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编辑部报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清初诗坛魁首钱谦益曾主张一种“鼻观”的读诗法.其《香观说书徐元叹诗后》说:“人间诗卷,聊一寓目,狂华乱眼,蒙蒙然隐几而卧.有隐者告曰:‘吾语子以观诗之法,用目观不若用鼻观.’余惊问曰:‘何谓也?’隐者曰:‘夫诗也者,疏瀹神明,洮汰秽浊,天地间之香气也.目以色为食,鼻以香为食.今子之观诗,以目青黄赤白烟云尘雾之色,杂陈于吾前.目之用有时而穷,而其香与否,目固不得而嗅之也.吾废目而用鼻,不以视而以嗅.诗之品第,略与香等,或上妙,或下中,或斫锯而取,或煎笮而就,或熏染而得.以嗅映香,触鼻即了,而声色香味四者,鼻根中可以兼举,此观诗方便法也.’”此处只能以“鼻嗅”而不能以“目观”的对象,应该是诗歌之所以为诗歌的最根本质性,是剥笋抽丝到最后的那颗核心——“文学性”.“鼻观”的非视觉性,最能体现中国古典文论对文学性的处理方式.
出处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前插1-前插3,共3页 Studies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