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一种主义,三种命运——后殖民主义在两岸三地的理论旅行 被引量:14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作为西方重要思想潮流的后殖民主义,在当代汉语世界同样引人注目,它分别参予进了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话语建构的过程,担当了不同的功能。本文从“理论旅行”的角度,考察由不同历史语境所决定的这一理论在两岸三地的不同的挪用情形。
作者 赵稀方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06-110,共5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刘禾.《互译性:现代思想史写作中的一个语言盲点》[A]..《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提纲》[C].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 2“汉语文学与中华文学专号”[J].《文艺争鸣》,1992,(4).
  • 3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J].天涯,1997,0(5):133-150. 被引量:198
  • 4.《“发现台湾”,建构台湾的后殖民论述》[A]..“十年台湾文化研究的回顾”研讨会[C].国科会、文化研究协会主办,1999年9月18日至19日..
  • 5邱贵芬.《咱儱是台湾人—答廖朝阳有关台湾后殖民论述的问题》[J].[台北]《中外文学》,.
  • 6廖朝阳.《评邱贵芬<发现台湾:建构台湾后殖民论述>》《是四不像,还是虎豹狮象》[J].[台北]《中外文学》,.
  • 7廖朝阳.《中国人的悲情:回应陈昭英并论文化建构与民族认同》[J].[台北]《中外文学》,.
  • 8邱贵芬.《是后殖民,不是后现代—再谈台湾身份/认同政治》[J].[台北]《中外文学》,.
  • 9廖咸浩.《超越国族:为什么要谈认同》[J].[台北]《中外文学》,.
  • 10陈光兴.《去殖民的文化研究》[J].[台北]《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96,(21).

共引文献197

同被引文献196

引证文献14

二级引证文献3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