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华夏文化》
2004年第2期25-27,共3页
Chinese Culture
同被引文献12
-
1王容芬.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兼评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与道教》[J].天津社会科学,1988(6):46-49. 被引量:6
-
2梁宗华.韦伯的儒教伦理观[J].哲学研究,2003(3):21-26. 被引量:5
-
3陈立柱.西方中心主义的初步反省[J].史学理论研究,2005(2):54-67. 被引量:28
-
4潘宇.《资本主义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谈韦伯对新教伦理与儒家精神的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1999,.
-
5苏国勋.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J].社会,2007,27(5):1-25. 被引量:33
-
6田秀云,白臣.当代中国责任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伦理学研究,2010(3):130-135. 被引量:7
-
7郭云涛.家庭视角下的“农民工”回流行为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1):36-41. 被引量:13
-
8王子成,赵忠.农民工迁移模式的动态选择:外出、回流还是再迁移[J].管理世界,2013,29(1):78-88. 被引量:147
-
9罗玉达.评马克斯·韦伯社会学中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两个视角——宗教伦理与制度安排[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1):17-23. 被引量:4
-
10李振刚.社会融合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居留意愿研究[J].社会发展研究,2014,1(3):100-117. 被引量:22
-
1舒婷.在没有父母的日子里[J].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00(23):64-64.
-
2海蓝.梦想与光荣[J].北方旅游,2002(11M):69-69.
-
3井上彻.明末珠江三角洲的乡绅与宗族[J].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09(1):65-83. 被引量:5
-
4何颖.德国社会学家析“独身”[J].社会,1996,16(3):36-36.
-
5陈丹.中国历史上的人口增长与传统社会结构[J].山东社会科学,2002(3):124-126. 被引量:1
-
6本月推介[J].东方企业家,2010(11):115-115.
-
7李秀.马克思青年时代的思想特点[J].华东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8(2):48-52.
-
8小伟.今天,你吻我了吗[J].婚育与健康,2009,0(10X):67-67.
-
9阿伦·I.古列维奇,新慰.历史学家的双重责任[J].第欧根尼,1995(2):51-66. 被引量:2
-
10何昆.“狂狷”黄侃[J].名人传记,2012(6):91-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