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物流与采购》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56-58,共3页
China Logistics & Purchasing
同被引文献43
-
1连杰兴,蔡杨.物流企业数码仓库建设和条形码技术的应用[J].化工管理,2005(3):46-47. 被引量:1
-
2章志.品牌建设 中国物流企业的重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4(13):44-45. 被引量:8
-
3陈海华.绿色物流的潜在价值[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4,22(5):15-16. 被引量:1
-
4孟凡生,徐建中.网络环境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4,27(12):57-58. 被引量:2
-
5李振福.物流文化与绿色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2005,19(2):15-17. 被引量:10
-
6杨瑾,陈晏辉.GIS与电子商务下的物流管理[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22(2):59-61. 被引量:11
-
7陈静.物流成本管理模式的研究[J].物流科技,2005,28(2):5-7. 被引量:2
-
8杨汝梁.逆向物流的形成原因及价值分析[J].企业经济,2005,24(3):25-27. 被引量:20
-
9张培林,李雪莲.谈企业物流费用的管理[J].物流科技,2005,28(3):38-40. 被引量:1
-
10于晓胜.第四方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的比较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27-2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孔继利,朱翔宇.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研究[J].物流研究,2021(2):66-79. 被引量:7
-
2李薇辉,孙玲玲,袁莉.创新我国的物流文化[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6):72-78. 被引量:5
-
3王祖强.关于发电厂物流管理问题的思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12):58-59.
-
4祁婷,陈海晶,郑颖佳.第三方物流在我国汽车行业的应用与影响[J].消费导刊,2008,0(7):59-59.
-
5潘文荣.企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5,21(11X):162-163. 被引量:22
-
6刘继学.港口现代物流系统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2):56-59. 被引量:2
-
7楚岩枫,刘思峰.我国物流产业研究现状分析[J].价格月刊,2007(5):36-38. 被引量:3
-
8管华,林瑛.南昌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J].企业经济,2008,27(9):102-104.
-
9刘琛.新经济格局下的物流发展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8):105-105. 被引量:4
-
10孙战伟,王杨,唐可月.物流产业边界及特征的研究综述[J].物流科技,2009,32(7):9-11. 被引量:4
-
1袁维海.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绿色物流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7(09X):107-108. 被引量:1
-
2刘北辰.谈谈绿色物流[J].中国包装,2012,32(10):15-18.
-
3王锡钢,傅雪梅,丁晓龙.基于绿色物流的运输优化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Z):24-25.
-
4孙建萍.基于循环经济的绩效评价应用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4):24-26.
-
5马乃欣.略谈会计凭证电子化的趋势与意义[J].商场现代化,2014(28):186-186. 被引量:4
-
6王长琼.绿色物流的产生背景及发展对策初探[J].物流技术,2002,21(6):39-40. 被引量:85
-
7焦若静.人口规模、城市化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基于新兴经济体国家面板数据的分析[J].城市问题,2015(5):8-14. 被引量:22
-
8季文.基于低碳理念的企业绿色成本核算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4):59-60. 被引量:4
-
9梁燕君,张会刚.发展绿色物流 降低环境污染[J].企业技术进步,2009(10):15-15.
-
10周茂春,连洁.基于AHP和FCE的煤炭企业绿色物流绩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0):1179-1184. 被引量: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