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胃肠道间质瘤诊治进展(文献综述)
被引量: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就胃肠间质瘤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回顾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该疾病诊治方面的进展。特别是格列卫的出现 。
作者
王一飞
殷保兵
马保金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外科
出处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76-179,共4页
Foreign Medical Sciences(section of Surgery)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GIST
发病机制
淋巴细胞
肿瘤细胞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06
引证文献
24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24
1
Mazur MT, et al. Am J Surg Pathol, 1983; 7(6):507- 519.
2
Heinrich MC, et al. Hum Pathol 2002; 33(4): 84- 95.
3
Spritz RA, et al. Genomics 1994; 22(4): 31 - 36.
4
Corless CL, et al. Am J Pathol 2002;160(5): 1567-1572.
5
Heinrich MC, etalJClinOncol 2002; 20(6): 1692- 1703.
6
Ludwig D, et al. Am J Surg1997; 173(5): 390-394.
7
Miettinen M, etal.Virchows Arch 2001; 438(1): 1 - 12.
8
Crosby JA, et al. AnnSurgOncol2001; 8(1): 50-59.
9
CatenaF,et al. Dig Surg 2000; 17(5): 503- 507.
10
Rudolph P,etal. Hum Pathol 1998; 29(8): 791-800.
同被引文献
206
1
杨六成,黄宝裕,侯少洋.
胃肠道间质瘤23例临床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04,12(3):212-213.
被引量:4
2
廖松林,高冬霞.
胃肠道间质瘤的进展[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1(3):13-14.
被引量:15
3
王其彰,王小玲,李保庆,刘俊峰,吴国祥,高鲲,王占东.
食管平滑肌瘤的外科治疗及与间质瘤的鉴别[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3):178-179.
被引量:11
4
史宏灿,石维平,束余声,陆世春,田秀春.
儿童食管间质肿瘤1例[J]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20(3):179-179.
被引量:2
5
周建春,傅引弟,诸伟,沈海林.
螺旋CT对小肠间质类肿瘤的诊断价值[J]
.中国CT和MRI杂志,2004,2(3):41-43.
被引量:18
6
廖世兵,秦叔逵,王琳,邵志坚.
格列卫新辅助治疗胃肠间质瘤[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4,9(3):244-246.
被引量:10
7
刘庆熠,孟宪利,陈新.
食管恶性间质瘤2例报告[J]
.实用肿瘤杂志,2004,19(4):366-366.
被引量:2
8
雷德利,王新海,赵晓玲,刘冬玲.
24例胃肠间质瘤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J]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9):563-564.
被引量:4
9
魏少忠,陈继红.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J]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0):659-660.
被引量:16
10
吴斌,邱辉忠,周旭东,崔全才,关竟红,林国乐,赵玉沛.
恶性胃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J]
.肿瘤防治研究,2004,31(11):697-699.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4
1
焦亚莉.
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11):25-26.
2
龙仁平,雷静,陆浩.
胃肠间质瘤致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1例[J]
.罕少疾病杂志,2005,12(6):44-45.
3
丁永玲,周洁,刘爽,王磊.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1):70-74.
被引量:1
4
陈华平,张新保,周海军,黄忠雄,郑海军.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6,19(5):46-48.
被引量:5
5
戴敏,刘利群,秦丽霞.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分析[J]
.安徽医药,2006,10(10):765-767.
6
梁书增,杨辉,周谦让,程辉.
原发性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例报告和国内文献复习)[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06,19(6):508-510.
被引量:5
7
李世宁,陈明,刘俊.
50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J]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7,30(2):107-109.
8
王权,何亮,曲林琳,肖静琦,武平.
老年胃肠道间质瘤24例临床分析[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99-100.
9
刘洪,贾军乐,杨磊.
胃肠间质瘤24例临床病理分析[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09,3(8):473-474.
10
曾文兵,罗江平,汪明全,袁芳,吴炅,温云,姜剩勇.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与良恶性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10):984-987.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王杰,汤玮,秦嗣勇,刘丛伟,许峰.
螺旋CT增强扫描及MPR在胃肠道间质瘤误诊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2008,27(16):121-122.
被引量:3
2
陶增跃,孙建,吴鹏,刘保际.
胃肠道间质瘤21例临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9):33-35.
被引量:4
3
高军,苗晓亮.
胃肠道间质瘤54例诊治回顾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S2):28-29.
4
郑育聪,李健丁,张瑞平.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8(1):48-53.
被引量:33
5
朱辉,孙清超,张铸,伊力亚尔,张昌明,张力为.
原发性食管间质细胞瘤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759-3760.
6
余鹏飞,向昌荣,蒲静.
35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观察及免疫组化分析[J]
.中外医疗,2010,29(10):4-7.
7
张书田,李美芳.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及影像特征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2010,23(10):939-941.
被引量:4
8
明华.
胃肠道间质瘤37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11):1510-1512.
9
李改芹,徐永涛,李宁.
内镜及CT检查术前诊断胃肠间质瘤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0):993-994.
被引量:7
10
郭亚鹏,邝世晏,曾新艳,李轶君,康强,刘黄华.
食管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J]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12):2446-2447.
被引量:2
1
关于格列卫抑制小鼠骨肿瘤的研究[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18(3):10-10.
2
崔晓萍,陆丽娜,彭英杰,牛俊杰.
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0(5):95-95.
被引量:2
3
郭晓丽,郭鹏祥,贺远.
格列卫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变完全缓解1例[J]
.白血病.淋巴瘤,2003,12(4):255-255.
被引量:1
4
陈炳旭,王卓才,陈晓东,张伟.
胃肠间质瘤格列卫治疗前后的病理学特点[J]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14(2):138-138.
被引量:5
5
虞武斌,赵伏义,张公望,董朝富,李飞波,康青松.
胃肠道间质瘤23例诊治分析[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9):559-560.
6
姚志刚,钱呈兴,胡国华.
胃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5例报告)[J]
.工企医刊,2006,19(6):2-3.
被引量:2
7
谭小强,王华光,张建军,尹文祯.
胃肠道间质瘤26例临床分析[J]
.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2):1999-2000.
被引量:1
8
李玲玲,许天敏,崔满华,于桂云,金善,黄冬微,赵丽苹.
宫颈锥切评价宫颈疾病手术适应证的意义[J]
.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1):2518-2519.
9
李煜.
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消化道肿瘤2例[J]
.四川肿瘤防治,2002,15(4):250-250.
10
李兆申.
开创胰腺疾病诊治多学科协作的新模式[J]
.中华内科杂志,2002,41(3):145-146.
被引量:5
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