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陕北砂黄土区公路地质灾害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
20
Geological hazards of highway and their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in sand-loess area of norlhern Shanxi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张永双
曲永新
何锋
机构地区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4年第2期35-38,共4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102025)
关键词
黄土高原北部
砂黄土
公路
地质灾害
防治对策
northern loess plateau
sand-loess
highway
geological hazard
control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R642.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8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32
参考文献
5
1
刘东生,等.黄河中下游黄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181-186.
2
曲永新,张永双,陈情来.
陕北晋西黄土滑塌灾害的初步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J]
.工程地质学报,2001,9(3):233-240.
被引量:39
3
周佩华.
黄土侵蚀机理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1997,4(S1):40-46.
被引量:16
4
王卫民,张文伟.
黄土地区长输管道地质灾害分析及治理[J]
.油气储运,2001,20(4):28-31.
被引量:14
5
张绒君,王晓,段菊卿.
线形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与工程防治[J]
.水土保持学报,2002,16(5):139-141.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吴普特,周佩华,郑世清.
黄土丘陵沟壑区(Ⅲ)土壤抗冲性研究——以天水站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3):19-25.
被引量:24
2
周佩华,吴普特.
治黄之本在于水土保持[J]
.中国水土保持,1994(2):46-48.
被引量:3
3
唐存本.泥沙起动规律[J].水利学报,1963,(4).
4
周佩华,徐国礼,鲁翠瑚,刘建凯.黄土高原的侵蚀沟及其摄影测量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1984(05).
5
郑世清,周佩华.土壤容重和降雨强度与土壤侵蚀和入渗关系的定量分析[J]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集刊,1988(01).
6
雷祥义,魏青珂.
陕北伤亡性黄土崩塌成因与对策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1998,20(1):64-69.
被引量:43
7
曲永新,张永双,覃祖淼.
三趾马红土与西北黄土高原滑坡[J]
.工程地质学报,1999,7(3):257-265.
被引量:54
8
段喜明,王治国.
朔黄铁路山西段水土流失预测及治理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9,11(S1):71-75.
被引量:14
9
周佩华,武春龙.
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的试验研究方法探讨[J]
.水土保持学报,1993,7(1):29-34.
被引量:71
10
周佩华,王占礼.
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暴雨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2,6(3):1-5.
被引量:80
共引文献
82
1
李洪磊,岑国平.
黄土地区机场高边坡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研究[J]
.施工技术,2019,48(S01):180-182.
2
李国强,陈利顶,高启晨,姜昌亮,丘君.
黄土高原地区西气东输工程沿线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6):55-58.
被引量:12
3
叶万军,董西好,杨更社,李晓.
倾倒型黄土崩塌稳定性判据及其影响范围研究[J]
.岩土力学,2013,34(S2):242-246.
被引量:9
4
石辉,刘世荣,孙鹏森.
森林植被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调控机理评述[J]
.水土保持研究,2004,11(3):31-36.
被引量:16
5
张永双,张士运,曲永新,何锋.
黄土高原北部坍窑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J]
.地球学报,2004,25(5):565-569.
被引量:10
6
董元杰,史衍玺.
坡面侵蚀土壤磁化率及磁性示踪试验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21-26.
被引量:13
7
张永双,王红才.
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004,10(4):357-365.
被引量:22
8
张永双,曲永新.
陕北晋西砂黄土的胶结物与胶结作用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5,13(1):18-28.
被引量:59
9
闫萍.
遏止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山西科技,2005(3):73-73.
被引量:1
10
吴成基,甘枝茂,孟彩萍.
陕北黄土丘陵区窑洞稳定性分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119-122.
被引量:12
同被引文献
186
1
姚裕春,姚令侃,王元勋.
山区道路灾害及环境影响分析[J]
.灾害学,2004,19(1):16-20.
被引量:14
2
李春海,方祥位,汪龙,申春妮.
Q_2黄土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3,9(S1):1788-1793.
被引量:8
3
邵生俊,周飞飞,龙吉勇.
原状黄土结构性及其定量化参数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2004,26(4):531-536.
被引量:177
4
武炜.
浅谈公路建设必须与水土保持并重[J]
.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4(4):33-34.
被引量:3
5
陈昊,赵志旋.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溢洪道高边坡处理方案比较[J]
.四川水利,2004,25(4):31-33.
被引量:2
6
程谦恭,张倬元,崔鹏.
平卧“支撑拱”锁固滑坡动力学机理与稳定性判据[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7):2855-2864.
被引量:28
7
刘红星,苏爱军,王永平,王周萼.
软弱夹层对斜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5):766-770.
被引量:14
8
李双成,许月卿,周巧富,王磊.
中国道路网与生态系统破碎化关系统计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2004,23(5):78-85.
被引量:104
9
张永双,张士运,曲永新,何锋.
黄土高原北部坍窑灾害的形成机理分析[J]
.地球学报,2004,25(5):565-569.
被引量:10
10
张永双,曲永新.
黄土高原马兰黄土粘土矿物的定量研究[J]
.地质论评,2004,50(5):530-537.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0
1
张滨.
公路工程施工中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研究[J]
.科技资讯,2007,5(32).
2
高维英,李明,杜继稳,王雁林.
New Thought of Meteor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Warning Model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Loess Plateau of North Shaanxi[J]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2010,1(8):12-16.
3
张永双,王红才.
砂黄土高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
.地质力学学报,2004,10(4):357-365.
被引量:22
4
闫萍.
遏止会计信息失真 提高会计工作质量[J]
.山西科技,2005(3):73-73.
被引量:1
5
赵建军,黄润秋,巨能攀,涂国祥,肖华波.
下伏软弱层黄土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43-748.
被引量:11
6
陈学平,江玉林,宋志强.
液压喷播在黄土地区边坡植被建植中的应用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1):266-269.
被引量:8
7
刘悦,黄强兵.
开挖和堆载作用下黄土边坡变形特征离心试验研究[J]
.工程勘察,2007,35(5):10-13.
被引量:1
8
刘悦,黄强兵.
黄土路堑边坡开挖变形机理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7,34(3):59-62.
被引量:19
9
刘悦,黄强兵.
模拟堆载作用的黄土边坡土体变形机理试验[J]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29(2):183-187.
被引量:13
10
黄玉华,武文英,薛强,陈社斌,张睿.
陕北子长县阎家沟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变形机制[J]
.灾害学,2009,24(1):64-67.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
刘伟,贾博博,谌文武,钟秀梅.
降雨与堆载耦合条件下的黄土强度骤降效应[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49-355.
被引量:2
2
张建伟,李贝贝,樊亚龙,尹海峰,王浩.
基于透明土模型试验的斜坡加载土体破坏特征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6):717-723.
被引量:5
3
刘宗明.
城市区域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北京规划建设,2020(S01):96-101.
被引量:1
4
冀利兵.
浅谈如何提高城镇开发单位会计工作的效率[J]
.神州,2014(8):240-240.
5
王松鹤,骆亚生.
复杂应力下黄土蠕变特性试验研究[J]
.岩土力学,2009,30(S2):43-47.
被引量:18
6
赵建军,黄润秋,巨能攀,涂国祥,肖华波.
下伏软弱层黄土边坡变形机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743-748.
被引量:11
7
郑建中.
富溪双连拱隧道出口高边坡稳定性评价及支护效果分析[J]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2):253-257.
被引量:10
8
于德海,彭建兵.
陕南公路软弱变质岩边坡变形破坏特征的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4):559-563.
被引量:11
9
高德彬,倪万魁,郭社锋.
基于范例推理的黄土路堑高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7,15(5):635-638.
被引量:2
10
李邵军,KNAPPETTJA,冯夏庭.
库水位升降条件下边坡失稳离心模型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8):1586-1593.
被引量:73
1
卢霞,吴清芝.
1例地震所致多处骨折伴股动脉损伤的术中护理体会[J]
.新医学导刊,2008,7(12):33-34.
2
孙强,才林,艾光禹.
关节镜下异体肌腱修复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27):46-47.
被引量:2
3
张社干.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32(2):123-124.
被引量:1
4
冯晨.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3):55-56.
被引量:8
5
周江文.
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7):837-838.
被引量:6
6
朱宏臣.
锁定加压微创接骨板固定治疗肱骨二或三部分骨折临床观察[J]
.当代医学,2013,19(26):127-128.
7
胡晓燕.
优质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5):126-127.
被引量:7
8
吴献平.
开腹手术治疗胆石症在基层医院应用及疗效分析[J]
.特别健康(下),2014(6):76-77.
9
李俊岐,姜世平.
尺骨骨折术后骨不连16例[J]
.现代中医药,2004,24(3):42-42.
10
Ng C.,Prott G.,Rutkowski S.,A. Malcolm,赵萌.
脊髓损伤后胃肠道症状:与损伤平面和心理因素的关系[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0(12):15-16.
被引量:1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