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谈政府如何运用反沉默螺旋理论对舆论进行引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络传播以一种绝对优势占领和改变着大多数人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信息获取方式,受众在媒介内容的发布和传播环节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媒介与受众之间不平等的天平逐渐趋于平等化。"反沉默的螺旋"现象愈演愈烈,更多人在网络环境下趋向于大胆表露意见,就热点时事及社会舆论发表意见而形成两极分化的现象愈来愈明显。因此,政府如何运用"反沉默的螺旋"理论对社会舆论进行引导则成为净化网络环境和提高政府引导力的关键点。
作者
郑艳
郭俊良
吕希
李江
机构地区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视听》
2017年第9期139-141,共3页
Radio & TV Journal
关键词
新媒体
反沉默的螺旋
舆论
政府引导
分类号
D035 [政治法律—政治学]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8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姚珺.
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被引量:32
2
刘建明.
受众行为的反沉默螺旋模式[J]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2(2):39-41.
被引量:70
3
王国华,戴雨露.
网络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16-120.
被引量:48
4
郭小安.
舆论的寡头化铁律:“沉默的螺旋”理论适用边界的再思考[J]
.国际新闻界,2015,37(5):51-65.
被引量:57
二级参考文献
58
1
姚珺.
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3):286-288.
被引量:32
2
张金海,周丽玲,李博.
沉默的螺旋与意见表达——以“抵制家乐福”事件为例[J]
.国际新闻界,2009,31(1):45-48.
被引量:11
3
钱培.
“沉默的螺旋”假说在网络空间中的局限性分析——以王石“捐款门”事件为个案[J]
.东南传播,2008(11):68-69.
被引量:5
4
陈力丹.
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J]
.国际新闻界,1998,20(Z1):84-90.
被引量:83
5
崔蕴芳,沈浩.
“面子”与“沉默的螺旋”——一种检验和探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5,27(6):49-52.
被引量:5
6
夏志梅,彭光芒.
网络空间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局限性[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7-20.
被引量:8
7
陈力丹.
“沉默螺旋”与法西斯主义的关联辨析[J]
.新闻大学,2007(1):9-19.
被引量:12
8
关世杰(译).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40,161.
9
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93,94.
10
丛郁(译).政治领导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60-61.
共引文献
168
1
季晓菲.
从《房间里的大象》浅谈社会中的沉默现象[J]
.新闻传播,2020(11):30-31.
被引量:1
2
张秀丽,韩立新.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30年:知识逻辑与创新取向[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1):83-100.
被引量:2
3
陈爱华.
论新媒体时代“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当代发展[J]
.传播与版权,2020(9):17-19.
被引量:1
4
宋丽媛.
浅析网络环境下的“正反沉默的螺旋”现象[J]
.北方传媒研究,2023(5):72-76.
5
戚婧.
健康传播中的“沉默的螺旋”及其反论[J]
.北方传媒研究,2020(6):67-71.
6
尹瑞平.
“范跑跑事件”传播中的反“沉默螺旋”解析[J]
.东南传播,2008(10):43-45.
被引量:4
7
胡辰,李曦珍.
搅动网络舆论的变幻螺旋——“网络推手”机制的传播学理论透视[J]
.甘肃社会科学,2012(6):233-235.
被引量:3
8
任一奇,王雅蕾,王国华,冯伟.
微博谣言的演化机理研究[J]
.情报杂志,2012,31(5):50-54.
被引量:40
9
陈力丹,谭思宇,宋佳益.
社交媒体减弱政治参与——“沉默螺旋”假说的再研究[J]
.编辑之友,2015(5):5-10.
被引量:24
10
吴海燕.
网络时代需要不断完善传播学受众观[J]
.新闻窗,2007(1):93-94.
被引量:1
1
王晟.
互联网通信技术影响下的群体组织与群体行为演化[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7,34(5):85-90.
被引量:2
2
汪洋梓楠.
新媒体时代下的“沉默的螺旋”[J]
.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0(8):267-267.
3
热点时事[J]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2018,0(1):44-49.
4
路月玲.
党媒微信公众号影响力提升路径研究——以“人民论坛网”为例[J]
.新闻知识,2017(9):11-13.
被引量:7
5
朱良志.
融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学的新特点[J]
.新闻世界,2018(2):38-41.
被引量:2
6
刘晓东.
浅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路径[J]
.学园,2017,0(19):17-17.
被引量:3
7
刘一萱.
浅析VIS设计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原则[J]
.明日风尚,2017,0(23):41-41.
8
安园园.
基于“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策略[J]
.艺术品鉴,2017,0(12Z):173-174.
被引量:1
9
贾云飞.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的茶文化纳入高校思政话语体系新的策略研究[J]
.福建茶叶,2018,40(4):426-426.
被引量:5
10
庄玉双.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图书馆用户服务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33(8):472-473.
视听
2017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