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淮南黄心乌系列品种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
4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of Brassice Campestris L Huain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过多年单株自交、分离、筛选和系统选育,培育出了淮南黄心乌1号、黄心乌3号和黄心乌6号系列品种,单株重量0.43~0.46kg,产量45~52.5t/hm2。已推广到湖北、江苏、山东、河南、浙江、重庆、贵州等全国十几个省、市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10.5万hm2。
作者
查振英
张才俊
汪承刚
机构地区
安徽省淮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3期42-42,共1页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黄心乌
白菜
系列品种
选育
分类号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64
1
杜娟,杨丽玲,王春枝.
不同施肥处理对乌塌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1(8):33-35.
被引量:8
2
曹鸣庆,李岩,刘凡.
基因型和供体植株生长环境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3,8(4):1-6.
被引量:72
3
舒英杰,周玉丽.
我国的乌塌菜研究[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1):15-18.
被引量:25
4
张凤兰,钉贯靖久,吉川宏昭.
环境条件对白菜小孢子培养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1994,9(1):95-100.
被引量:59
5
舒英杰,周玉丽,徐俊.
乌塌菜Vc含量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14-16.
被引量:6
6
史庆馨.
芸薹属作物小孢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
.北方园艺,2005(4):14-15.
被引量:9
7
杨文新,张若梅,李博,邹玉英.
乌塌菜耐寒变异植株无性系的建立[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4):55-58.
被引量:1
8
陈静娴,聂凡,潘美芳.
乌菜组织培养及耐热变异体的诱导和筛选[J]
.安徽农业科学,1995,23(3):201-202.
被引量:12
9
高文伟,李培英,孙宗玖,张延辉,阿不来提.阿不都热依木,黄超凡,李楠.
新疆狗牙根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
.草业科学,2010,27(12):58-64.
被引量:8
10
毛虎根,濮伟新,石浩生.
出口乌塌菜标准化生产技术[J]
.上海蔬菜,2006(3):19-19.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汪维红,赵岫云,于拴仓,许明,张凤兰,余阳俊,张德双.
黄心乌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及植株再生[J]
.西北农业学报,2010,19(4):132-137.
被引量:9
2
赵颖,宋江华,汪承刚,张灵凤,张慧.
安徽乌塌菜种质资源形态特征多样性分析[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40(3):449-453.
被引量:4
3
张雯,汪承刚,平庆江,张慧.
乌塌菜新品种‘徽乌4号’[J]
.园艺学报,2014,41(4):803-804.
被引量:4
4
宋波,徐海,陈龙正,张慧,况媛媛,杨靖华,袁希汉.
我国乌塌菜研究进展[J]
.中国蔬菜,2013(07X):9-16.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王明霞,严从生,江海坤,王艳,贾利,俞飞飞,张其安,方凌.
优质乌塌菜新品种‘皖乌204’[J]
.园艺学报,2023,50(S02):59-60.
2
王明霞,严从生,江海坤,马绍鋆,王艳,田红梅,方凌,张其安.
紫色乌塌菜新品种‘丽紫1号’[J]
.园艺学报,2015,42(6):1213-1214.
被引量:3
3
崔丽娟,于拴仓,薛林宝,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汪维红.
预处理对晚抽薹大白菜游离小孢子胚胎发生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11,20(10):69-73.
被引量:5
4
宋江华,赵颖,汪承刚,张灵凤,张慧.
乌塌菜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及优化[J]
.植物研究,2013,33(2):238-242.
被引量:9
5
宋江华,赵颖,汪承刚,杨静.
乌塌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
.植物研究,2014,34(4):474-478.
6
张加强,骆霞虹,陈常理,朱关林,金关荣.
叶用芥菜种质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5,16(3):535-540.
被引量:33
7
贾学方,王超,贾思齐.
甘蓝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J]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52-58.
被引量:3
8
成希祥.
响应面优化乌塌菜泡菜生产工艺[J]
.食品工业,2016,37(2):13-16.
被引量:3
9
秦艳梅,王明霞,严从生,江海坤,张其安,田红梅,王艳,马绍鋆,方凌.
耐寒乌菜新品种“黛绿1号”的选育[J]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2):48-48.
10
袁凌云,朱世东,刘姗,陈国户,邹明倩,葛继涛,汪承刚.
雄性不育乌塌菜新品种‘徽乌11’[J]
.园艺学报,2016,43(7):1423-1424.
被引量:5
1
朱振江,黄守营,岳智卫.
黄心乌的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3):43-43.
被引量:1
2
李永辉.
夏季叶菜种植管理4个关键技术[J]
.长江蔬菜,2016(20):76-77.
3
赵以锦.
黄心乌提纯与复优技术[J]
.农林科学实验,1993(4):14-15.
4
季德祝.
沿淮地区黄心乌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8):111-111.
被引量:2
5
查振英.
黄心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J]
.蔬菜,2013(5):39-40.
被引量:4
6
查振英.
淮南黄心乌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04,10(4):57-57.
7
赵永梅.
凤阳特色蔬菜“黄心乌”的开发利用调查报告[J]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01-101.
被引量:2
8
孙菲菲,侯喜林,李英,崔秀敏.
不结球白菜硝酸还原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6,29(2):15-19.
被引量:5
9
宋波,徐海,樊小雪,陈龙正,袁希汉.
新秀1号黄心乌杂交制种技术[J]
.上海蔬菜,2016(6):11-12.
被引量:1
10
秦怀杰.
藕菜双层种植法[J]
.农村新技术,1998(12):11-12.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