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及其生存论改造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工程作为人的在场,直接受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的规定,同时又成为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物质前提,成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说,正是人类的工程活动和人的工程化生存创造,沉淀和呈现着古今灿烂的文明;同时,又不断地丰富、建构和提升着人作为人的类本性。所以,工程问题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然而自亚里士多德提出创制性科学以来,直到19世纪才开始对工程的哲学反思,而且从既有的研究来看,人们仍停留在知识论的范式下,习惯于用技术的眼光来解读工程,进而使得对工程的理解技术化、手段化和片面化,以至于在现实的操作中引发一系列工程问题。对此,本文试图揭示这种知性的技术工程观的困境,并用生存论的工程观加以改造。
作者 张秀华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26,共5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2

  •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商务印书馆,1959.1-2,2.
  • 2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一卷第26节)[M].商务印书馆,1984.14.
  • 3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一卷第82节)[M].商务印书馆,1984.60.
  • 4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二卷第6节)[M].商务印书馆,1984.112.
  • 5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二卷第9节)[M].商务印书馆,1984.117.
  • 6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二卷第52节)[M].商务印书馆,1984.291.
  • 7培根 许宝骙译.新工具(第二卷第4节)[M].商务印书馆,1984.109.
  • 8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A].[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人民出版社,1995.225-226.
  • 9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73页.
  • 10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

共引文献253

同被引文献27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