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界遗产与媒体:思考和责任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苏州,道路两旁一幢幢青瓦白壁的江南民居临水而筑,想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江南的水乡,记者的脑海里不禁涌现出唐人杜荀鹤的名名。当小桥流水穿过苏州园林的曲苑深庭,耳边的吴侬软语夹尽可能着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时,观前街上如织的人潮反倒如同一场游园惊梦了。一时之间历史与现实交叠在一起,江南水乡的温润让人如饮甘醴,难免会陶醉在这酽酽的氛围里。
作者
周瑾
谭星宇
出处
《对外大传播》
2004年第5期4-9,共6页
关键词
世界遗产
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
民族文化
文化交流
传播效果
分类号
G11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1
王蕴智.
创建一座富有中华文明特色的文字博物馆[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13-14.
被引量:3
2
喻学才,王健民.
关于世界文化遗产定义的局限性研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4):79-82.
被引量:12
3
郭旃.
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及申报方法和程序[J]
.中国名城,2009(2):4-11.
被引量:14
4
李如生.
中国世界遗产保护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城市规划,2011,35(5):38-44.
被引量:57
5
邓小艳,刘英.
符号化运作: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湖北武当山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9):156-160.
被引量:31
6
宋奕.
“世界文化遗产”40年:由“物”到“人”再到“整合”的轨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10):15-21.
被引量:11
7
杨熊端,熊仲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话语构建——以白族“绕三灵”为例[J]
.文化遗产,2015(5):17-24.
被引量:3
8
张昱辰.
媒介与文明的辩证法:“话语网络”与基特勒的媒介物质主义理论[J]
.国际新闻界,2016,38(1):76-87.
被引量:27
9
高丙中.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构成与中国实践[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7(4):56-63.
被引量:40
10
高丙中.
从文化的代表性意涵理解世界文化遗产[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2(5):40-48.
被引量:19
<
1
2
>
引证文献
1
1
孟建,史春晖.
场域与传播: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话语网络”[J]
.当代传播,2019,0(3):15-1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王文彬.
辽宁省世界文化遗产外宣英译:现状与对策[J]
.理论界,2020,0(2):79-83.
2
刘芮,谭必勇,王琦.
从破圈到长青:苏州丝绸档案传播的叙事机制与优化路径[J]
.档案与建设,2024(7):51-57.
被引量:1
1
胡问涛,罗琴.
杜荀鹤年谱系诗[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79.
被引量:2
2
刘仰东.
去趟民国[J]
.文苑(萌),2012(8):46-47.
3
陆嘉明.
南濠景物谈[J]
.苏州杂志,2004,0(5):78-79.
4
燕华君.
茉莉那么开,苏州这么好——略记苏州之旧、新习俗[J]
.雨花,2011(12):41-43.
5
赵志强.
平型关大捷的战时传播研究[J]
.大家,2012(10):33-34.
6
舒华.
国宝级文物之谜[J]
.环境,2012(5):70-72.
7
周桃红.
关于杜荀鹤身世问题的再探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8(2):79-80.
被引量:1
8
孔嘉庆.
游园惊梦[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4(2):14-14.
9
程秋生.
趣谈苏州的婚俗文化[J]
.风景名胜,1995,0(2):20-21.
10
蒯乐昊.
谁说我不务正业?[J]
.南方人物周刊,2006,0(19):44-45.
<
1
2
>
对外大传播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周红
李丽
陈英
唐沛
张国华
吉哲民
曲卫国
刘全花
彭有明
相关机构
辽宁大学
吉林大学
中南民族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相关主题
礼貌原则
领导干部
交际技巧
干部学习
交际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