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鉴定
出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9-230,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Vector Biology and Control
参考文献3
-
1梁彩云,熊远,邱季春,狄飚,姚建明.广州市白云山褐家鼠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的分离[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0,11(1):65-66. 被引量:6
-
2熊远 梁彩云 邱季春.广州市1983至1996年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学分型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97,8:46-49.
-
3邱季春 熊远 梁彩云.广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A].见:陈化新 罗成旺 主编.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及疫苗应用研究[M].香港:香港医药出版社,2001.322-328.
二级参考文献3
-
1梁米芳 宋干 等.用单克隆抗体对我国不同来源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的抗原性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1990,4(1):1-5.
-
2郝瑞峰 梅启庆 等.广东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源地首次调查报告[J].广州医药,1984,15(2):7-10.
-
3郝瑞峰 梁风屏 等.广东省首次从褐家鼠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J].广州医药,1986,17(5):231-234.
共引文献5
-
1刘远,鲁恩洁,熊远,蒋力云,许建雄,伍北健,狄飚,吴新伟,王鸣.广州市200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22(5):536-538. 被引量:4
-
2罗雷,陈芳,邱季春.广州市2003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结果分析[J].疾病监测,2004,19(10):371-373. 被引量:1
-
3薛春荣.流行性出血热模型的稳定性分析[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28(6):9-12.
-
4邱季春,梁彩云,熊远,林向阳,高文浩,丘国雄,杨智聪.广州市1996-2000年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研究[J].疾病监测,2001,16(8):286-290. 被引量:6
-
5腾学敏,张军,哈群,丁亮,单爱兰,夏卫东.天津市红桥区1997~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04,20(6):77-78. 被引量:1
-
1治疗流感尚无特效药[J].当代护士(上旬刊),2006,13(2):33-33.
-
2单纯刚.专家认为:流感没有特效药[J].中国医药指南,2006,4(1):72-72.
-
3崔锐,刘霞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清Tamm-Horsfall糖蛋白和β_2-m RIA的临床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1993,6(1):53-55.
-
4陈绍贤.流行性出血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30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7):91-91. 被引量:5
-
5刘文.51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各期软腭的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524-525.
-
6李君.呋塞米、丹参联合应用预防性治疗少尿期流行性出血热224例临床分析[J].传染病信息,2006,19(2):88-88.
-
7赵千子,刘正稳,韩群英,高麦仓.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小板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7(1):39-41.
-
8张东军,孙志坚,赵宏,薛庆培.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J].江苏医药,2004,30(12):901-902. 被引量:4
-
9王军宁,郭维娟,杜虹,于海涛,蒋伟,白雪帆,王平忠.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8水平动态变化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5,28(1):18-22. 被引量:5
-
10李丽,李金玲,盛玉荣.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4):419-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