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国际技术在中国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10
The Analysis of the Impact Factors on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对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并指出影响中国技术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外商母公司的发展战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而母公司的技术能力以及母公司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评估和判断是次关键影响因素。
作者
朱桂龙
李卫民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1-35,共5页
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 T.
关键词
中国
技术转移
外商投资
国际技术
技术引进
分类号
F124.3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F273.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04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00
参考文献
8
1
汪志乐.2002-2003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报告[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9,1..
2
张华,邵润堂.
国际技术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5):82-83.
被引量:2
3
穆荣平.
国际技术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案例研究[J]
.科学学研究,1997,15(4):68-73.
被引量:14
4
崔新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5
李蜀北,徐嘉懋.
发展中国家如何获得跨国公司的技术转让[J]
.经济世界,2000(9):92-93.
被引量:3
6
储雪林,陈晓剑.
技术转移中的文化因素分析[J]
.运筹与管理,1994,3(2):72-76.
被引量:1
7
王春法.
技术扩散的三个特点──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J]
.瞭望,2000(16):18-19.
被引量:7
8
谭红平,石建民.
浅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技术转移[J]
.经济评论,1997(3):15-18.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31
1
宋维佳.
入世背景下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新趋势研究[J]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4,5(4):32-35.
被引量:1
2
朱桂龙,张华,周全.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技术转移价值实证分析[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26(4):62-66.
被引量:1
3
陈炳辉.
开放市场,到底能换来多少技术?——对轿车工业以市场换技术政策的反思[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3(2):34-37.
4
张乐才.
中国和欧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联系[J]
.科技创业月刊,2005,18(12):104-105.
被引量:1
5
吴志强,李华.
1990年代北京市外商投资空间分布动态特征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2006(3):1-8.
被引量:2
6
肖武岭.
论跨国公司技术战略新趋势[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6,28(3):101-104.
被引量:3
7
王丽艳.
谈宏观因素对纺织业的影响[J]
.商场现代化,2007(11Z):265-266.
被引量:1
8
邵学雷.
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债务困境的博弈分析[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2):108-110.
9
杨思振.
国际技术转移与经济增长[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4):33-35.
被引量:1
10
张汝根.
国际贸易技术传递效应分析及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0):157-159.
同被引文献
204
1
闫佳祺,罗瑾琏,钟竞,李树文.
军民融合企业双元创新的实现模式——一项双案例研究[J]
.管理评论,2023,35(2):340-352.
被引量:3
2
曹霞,杨笑君,张路蓬.
技术融合壁垒视角下我国军民技术融合模式及演化分析[J]
.管理评论,2021,33(3):96-106.
被引量:11
3
何斌.
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6(3):98-102.
被引量:24
4
杨吉涛,刘云.
跨国公司对华技术转移的效应分析[J]
.科研管理,2004,25(z1):50-54.
被引量:4
5
徐晟,杨善林,朱卫东.
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效融资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2,10(z1):359-363.
被引量:3
6
吴想,杨洪涛.
产学研合作创新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9):360-362.
被引量:19
7
王汉坡.
我国技术转移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J]
.科学管理研究,1997,15(4):6-9.
被引量:3
8
范保群,张钢,许庆瑞.
国内外技术转移研究的现状与前瞻[J]
.科学管理研究,1996,14(1):1-6.
被引量:19
9
何绿野.
技术市场和军工技术的开放[J]
.管理世界,1986,2(4):175-181.
被引量:2
10
何钟秀.
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J]
.科研管理,1983,4(1):18-21.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0
1
朱星华,程广宇,高志前.
促进企业为主体、创新为目标的新时期技术转移的建议[J]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3.
被引量:5
2
赵炎,周文,席芙蓉.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策略的系统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6):119-122.
被引量:1
3
王硕.
对华转移技术动机综述及我国的相应政策[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1):80-81.
4
方亚楠,魏海燕,李后卿.
基于知识获取的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J]
.医学信息,2010,23(15):2794-2801.
5
王进富,郭绒.
校企技术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24(5):631-637.
被引量:2
6
秦长文,莫春虹,潘宗匠.
技术转移系统的信息支撑服务体系的运行现状及未来体系设计——以南宁市为例[J]
.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2):8-11.
7
方炜,郑立明,王莉丽.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之路[J]
.中国科技论坛,2019(4):17-27.
被引量:20
8
刘承良,牛彩澄.
东北三省城际技术转移网络的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J]
.地理学报,2019,74(10):2092-2107.
被引量:64
9
张亚峰,许可,王永杰,靳宗振.
基于多重制度逻辑的国际技术转移新态势探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2,39(8):153-160.
被引量:9
10
田庆锋,沈伟康,李瑶,曾紫韬,方聪聪.
新兴领域军民两用技术转移机制、趋势与障碍因子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27(1):174-187.
二级引证文献
100
1
关鹏,王曰芬.
国内外专利网络研究进展[J]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20,4(1):26-39.
被引量:11
2
LIU Chang.
Research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ransfer to Vietnam under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J]
.Ecological Economy,2021,17(1):60-69.
3
孙斌栋,张杰.
我国城市网络研究的批判性思考[J]
.城市规划学刊,2023(2):26-32.
被引量:4
4
朱星华.
新时期技术引进再创新的思考与对策建议[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6(5):1-5.
5
朱星华.
技术引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和对策[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11):1-3.
被引量:4
6
朱茜,施晓峰.
制约我国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主要因素及对策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6):17-18.
7
陈淑兰,曹自军,邵庆国.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调查分析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09,29(11):53-55.
8
李威.
我国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
.石河子科技,2011(5):30-33.
被引量:4
9
高飞,马美茹.
如何提升企业的技术转移能力[J]
.知识经济,2013(7):131-131.
10
丁浩,荣蓉.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6):1-5.
被引量:1
1
马爱玲,白媛媛,马艳.
经济增长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以内蒙古为例[J]
.经济研究参考,2015(56):64-70.
被引量:1
2
刘肖仙.
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的就业关系[J]
.三农中国,2005(6):42-43.
3
傅允生.
高度重视“三高、两转移”影响[J]
.浙江经济,2011(12):16-17.
4
李运河.
战略联盟关系治理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中国商贸,2010,0(29):69-70.
被引量:2
5
徐国东,郭鹏,于明洁.
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J]
.情报杂志,2011,30(7):99-103.
被引量:10
6
陈耘,赵富强,唐辉.
基于希望中介效应的组织支持与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711-715.
被引量:1
7
张琴.
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理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9):47-50.
被引量:6
8
吴翠花,王三义,刘新梅,万威武.
联盟网络社会资本对知识转移影响路径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8,26(5):1031-1036.
被引量:9
9
唐辉,赵富强,陈耘.
基于心理资本中介效应的组织支持与知识转移影响机理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2013,35(4):31-35.
被引量:3
10
朱恒金,马轶群.
中国劳动力转移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实证分析[J]
.西北人口,2012,33(6):7-12.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