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概论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是研究课题相对于比较文学的学科目标所隐含的潜在可能性或研究成果所达到水平的一个程度量 ,是界定比较文学与其它学科的内在尺度。这种尺度具有主客观相统一的性质 ,并因时代的变迁、学派的不同而有所变动。
作者
杜吉刚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6期207-209,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可比性
学科目标
可比性原则
分类号
I0-03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法]梵·第根 戴望舒译.《比较文学论》[M].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7页.
2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43,68页.
3
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6页.
4
曹顺庆.
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转折与建构[J]
.中国比较文学,2003(1):70-84.
被引量:50
5
陈悖.《论可比性—比较文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钱念孙.
比较文学消亡论——从朱光潜对比较文学的看法谈起[J]
.文学评论,1990(3):96-101.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58
1
李安斌,盛国诚.
从“不可译”到变异学[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20(2):460-470.
被引量:2
2
任鑫.
从揭开东方主义的面纱到跨文明比较的建构[J]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2019(1):177-185.
3
Cao,Shunqing Sichuan University Shi,Song Minzu University.
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Cross-Civilization Studies[J]
.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11(1):5-26.
4
曾庆熹,罗维斯.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多元文化时代下一种二维的理解——浅谈比较文学的“跨国家”与“跨民族”[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6):100-100.
5
王毅.
澄清“误读”的迷雾[J]
.当代文坛,2004(4):35-38.
被引量:5
6
赵学斌.
后殖民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论其文化多元主义及超越精神[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19(9):49-52.
7
朱云生,杜吉刚.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可比性原则[J]
.理论学刊,2004(10):115-117.
被引量:1
8
白杰.
"圆心"扩张 返本开新——论王元化的"三个结合"兼古代文论的转换[J]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1):34-37.
9
王敬民,王红梅,田会轻.
“比较”的二维界说——析比较文学的跨越性与可比性[J]
.学术论坛,2005,28(5):158-161.
10
李卫涛.
从韦勒克、艾金伯勒到伯恩海默至中国学派——比较文学的跨文明研究轨迹[J]
.思想战线,2005,31(4):71-7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3
1
曹顺庆.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初探[J]
.中国比较文学,1995(1):18-40.
被引量:86
2
肖锦龙.
当前比较文学的危机与出路[J]
.外国文学评论,2002(3):133-140.
被引量:9
3
曹顺庆.
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J]
.外国文学研究,2006,28(2):150-160.
被引量:8
4
孙景尧.
比较文学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发展(1978-2008)——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九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学术总结报告[J]
.中国比较文学,2009(1):1-9.
被引量:18
5
王向远.
世界比较文学的重心已经移到了中国[J]
.中国比较文学,2009(1):35-37.
被引量:5
6
曹顺庆,王蕾.
比较文学中国学派三十年[J]
.外国文学研究,2009,31(1):125-134.
被引量:15
7
乐黛云.
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4):14-20.
被引量:15
8
孟昭毅.
中国当代比较文学三十年——寻找文学性原点[J]
.广东社会科学,2010(5):144-150.
被引量:4
9
谢天振.
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J]
.中国比较文学,2000(1):1-16.
被引量:16
10
王宁.
比较文学学科的“死亡”与“再生”[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06(1):103-107.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余新华.
新时期比较文学的三个特质与续进[J]
.学术论坛,2011,34(3):160-1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杜萍.
百年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综述[J]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7(2):460-475.
被引量:2
1
朱云生,杜吉刚.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与可比性原则[J]
.理论学刊,2004(10):115-117.
被引量:1
2
王敬民,王红梅,田会轻.
“比较”的二维界说——析比较文学的跨越性与可比性[J]
.学术论坛,2005,28(5):158-161.
3
高禹美.
“多余人”与“零余者”——屠格涅夫与郁达夫笔下人物形象的比较[J]
.凯里学院学报,2010,28(5):111-114.
4
艾云.
若是尘土将你忘记[J]
.作品,2002(5).
5
谢天振.
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及相关讨论[J]
.中国比较文学,2001(4):1-14.
被引量:6
6
杨雪梅.
论比较诗学的“可比性”原则——由厄尔·迈纳的《比较诗学》引发的思索[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2(9):58-59.
7
黄玉蓉.
文艺人类学的现代构建[J]
.中国图书评论,2009,32(12):114-117.
被引量:1
8
熊沐清.
比较文学:“扩张”的危机与危机的超越[J]
.外国文学研究,1999,21(4):116-122.
被引量:3
9
邓鹏雄.
关于古代文学学科定位的思考[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16):272-272.
10
徐妍.
从放逐到消亡: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的内在尺度——美感[J]
.上海文学,2010(5):96-103.
被引量:2
求索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