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港台词语存在及流行的修辞理据探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依据修辞学中的潜显理论、同义手段选择说和修辞性生存的观点,分别对改革开放以来港台传入大陆的新词语、港台与大陆同义异形的词语和港台与大陆同形异义的词语加以分析,阐发了港台词语存在及流行的修辞理据。
作者
郑媛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中文系
出处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4,共3页
Rhetoric Learning
关键词
港台词语
潜显理论
词汇
外来词语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6
1
朱广祁编著.当代港台用语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邵敬敏.
香港方言外来词比较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00(3):3-12.
被引量:29
3
杨必胜.
试论“港词北进”[J]
.语文建设,1998,0(4):40-43.
被引量:9
4
李明.
港台词语在大陆的使用情况[J]
.汉语学习,1992(3):27-31.
被引量:8
5
张维耿.
开放改革以来汉语词汇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心理原因[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7(2):154-158.
被引量:3
6
邵鸿.谈普通话新词语对港台方言的吸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31-34.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许宝华 陶寰.上海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2
来信和来论[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3,.
3
黄河清.汉语外来词研究中的若干问题[V][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4,.
4
史有为.外来的“外来语”及其他[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
5
黄河清.汉语外来影响词[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
6
吴世雄.关于“外来概念词”研究的思考[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
7
史有为.“外来语”和“外来概念词”、“外来影响词”之回应[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6,.
8
叶景烈.关于“外来概念词”讨论的讨论[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6,.
9
田惠刚.汉语“外来词”的范畴及其分类刍议[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6,.
10
孟伟根.汉语外来词的词义汉化及其回译[J].(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6,.
共引文献
44
1
戚晓杰.
意译词类型归属之我见[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69-172.
被引量:4
2
吴宝安.
略论新时期汉语外来词[J]
.语言研究,2002,22(S1):182-185.
被引量:5
3
尹蔚.
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3):76-77.
4
曾常红.
试论现代流行语流行的基本条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2):100-103.
被引量:15
5
石定栩,刘艺,陈长书.
同形词意义差别的来源——香港书面汉语和标准汉语中的同形词[J]
.南开语言学刊,2011(2):128-139.
被引量:3
6
姚汉铭.
新词语中的对外开放印记[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2(1):83-87.
被引量:2
7
戚晓杰,姜维枫.
关于意译词的类型归属[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3):27-30.
被引量:2
8
许晓莉.
外来词的翻译[J]
.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3,13(2):55-58.
9
朱亚军.
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J]
.汉语学习,2001(2):24-28.
被引量:72
10
金其斌.
汉语中接受英语外来词的新倾向及其心理透视[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3(1):8-12.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92
1
周崴嵬.
内地与香港词汇的差异与融合[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40-41.
被引量:3
2
刁晏斌.
“港式中文”与早期现代汉语[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1):49-53.
被引量:12
3
石定栩,刘艺,陈长书.
同形词意义差别的来源——香港书面汉语和标准汉语中的同形词[J]
.南开语言学刊,2011(2):128-139.
被引量:3
4
石定栩,朱志瑜.
英语对香港书面汉语句法的影响──语言接触引起的语言变化[J]
.外国语,1999,22(4):2-11.
被引量:52
5
李国正.
香港语言的特点与规范[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4):112-115.
被引量:11
6
谢耀基.
香港的多文化现象与港式中文[J]
.方言,1997(3):174-177.
被引量:6
7
汤志祥.
香港粤语里的英语词语[J]
.方言,1997(3):178-182.
被引量:8
8
何自然,吴东英.
内地与香港的语言变异和发展[J]
.语言文字应用,1999(4):82-87.
被引量:18
9
汤志祥.
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汉语词汇方面若干差异举例[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5(1):103-109.
被引量:18
10
苏金智.
台港和大陆词语差异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策[J]
.语言文字应用,1994(4):90-96.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
1
徐涵韬.
香港书面汉语研究综述[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4):80-88.
2
邹晓玲.
台湾“国语”对大陆普通话词汇吸收的特点及原因[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2(2):70-7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刁晏斌,孙朝阳.
论海峡两岸语言对比研究中的融合取向[J]
.现代语文,2024(7):13-22.
1
柳敏,郭斯诺.
潜显理论下的“壁咚”探究[J]
.才智,2016,0(19):219-219.
2
陈赵赟.
浅论“七月流火”新含义的产生原因及其修辞价值[J]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1):93-97.
被引量:4
3
宋瑶.
说“同事”[J]
.青年文学家,2012,0(17):161-161.
4
李恩慧.
探究符号学视阈下的修辞理据[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5,30(1):30-33.
5
孙也平.
关于引进词语、社会用字的规范[J]
.绥化学院学报,1997,21(2):48-52.
6
陈虹宇.
从潜显理论看副名结构[J]
.青春岁月,2012,0(8):98-98.
7
杨璐.
浅析网络新词族“X帝”[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5(2):46-47.
被引量:3
8
高晓玲.
说“霸”[J]
.科教文汇,2007(10X):192-192.
被引量:1
9
王树建.
潜显理论视阈下新词新语的隐退[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5(1):37-39.
被引量:1
10
杨华.
从新时期汉语词汇系统变异看社会变化对语言的影响[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3):74-80.
被引量:7
修辞学习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