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年第10期57-58,共2页
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 Economy
同被引文献33
-
1西屏.灾后重建中的“心理救灾”[J].科学24小时,2007(1):18-19. 被引量:7
-
2刘玉梅.突发事件心理承受能力影响因素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50-151. 被引量:9
-
3李凌江,陈树林.精神应激的生物学致病机制研究-III神经解剖学机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3):193-195. 被引量:4
-
4刘春华.灾害事故救援中的心理干预简析[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47-50. 被引量:21
-
5王绍玉.论地震灾害心理研究的内容与目标[J].灾害学,1996,11(2):86-90. 被引量:9
-
6张继成.董惠娟教授与震灾心理研究——一位唐山地震孤儿的成长历程[J].国际地震动态,2006,27(7):182-187. 被引量:6
-
7张维平,操世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解读机制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20-23. 被引量:4
-
8赵冬梅,申荷永,刘志雅.创伤性分离症状及其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95-900. 被引量:29
-
9邢娟娟.浅谈应急心理干预对事故影响的作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6):73-77. 被引量:16
-
10董惠娟,李小军,杜满庆,杨彦波.地震灾害心理伤害的相关问题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1):153-158. 被引量:79
引证文献5
-
1席瑾.地震波及地区高校学生灾难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33):68-69.
-
2易敏.灾后救援不容忽视的问题——危机心理干预[J].法制与社会,2008(9). 被引量:3
-
3李华敏.突发性事件救援时心理干预对策探析[J].大众科技,2008,10(1):127-128. 被引量:2
-
4向淼,官昌贵.灾后心理干预:突发气象灾害恢复重建中的新焦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16(6):46-49.
-
5伍泽莲,何媛媛,李红.灾难给我们的心理留下了什么?——创伤心理的根源及创伤后应激反应的脑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9,17(3):639-644. 被引量:19
二级引证文献24
-
1涂逸茹,李金云.论辛西娅·奥芝克《大披巾》中的创伤书写[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9):31-34.
-
2赵佳伟,姜永杰.心理弹性对分手后个人成长的影响研究综述[J].心理月刊,2024(14):234-240.
-
3李夏妍.论大学生心理创伤的辅导[J].教育探索,2012(8):128-130. 被引量:2
-
4邢娟娟.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8,4(3):75-78. 被引量:5
-
5刘丽.地震区灾民的心理救治体会[J].护理学报,2008,15(9):88-89. 被引量:6
-
6向淼,官昌贵.灾后心理干预:突发气象灾害恢复重建中的新焦点[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8,16(6):46-49.
-
7罗艳珠,赖小平.灾区心理援建的几点思考——以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四川理县工作为例[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3):6-8. 被引量:2
-
8程鹏,高庆,陈云.构建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浅析[J].今日科苑,2010(20):44-44. 被引量:2
-
9王志庆.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模式探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3(1):103-106. 被引量:2
-
10逯野,杨春江.突发公共事件对个体、群体及公众心理影响的作用和传播机制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4(6):37-42. 被引量:5
-
1姜超,赵华朋.社会工程视野下“社会灾害”的研究[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34-36. 被引量:2
-
2叶有林.社会救援工作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消防,1996(5):40-41.
-
3夜雨.十大神奇的人类心理效应[J].科技信息(山东),2010(3):54-55.
-
4吕宏伟.浅谈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科技视界,2012(25):375-375. 被引量:1
-
5张振兴.我国自然灾害重点探讨[J].灾害学,1989,4(1):81-84. 被引量:7
-
6陈祖刚.国外制药企业环保制度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化工管理,2014(23):276-276. 被引量:2
-
7邹大立.从城市综合减灾话人防功能[J].中国人民防空,2004(5):39-40.
-
8段华明.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J].现代哲学,1999(4):11-16. 被引量:5
-
9李为为,唐祯敏.地铁运营事故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6):105-108. 被引量:78
-
10于丽萍.职工安全心理状态浅析[J].石油库管理与安全,1998,7(1):2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