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如何选择最佳呼气末正压 被引量: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ARDS是一种常见的呼吸危重症,2012年柏林标准[1]定义为临床发病或呼吸系统症状新发或加重后1周内出现双肺致密影,无法用胸腔积液、肺叶/肺不张或结节解释,也无法用心力衰竭或体液过负荷(需要客观评估来除外静水压升高引起的肺水肿)来完全解释的呼吸衰竭,其氧合指数(PaO2/FiO2)不超过300 mmHg(1 mmHg =0.133 kPa),且呼气末正压或持续气道正压≥5 cmH2O(1 cmH2O=0.098 kPa).这一定义分别从发病时间、胸部影像学、引起肺水肿的原因和氧合状态4个方面对ARDS重新进行了定义,并基于氧合指数对ARDS的严重程度进行了轻、中、重度分级,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病死率直接相关[2],重度ARDS病死率甚至高达45%[1].机械通气是改善ARDS氧合状态的主要手段之一,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提出小潮气量、限制平台压的通气策略可以降低病死率[3],目前这种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另一主要通气参数——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的选择却仍存在争议.
出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60-62,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Tuberculosis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66

引证文献7

二级引证文献4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