22.
8 李永杰.山豆根与北豆根应区别使用[J]{H}时珍国医国药,1999(11):839.
9 Noda I. Two-dimensional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ory and applications[J].{H}Applied Spectroscopy,1990,(04):550.
10 Noda I.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method applicable to infrared,Raman and other types of spectroscopy[J].{H}Applied Spectroscopy,1993,(09):1329.
二级引证文献19
1 孙靓,张府君,董雪.北豆根、山豆根的中药饮片鉴别比较探讨[J] .智慧健康,2020(18):124-125.
2 孙蓉,王晨.北豆根毒性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警戒,2009,6(9):546-549. 被引量:24
3 程京艳.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相关因素[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0,10(5):476-478. 被引量:4
4 徐晓兰,石林春,宋经元,韩建萍,姚辉,陈士林,何顺志.基于ITS2条形码序列的山豆根基原植物及其混伪品的DNA分子鉴定[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1):1147-1152. 被引量:11
5 王雪华,冯丽,白玉宾,符强,京叶.山豆根临床应用撷要[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4):61-63. 被引量:2
6 刘海.探析影响基层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的主要因素[J] .首都医药,2013,20(6):56-57. 被引量:2
7 杨明,钟凌云,薛晓,刘荣华,龚千锋.中药传统炮制技术传承与创新[J]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3):357-361. 被引量:42
8 刘红杰,陈亮,李天昊,詹莎,陈灵修,陈利国.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建立中药肾毒性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6,27(4):571-577. 被引量:9
9 杜娟.几种常见性状相似易混中药饮片的鉴别[J] .中国民康医学,2018,30(23):65-66. 被引量:1
10 马洪娜,檀龙颜,秦睿.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9(15):75-76. 被引量:1
1 卢寅熹.败酱草的本草考证[J] .时珍国药研究,1996,7(3):129-130. 被引量:14
2 钱丽,胡金林.金莲花药用研究概况[J] .海峡药学,2014,26(3):40-42. 被引量:7
3 张永东,钟颖,瞿显友.土家族药用木耳[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3,12(4):239-239.
4 刘瑞,马养民,张弘弛.蝙蝠葛茎叶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0,25(5):176-178. 被引量:5
5 王梦月,贾敏如.马鞭草在民间的药用情况概述[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2,11(3):156-158. 被引量:2
6 金丽英.五加皮与香加皮的鉴别[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3,19(5):280-280.
7 王双艳,折改梅.“乌头属一支蒿”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09,15(24):3778-3781. 被引量:2
8 田友清,丁平,张云庆.烟草药用研究概述[J] .中国药业,2015,24(9):126-128. 被引量:14
9 陈刚,张仁学.蛇鞭的药材鉴定及民间药用情况考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5,14(5):302-303. 被引量:1
10 尹海波,王颖,郑太坤,王冰.中国葎草属植物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1,3(1):60-60. 被引量: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