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如何让学生作好假设——解读小学科学探究中的假设环节
被引量:
4
How to Teach Cildren to Make Hypothesis:Hypothesis in Primary School's Scientfic Exploration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假说、猜想的提出,是通向科学理论道路的必要环节."形成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是科学活动的核心.假设的用途在于能暗示人们哪些证据能证实它,哪些证据将驳斥它."基于此,<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目标中明确规定: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作者
戴振华
机构地区
江苏金坛市金城中心小学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9-21,共3页
Journal of Shanghai Educational Research
关键词
小学
科学探究
课程标准
科学课教学
探究能力
假设能力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分类号
G62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6
1
胡华.
化学中的类比和假设[J]
.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4(4):46-49.
被引量:3
2
文庆城,许应华.
中学生化学猜想与假设能力的评价初探[J]
.化学教学,2005(1):42-44.
被引量:11
3
金北群.
从化学假说的形成与演变看科学方法的重要性[J]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6):10-12.
被引量:2
4
唐力,李佳.
化学探究教学中假设方法的运用[J]
.教育科学研究,2005(4):38-41.
被引量:1
5
刘秀苑,袁静如,钱扬义,邓峰,谢泽琛.
中学生在科学探究中进行“假设与预测”能力的实践研究[J]
.化学教学,2006(3):22-25.
被引量:4
6
陈信余.
发展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几点措施[J]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06(2):29-31.
被引量:4
7
李建设.
用等级量表评价学生的猜想与假设能力[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1):96-98.
被引量:2
8
许应华.
高中生提出假设的质量水平的调查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2007(7):45-47.
被引量:2
9
N.R.祝森.发现的模式[M].邢新力,周沛,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4.
10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4
1
吴良根.
化学科学探究中“假设”的类型及相关能力培养[J]
.中国基础教育(内刊),2010(5):36-40.
2
许应华,徐学福.
论科学假设能力的结构与培养[J]
.课程.教材.教法,2012,32(4):86-91.
被引量:12
3
王保强.
化学教学中学生假设能力的培养[J]
.化学教育,2013,34(2):39-41.
4
柴西勤.
小学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9,0(7):127-131.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王保强.
化学教学中学生假设能力的培养[J]
.化学教育,2013,34(2):39-41.
2
许应华,胡升荣,陈国兰.
原有陈述性知识与溯因推理对青少年科学假设形成影响的研究[J]
.化学教学,2014,0(5):14-17.
3
许应华.
论科学假说形成的逻辑操作[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2):263-266.
被引量:1
4
姜建文,潘振蓓,王岩.
化学课堂探究教学“制订计划”的评价[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1):5-9.
被引量:1
5
黎似楠,刘翠,庄启亚.
化学教学中学生循证能力分析[J]
.山东化工,2019,48(9):204-205.
被引量:1
6
柴西勤.
小学科学课上发展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2019,0(7):127-131.
被引量:7
7
乔通,胡扬洋.
论探究教学中假设建立的过程[J]
.物理教学,2020,42(11):41-44.
被引量:3
8
卢亚军,曾庆河,张轶炳.
核心素养下运用原始物理问题培养高中生的模型构建思维[J]
.物理通报,2021,50(3):51-55.
被引量:2
9
马黎.
单元视阈下英语结构化知识的建构和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21,44(13):28-33.
被引量:31
10
路俊哲,张艳燕,马晓栋.
关于气体分子动理论中基本问题所用假设条件的讨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0(2):57-60.
1
郑丽娟.
教活初中物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J]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4):62-62.
2
许应华.
当前高中生提出假设个数能力的调查研究[J]
.教育科学论坛,2007(7):19-21.
3
姚伟国,糜建强.
如何把握教学的起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科学版),2005(Z1):73-75.
被引量:1
4
邓文娥.
外化·消除·建构·体悟——以《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为例谈概念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3(4):39-41.
5
顾长明,张晓静.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和评析[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7,0(3):41-44.
6
李国松.
两种设计 两种结果[J]
.科学课(小学版),2009(10).
7
潘雪芬.
围绕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J]
.科学课(小学版),2009(2):14-15.
被引量:1
8
朱玲爱.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J]
.小学教学设计(文科版),2002(11):28-28.
9
洪佩蓉.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案例[J]
.小学科学,2012(10):105-105.
10
李志刚.
让科学课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感悟[J]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9(9):100-100.
上海教育科研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