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林业实用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2,共2页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参考文献2
-
1谌红辉,梁瑞龙,温恒辉.广西马尾松低成本造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2001(6):23-25. 被引量:2
-
2王涛 蔡世英.[A]..ABT应用技术论文集(下)[C].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84-187.
二级参考文献2
-
1殷细宽.地质学基础[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
-
2唐守政.多元统计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同被引文献128
-
1郑仁华,黄德龙,李金良,杨宗武,施季森.福建柏优树选择及种实表型变异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z1):1-6. 被引量:25
-
2郑仁华,杨宗武,施季森,黄德龙,黄秀美.福建柏优树子代苗期性状遗传变异和生长节律研究[J].林业科学,2003,39(S1):179-183. 被引量:37
-
3侯伯鑫,程政红,林峰,龙景仁,彭玉忠,廖纯茂.福建柏育苗技术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3):15-18. 被引量:5
-
4杨玉盛,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谢锦升.杉木观光木混交林群落细根净生产力及周转[J].林业科学,2001,37(z1):35-41. 被引量:18
-
5李金良.福建柏天然幼苗移植技术初探[J].福建林业科技,2000,27(S1):42-44. 被引量:1
-
6陈元品,吴木花.福建柏湿地松混交造林对林木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40-42. 被引量:10
-
7梁庆松,李文宣,刘国武,林馗.不同整地方式对福建柏林分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31-32. 被引量:7
-
8黄学明,廖世全.翅荚木适生立地条件调查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1993(7):19-20. 被引量:6
-
9萍乡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翅荚木生长收获模型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1995,23(5):9-12. 被引量:4
-
10范霭萱,梁兆彦,宋喜宣.值得开发利用的木本饲料──任豆树[J].广西畜牧兽医,1995,11(2):20-2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11
-
1赵青毅.福建柏森林培育研究进展(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5,34(3):78-81. 被引量:15
-
2何小勇,袁德义,柳新红,赵思东,张琳,魏来.珍稀速生树种翅荚木的特性及开发利用(综述)[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7,36(1):75-78. 被引量:17
-
3王青天,陈林生.福建柏优良种源繁殖育苗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0(2):4-7. 被引量:1
-
4裴国志.福建柏黑木相思混交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0(6):69-71. 被引量:1
-
5王青天,林武艺,谢文雷,毛寿评.福建柏木荷混交造林试验[J].绿色科技,2010(6):72-74. 被引量:5
-
6曹艳云,彭玉华,郝海坤,黄志玲,陆国导.配方施肥对任豆容器苗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开发,2010,24(5):77-81. 被引量:9
-
7王青天.福建柏与马尾松混交造林模式的环境效应与生长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3,28(3):126-130. 被引量:24
-
8梁瑞龙,周全连,潘达江,李娟,林建勇,蒋燚.桂西南喀斯特地区任豆天然林群落结构分析[J].广西林业科学,2015,44(3):249-253. 被引量:1
-
9李渊顺.桉树福建柏混交造林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6,43(1):57-60. 被引量:16
-
10王益和,黄钦府,简丽华.杉木与翅荚木混交造林效果的初步分析[J].林业勘察设计,2017,37(3):45-4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87
-
1谢丽延,黄秀美,陈宇,张超,高仁星.闽中山地福建柏多树种混交林生长效果[J].林业勘察设计,2022,42(2):62-64. 被引量:1
-
2肖永元.修枝和间伐对福建柏生长的影响[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68-70. 被引量:8
-
3陈玉兰.福建柏无性系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12,39(3):120-122. 被引量:1
-
4黄树军,荣俊冬,张龙辉,杨阳,蒋建立,郑郁善.福建柏研究综述[J].福建林业科技,2013,40(4):236-242. 被引量:14
-
5覃勇荣,蒋光敏,岑忠用,陈燕师,蓝崇钰.喀斯特地区造林先锋树种任豆种子萌发特性研究[J].种子,2008,27(12):15-21. 被引量:22
-
6张天宇,姚湘明.翅荚木愈伤组织的诱导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9,29(2):78-81. 被引量:3
-
7王军峰,吕明亮,柳新红,薛振文,余国民.翅荚木栽培香菇试验[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4):83-85. 被引量:5
-
8袁德义,邹锋,何小勇,帅波,龙洪旭.翅荚木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30(6):60-63. 被引量:10
-
9林珠妹.福建柏初级种子园不同家系半同胞子代生长比较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80-182. 被引量:5
-
10钱善勤.广西石漠化山地生态修复树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7832-7834. 被引量:14
-
1王青天.任豆树引种育苗试验[J].林业实用技术,2003(1):27-27. 被引量:1
-
2骆曙光.任豆树营养袋育苗技术[J].农技服务,2009,26(2):134-134. 被引量:1
-
3优良用材树种任豆树[J].福建林业科技,2009(4).
-
4周昌权.乐业县石山区任豆树栽培试验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7(12):18-19. 被引量:3
-
5陆富康.任豆树的育苗造林技术[J].广西林业,1999,0(1):17-18. 被引量:1
-
6吴良鸣.任豆树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7(8):18-19. 被引量:2
-
7侯伦灯,李玉蕾,李平宇,刘景宏,黄碧中.任豆树材性及阻燃纤维板的研制[J].林业科技开发,2000,14(2):30-32. 被引量:8
-
8蒋宗垲.建柏人工林生物量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6):16-19. 被引量:13
-
9陈晓芬.任豆树硬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06,26(2):126-128. 被引量:8
-
10闭彩玲.任豆树的育苗造林技术[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9,18(3):23-25. 被引量: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