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组胺药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
7
Observation of Therapeutic Effect of Antihistamines Combining with TF in Treating Chronic Urticari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组胺药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组胺H1和H2 受体拮抗剂、转移因子及三者联合治疗。结果 抗组胺药组与转移因子组疗效相近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疗效与其它两组相比 ,疗效有极其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联合治疗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
刘军
李西萍
机构地区
解放军第四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7-348,共2页
The Chinese Journal of Dermatovenereology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转移因子
抗组胺药
联合治疗
疗效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4
1
唐亚娟.
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5):284-285.
被引量:43
2
虞海燕,岑建萍,高锦程.
慢性荨麻疹患者IL-4、IL-6及IFN-γ的检测[J]
.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6):361-362.
被引量:29
3
IvanRoitt JanathanBrostoff DavidMale著 (周光炎译).免疫学 [M] 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4
芮耀诚.实用药物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849.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马桢林(译),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8年,24卷,4期,235页
共引文献
75
1
刘军,李西萍.
转移因子不同方法给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4,3(4):235-236.
被引量:1
2
唐伟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20例[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5,5(2):49-50.
被引量:1
3
赵延明,尹冀源,柴立.
荨麻疹患者血清指标检测意义及进展[J]
.黑龙江医学,2005,29(5):342-343.
4
刘军,李西萍.
转移因子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05,27(2):17-18.
被引量:3
5
蒙连新,黄明宜.
无痛胃镜检查治疗患者的护理[J]
.右江医学,2005,33(5):558-559.
6
马惠虹.
4种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比较观察[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5):708-708.
7
杜锡贤,李云峰,赵颖.
清热利湿饮治疗荨麻疹疗效观察及抗过敏作用机制初探[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4(4):225-228.
被引量:3
8
杨道秋,姜岩峰,张媛.
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和安全性[J]
.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38-40.
被引量:9
9
白明杰,肖君刚,武娜.
慢性荨麻疹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及其活性的测定[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6,22(3):197-199.
被引量:4
10
孙伟杰,施监勇.
咪唑斯汀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6(8):511-51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8
1
郭竹秀,谢勇,王万春.
慢性荨麻疹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6):360-360.
被引量:17
2
周萍.
卡介菌多糖核酸用于慢性荨麻疹治疗的效果观察[J]
.现代实用医学,2005,17(7):440-440.
被引量:6
3
黄艳霞,覃继锋.
穴位埋线治疗荨麻疹188例[J]
.华夏医学,2005,18(4):626-626.
被引量:6
4
李保贵.
中药四物消风饮联合左旋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19(10):608-609.
被引量:4
5
张晓茹.
幽门螺旋杆菌与皮肤病的关系[J]
.河北医药,2006,28(8):759-760.
被引量:2
6
李志坚,潘锐光,李燕娃,江海燕.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荨麻疹的关系[J]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7,14(1):19-20.
被引量:7
7
史碧山,佘菲菲,林赛榕,潘玉凤,江勇.
幽门螺杆菌检测法比较及药敏试验[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7,14(1):26-28.
被引量:60
8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5:614.
9
Rojo-Garcia J M, Munoz-Perez M A, Escudero J ,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 rosacea and chronic urticaria[J]. Acta Derm Venereol,2000,80(2) :156--157.
10
熊心猜,丁小洁,邓利丽,陈燕,徐国林. 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 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2010:238.
引证文献
7
1
任丽萍.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46例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2009,29(1):26-27.
被引量:1
2
武静.
白芍总苷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842-2843.
被引量:1
3
杨新利,贾庆岭,刘彭华,靳文军,周燕,王丽霞,高欣光.
穴位埋线联合药物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荨麻疹[J]
.中国针灸,2010,30(12):993-996.
被引量:5
4
周有莲.
观察依匹斯汀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J]
.中医学报,2014,29(B07):215-215.
被引量:1
5
王俊志,王喜,赵玉娟.
消瘾一号配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3):48-49.
被引量:2
6
余良思.
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医疗前沿,2007,2(22):58-59.
7
李云玲,郑惠文.
1.5倍常规剂量氯雷他定联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儿童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儿科药学杂志,2020,26(7):20-22.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祝露露,万兆新,苏同生,闫小宁.
穴位埋线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92例[J]
.现代养生,2014,0(8):75-76.
被引量:4
2
郭英军,袁珍珍.
依巴斯汀联合白芍总苷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评价[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2):320-321.
被引量:3
3
霍焕民.
针刺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4,34(1):41-43.
被引量:30
4
余鹏.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7):3875-3876.
被引量:3
5
刘晖.
转移因子口服液联合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15,37(6):366-366.
被引量:2
6
李子依,王建锋,张虹亚.
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27(12):1789-1791.
被引量:3
7
魏锦强,陈汉旭,周俊德,张昌林,李晓君,林颖.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6):861-868.
被引量:14
8
余丹丹,苏琴.
强化心理护理在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21,11(12):164-165.
被引量:5
9
廖雪丽,朱灿阳,麦碧薇,黄冬男.
氯雷他定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儿童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疗效及对血清IgE IFN-γ水平的影响[J]
.河北医学,2021,27(8):1383-1389.
被引量:15
10
HUANG Jia-jia,LIANG Jun-quan,XU Xiao-kang,XU Yun-xiang,CHEN Gui-zhen.
Safety of Thread Embedding Acupuncture Therapy:A Systematic Review[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21,27(12):947-955.
被引量:4
1
陈刚,韩海成.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16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厂矿医学,2009,22(1):68-69.
2
施曼绮.
慢性荨麻疹可以治好吗[J]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04(3):35-36.
3
张墨春,张淑芬.
H1+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荨麻疹100例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信息,1993(3):12-12.
4
王勇,孙佑芝.
法莫替丁、西米替丁分别与特非那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J]
.皮肤病与性病,2003,25(1):32-33.
被引量:2
5
曹志明.
H1,H2受体拮抗剂与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J]
.中华皮肤科杂志,1989,22(4):259-260.
6
赵建华,乔少华,耿文军,付吉星.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4):229-230.
被引量:4
7
刘传江,陈林.
慢性荨麻疹的非常规药物疗法[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1,8(13):1576-1577.
8
刘巨和.
左西替利秦与法莫替丁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1):1363-1363.
9
曹建.
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2007,29(4):26-27.
被引量:2
10
张广琴.
枸地氯雷他定与依匹司汀分别联合西咪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比较[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21):148-149.
被引量:9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