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记文学作品的史学性质与文学手法的度
被引量: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近十几年里,我围绕着倡导建立"传记学"①的问题,在传记理论研究方面,比较集中地做了一些工作,并且曾多次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例如,我是这样提出"我的传记立场"的:
作者
朱文华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文系
出处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关键词
传记文学
史学性质
文学手法
表现方法
人物塑造
史料
文学形式
分类号
I055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6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6
1
柳无忌.
苏曼殊研究的三个阶段[J]
.社会科学战线,1984(4):330-339.
被引量:2
2
陆申.
乾隆皇帝传的世纪末审视──兼及传记史学的方法问题[J]
.清史研究,1997(3):112-118.
被引量:2
3
朱文华.
论传记作品的本质属性[J]
.江苏社会科学,1990(6):77-80.
被引量:5
4
王永福.
苏曼殊研究述评[J]
.广东社会科学,1990(2):156-159.
被引量:3
5
崔瑞德,张书生,王毓铨.
中国的传记写作[J]
.史学史研究,1985(3):72-80.
被引量:27
6
袁红涛.
中西传记史学视野中的胡适自传——以《四十自述》为中心[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89-91.
被引量:3
7
黄磊,彭国祥.
娱乐新闻的后现代性表征[J]
.新闻前哨,2006(6):29-30.
被引量:7
8
王成军.
论司马迁与普鲁塔克人物传记中的历史比较[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4-73.
被引量:3
9
石楠.
我为苦难者立传[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2(5):3-8.
被引量:4
10
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4,6.152-153.
引证文献
9
1
焦雨虹.
消费时代传记研究三题[J]
.文艺评论,2007(5):49-54.
被引量:1
2
焦雨虹.
图像、媒介与娱乐——消费文化与传记研究[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59-64.
被引量:2
3
刘曙雄.
真实和朴素是传记文学的本源[J]
.国外文学,2008(2):110-116.
被引量:1
4
李小平.
传记文学虚构度探析——消亡在《里根传》中的里根[J]
.河南社会科学,2010,18(3):156-158.
5
刘曙雄,曾琼.
对中文泰戈尔传记文学的再思考[J]
.长江学术,2006(3):100-104.
6
孟晖.
苏曼殊传记研究探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28(4):32-36.
7
钱茂伟.
时代呼唤中国传记史学研究[J]
.人文杂志,2013(8):82-89.
被引量:1
8
孟晖,贺桂花.
论人物传记与“传记体小说”的区别[J]
.运城学院学报,2015,33(2):1-4.
被引量:3
9
徐依楠,卓光平.
论梅寒《知行合一:王阳明传》的王阳明形象书写[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10):12-1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陈蓉蓉.
传记图书畅销的基本因素及存在的矛盾[J]
.编辑之友,2008(5):37-38.
2
蔡晶.
新中国60年印度乌尔都语文学研究的回顾与评析[J]
.外语教学,2015,36(4):90-94.
3
彭可心.
浅谈《史记》对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影响[J]
.当代青年(下半月),2015,0(7):67-67.
4
钱茂伟.
中国公众史学的本土性[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4):15-22.
被引量:4
5
杨先明.
网络对中国传记文学的影响与意义[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8(12):73-73.
6
韩春萌,俞王毛.
传记文学“以人为本”的艺术模式[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6,37(5):118-121.
7
裴亮,吴越萌,刘小问.
诗与真:海内外萧红传记写作现状及其得失[J]
.写作,2021(1):75-88.
8
全展.
2020年传记文学研究著作盘点[J]
.传记文学,2021(7):144-152.
1
论文学史的史学品格[J]
.北方论丛,2000(2):53-57.
2
王毅.
《喜福会》的叙事艺术[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7(6):20-24.
被引量:4
3
薛玉凤.
“普利策传记奖”中的美国世界[J]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2,27(5):12-17.
4
黄炳辉.
唐诗学历史回顾和走向预测[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6(1):1-7.
被引量:1
5
赵治中.
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刍议[J]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26(1):64-68.
6
魏朝晖.
库切代表作《福》之传记文学作品叙事语言策略[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6):119-120.
7
周唯一.
试论史传文体的特征与撰述——以南朝三史书撰写为例[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53-58.
被引量:1
8
赵顺宏.
“普夏之争”的回顾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反思[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35(1):1-6.
9
晓泉.
第三届中国优秀传记文学作品奖揭晓[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3(2):6-6.
10
俞樟华.
论后代传记文学无法超越《史记》的原因[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1):40-44.
理论与创作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