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C值评估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唾液腺淋巴结炎性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田曼婷 丁长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74,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治疗前后唾液腺引流区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形态变化及其在反映pSS患者疾病炎性活动程度的潜在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3例pS...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治疗前后唾液腺引流区淋巴结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形态变化及其在反映pSS患者疾病炎性活动程度的潜在可能性。材料与方法收集23例pSS患者,分别于治疗前、规律治疗12周后行常规头颈部MRI与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经过后处理得到ADC图像。与1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使用t检验比较pSS患者治疗前后、健康志愿者各区淋巴结的形态及ADC值。结果pSS患者治疗前Ⅰb、Ⅱa、Ⅱb区淋巴结短径均大于健康志愿者[Ⅰb(t=2.293,P=0.028)、Ⅱa(t=2.397,P=0.022)、Ⅱb(t=1.409,P=0.030)],治疗12周后唾液腺引流各区淋巴结短径均较治疗前减小[Ⅰa(t=4.391,P<0.001)、Ⅰb(t=3.439,P=0.002)、Ⅱa(t=3.458,P=0.002)、Ⅱb(t=4.667,P=0.001)]。pSS患者治疗前Ⅰb、Ⅱa区淋巴结ADC值小于健康志愿者[Ⅰb(t=3.337,P=0.002)、Ⅱa(t=2.207,P=0.038)],治疗12周后Ⅰa、Ⅰb、Ⅱa区淋巴结ADC值大于治疗前[Ⅰa(t=3.674,P=0.001)、Ⅰb(t=2.198,P=0.039)、Ⅱa(t=2.484,P=0.004)]。结论Ⅰb、Ⅱa、Ⅱb区淋巴结短径在鉴别pS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可能具有应用价值,唾液腺引流各区淋巴结短径在鉴别pSS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可能具有应用价值;Ⅰb、Ⅱa区淋巴结ADC值在鉴别pSS患者与健康志愿者可能具有应用价值,Ⅰa、Ⅰb、Ⅱa区淋巴结ADC值在鉴别pSS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可能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疾病炎性活动程度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CT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 被引量:14
2
作者 丁长伟 刘鹏 +3 位作者 张军 王秋实 潘诗农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95-1198,共4页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EFD)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FD患者,其中10例接受CT平扫,2例(4个肿块)同时接受CT增强扫描。分析EFD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特征。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9例病灶...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EFD)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接受胸部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EFD患者,其中10例接受CT平扫,2例(4个肿块)同时接受CT增强扫描。分析EFD的临床特点及CT表现特征。结果 12例患者均为女性,临床表现为9例病灶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2例病灶累及双侧。10例临床表现为单侧肿块者CT检查均在对侧同一位置发现较小的亚临床阶段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CT共发现24个病灶EFD呈扁丘状或半圆形肿块,主要呈肌样密度,内见脂肪密度沿病灶长轴呈条纹状间隔排列(16个病灶)或呈不规则岛状分布(8个病灶);边缘不规整,可见索条状肌样密度影向周围脂肪间隙移行,与肋骨及前锯肌近肩胛骨附着处分界不清,脂肪间隙消失;其他部位脂肪间隙浑浊(16个病灶)或清晰(8个病灶)。增强扫描中1个病灶见斑片状轻度强化,3个病灶未见强化。结论中老年女性单侧或双侧肩胛下角区无症状性扁丘状肿块,CT表现为肌样密度伴条纹状脂肪间隔排列、无强化或轻度斑片状强化者,应考虑EFD。应双侧同时检查,以利于发现亚临床阶段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肩胛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下载PDF
MRI诊断背部弹力纤维瘤 被引量:5
3
作者 丁长伟 王秋实 +2 位作者 张军 潘诗农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97-1401,共5页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背部弹力纤维瘤,其中3例接受患侧肩部平扫,6例接受胸部平扫,5例接受胸部平扫及增强,2例同时进行了延迟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1... 目的探讨背部弹力纤维瘤的MRI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背部弹力纤维瘤,其中3例接受患侧肩部平扫,6例接受胸部平扫,5例接受胸部平扫及增强,2例同时进行了延迟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14例均为女性,年龄47~78岁,病灶均位于背部肩胛下角区肌肉深面与胸壁之间的脂肪间隙内,14例中有9例为双侧病灶,除了临床表现为双侧病变的5例外,4例为临床表现为单侧病变而胸部MR检查发现对侧有较小的亚临床阶段病灶。MR检查共发现23个病灶。背部弹力纤维瘤在轴位及冠状位呈扁丘状,矢状位呈类圆形;T1WI和T2WI均呈条纹状间隔排列的骨骼肌样低信号和脂肪样高信号,脂肪抑制序列脂肪样高信号被抑制,7个病灶内见小的局灶性囊变;病变边缘不整。增强扫描中5例9个病灶见条纹状、斑片状中等强化,2例4个病灶延迟增强扫描呈进行性强化。结论中老年女性双侧或单侧肩胛下角区扁丘状肿块,MRI表现为骨骼肌样低信号与脂肪样高信号条纹状间隔排列、条纹状及斑片状中等强化者,应考虑背部弹力纤维瘤。双侧同时检查有利于发现亚临床阶段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瘤 肩胛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的腮腺CT表现 被引量:7
4
作者 丁长伟 刘东武 +3 位作者 薛红霞 崔华东 王宏伟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SS患者13例行腮腺CT扫描,选取14例无腮腺疾病及口干症状行颈部CT扫描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腮腺的密度是否均匀、脂肪密度的有无、腺体实质的密度、钙化的有无。用独立样本t...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的腮腺CT表现特点。方法:收集我院确诊的SS患者13例行腮腺CT扫描,选取14例无腮腺疾病及口干症状行颈部CT扫描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腮腺的密度是否均匀、脂肪密度的有无、腺体实质的密度、钙化的有无。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腮腺实质的CT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对照组腮腺呈均匀低密度。病例组双侧腮腺密度不均,可见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呈点片状、网格状、斑片状甚至几乎完全取代腮腺实质;腮腺实质密度增高。5例10个腮腺内见弥漫性分布的多发点状钙化。病例组和对照组腮腺实质的平均CT值分别为(-3.42±24.11)HU和(-25.43±20.32)HU,病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4,P=0.001)。结论:SS患者腮腺密度不均,出现弥漫性脂肪组织浸润和腮腺实质密度增高为特征性的CT表现,并可出现特征性的弥漫性点状钙化。CT可以作为SS的一种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模型NOD小鼠颌下腺扩散加权成像 被引量:3
5
作者 丁长伟 邢晓菲 +2 位作者 郭启勇 张军 霍云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型干燥综合征(SS)模型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颌下腺DW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20只11~15周龄雌性NOD小鼠(实验组)颌下腺行常规MR及DWI扫描(b值为0.800 mm^2/s)及病理检查,并以10只雌性BALB/c小鼠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小鼠... 目的探讨自发型干燥综合征(SS)模型非肥胖糖尿病(NOD)小鼠颌下腺DW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20只11~15周龄雌性NOD小鼠(实验组)颌下腺行常规MR及DWI扫描(b值为0.800 mm^2/s)及病理检查,并以10只雌性BALB/c小鼠为对照组。结果两组小鼠周龄及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99、0.623)。病理检查HE染色见实验组小鼠均发病,共78个淋巴细胞浸润灶;天狼猩红染色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灶内可见大片红染的胶原纤维。实验组小鼠颌下腺ADC值[(0.751±0.137)×10^(-3)mm^2/s]低于对照组[(0.867±0.126)×10^(-3)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小鼠颌下腺淋巴细胞浸润程度与ADC值呈负相关(r=-0.777,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小鼠颌下腺ADC值0.8125 mm^2/s诊断SS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0.0%,曲线下面积为0.745(95%CI0.553~0.937)。结论自发型SS动物模型NOD小鼠的颌下腺ADC值减低,并随着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加重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模型 动物 小鼠 涎腺 扩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磁共振脊髓造影诊断价值 被引量:22
6
作者 丁长伟 李松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5-579,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神经根受压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观察行MRI检查的52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分别用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评价二者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 目的探讨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神经根受压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连续观察行MRI检查的52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分别用MRI和MRM诊断责任病变椎间盘,评价二者与临床诊断的一致性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MRI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差(Kappa=0.36),MRM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一致性好(Kappa=0.85)。以临床定位诊断作为标准,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3%、98.1%、96.0%、96.2%、96.2%,而MRI诊断神经根受压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2.7%、79.8%、67.2%、90.2%、80.8%。MRM诊断神经根受压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MRI(χ2=26.23,P<0.05);敏感度高于MRI,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结论 MRM在PLID患者责任病变椎间盘的确认和排除上优于MRI,是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椎滑脱 磁共振成像 脊髓造影术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CT诊断及其难点 被引量:3
7
作者 丁长伟 王天君 王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0年第S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解剖学特征及强化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4 6月~199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B超观察半年以上,临床证实的肝血管瘤21例34个病灶,观察其CT表现解剖学特征及动态... 目的:探讨肝海绵状血管瘤CT表现的解剖学特征及强化特点。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994 6月~1999年10月经手术、病理证实或CT、B超观察半年以上,临床证实的肝血管瘤21例34个病灶,观察其CT表现解剖学特征及动态扫描特点,并对照观察肝癌5例。结果:位于肝脏隔面血管瘤15例,均无明显外凸现象,1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伴有所在肝叶萎缩(无肝硬化)。边缘结节样强化出现率82%(28/34),瘤体内外相连的强化灶显示率为29%(10/34)。3、10、15分钟各充填5个、15个及12个。结论:位于肝脏隔面的肝海绵状血管瘤平扫CT肿瘤无肝被膜限局外凸,具有鉴别意义。边缘结节样强化及瘤体内外相连的增强灶是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与文献报道59%、83%、76%相比,本组显示率较高(82%)。在扫描技术方面连续床动逐进增强CT优于最大径层面同层动态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根受压MRM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丁长伟 孔繁星 +1 位作者 李松柏 周丹 《解剖学研究》 CAS 2012年第2期121-123,134,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磁共振脊髓造影(MRM)神经根受压轻重与临床表现轻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行MRM检查的48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按MRM表现将神经根受压轻重分两组,轻组:神经根袖信号减弱但轮廓完整;重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磁共振脊髓造影(MRM)神经根受压轻重与临床表现轻重的相关性。方法连续观察行MRM检查的48例有单个神经根受压症状和体征的PLID患者,按MRM表现将神经根受压轻重分两组,轻组:神经根袖信号减弱但轮廓完整;重组:神经根袖信号部分或全部缺失,轮廓中断或消失。将直腿抬高试验≤30°、有神经根损害征象(肌力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和肌萎缩3项中出现任意一项)及间歇性跛行3项中出现任意一项者,诊断为临床表现重;未出现者诊断为临床表现轻。比较MRM表现神经根受压轻重与临床表现轻重的一致性。结果48例患者中MRM神经根受压轻重与临床表现轻重一致性好(Kappa=0.653),MRM神经根受压轻重与直腿抬高角度及间歇性跛行的有无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529和0.747);MRM神经根受压轻重与有无神经根损害一致性差(Kappa=0.324)。结论MRM显示的PLID神经根受压程度与临床表现轻重程度有很好的一致性,这有助于更好地解释临床并获得影像学依据,是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脊髓造影 神经根
下载PDF
隐性损伤导致枕骨髁撕脱骨折临床分析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
9
作者 丁长伟 王嘉俊 +3 位作者 郭金明 孔繁星 畅智慧 郭启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隐性损伤导致的枕骨髁撕脱骨折(OCAF)的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隐性损伤导致的OCAF的临床特点和MSCT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持续性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例合并斜颈畸形;症状可以即刻出... 目的探讨隐性损伤导致的枕骨髁撕脱骨折(OCAF)的临床特点及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7例隐性损伤导致的OCAF的临床特点和MSCT表现。结果 7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持续性枕颈部疼痛和活动受限,1例合并斜颈畸形;症状可以即刻出现,也可迟发。MSCT可见枕骨髁骨缺损及撕脱的骨折片,以冠状位重建显示更佳;2例伴有寰枢关节半脱位。结论对于交通肇事头颈部减速伤以及其他有枕颈部侧屈和(或)旋转暴力损伤机制的患者,应注意除外OCAF的可能;MSCT是OCAF最准确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骨髁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生猪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扩散成像与病理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晓明 郭启勇 +5 位作者 林楠 丁长伟 王书轩 陈丽英 吕庆杰 姜卫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缺氧缺血后急性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用出生后 3~ 7天的健康新生猪 2 5头 ,分正常对照组 5头和 2个模型实验组 ,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区、海马区的ADC值变化 ,并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 目的 通过动物模型研究缺氧缺血后急性期脑组织表观扩散系数变化的病理基础。方法 选用出生后 3~ 7天的健康新生猪 2 5头 ,分正常对照组 5头和 2个模型实验组 ,测定额顶区、基底节区、海马区的ADC值变化 ,并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单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模型组的ADC下降程度轻 ,48h后开始部分恢复 ;组织学上胶质细胞可见轻度水肿 ,神经元细胞的改变不明显。双侧颈总动脉暂时性结扎同时乏氧模型组的ADC变化呈持续下降趋势 ,在 72h内未见恢复 ;组织学上见典型的皮层神经细胞板层样病变 ,严重者见皮层下局灶性梗死 ,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结论 ADC值变化与神经、胶质细胞水肿、凋亡及由此产生的水分子无序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磁共振成像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表现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红 王晓明 +2 位作者 丁长伟 陈丽英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2.6 mmol/L。结果低血糖脑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占94.12%(32/34),其中双侧顶枕叶61.76%(21...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的MRI特征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临床确诊的新生儿低血糖患儿的临床及MRI资料,低血糖诊断标准为血糖值<2.6 mmol/L。结果低血糖脑损伤主要累及顶枕部,占94.12%(32/34),其中双侧顶枕叶61.76%(21/34);胼胝体压部损伤亦较为常见,占64.71%(22/34);额叶损伤占32.35%(11/34),11例中有6例为弥漫性脑损伤累及额叶。脑损伤主要表现为皮髓质交界不清,呈稍低T1稍高T2信号,DWI上病变均呈明显高信号。结论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具有一定特征性,以双侧顶枕叶伴随胼胝体压部损伤最为常见,严重时可表现为弥漫性脑损伤;DWI更有利于辨别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低血糖 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宏伟 丁长伟 杨军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3例经临床及血清学证实的支原体肺炎病人行CT扫描,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支原体肺炎病人中, 21例(91. 3% )显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19例(82. 6% )可见...  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3例经临床及血清学证实的支原体肺炎病人行CT扫描,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23例支原体肺炎病人中, 21例(91. 3% )显示结节状或小斑片状气腔实变影;19例(82. 6% )可见磨玻璃密度影; 17例 (73. 9% )可见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10例 (43. 5% )出现树芽征; 6例 (26. 1% )可见大片状实变影,内有支气管气像; 6例(26. 1% )出现淋巴结肿大; 2例 (8. 7% )出现胸腔积液,病变局限于一个肺叶内 17例(73. 9% )。结论 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在其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支原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CT表现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宏伟 王书轩 丁长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中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毒早期(1~7d)主要CT表现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支气管扩张显示轨道征(15/15)、磨玻璃密度...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中的CT检查影像学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口服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病例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15例患者中毒早期(1~7d)主要CT表现包括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支气管扩张显示轨道征(15/15)、磨玻璃密度影(14/15)、马赛克征(12/15)、树芽征(8/15)、肺实变(6/15)及胸膜下线(6/15)等;中毒中期(8~14d)主要表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伴支气管扩张显示轨道征(11/11)、肺实变(7/11)及磨玻璃密度影(6/11);中毒后期(>14d)CT表现以肺实变(1/1)和纤维化(1/1)为主。结论百草枯中毒的肺部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其影像学变化对病情发展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旭姣 丁长伟 +1 位作者 畅智慧 刘兆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 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变化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TACE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 RECIST标准将患者分为病情控制组(CR+PR+SD)及病情进展组(PD),TACE治疗前、后血浆D-D水平的差异性采用秩和检验,D-D判断TACE疗效的效能采用ROC曲线分析。结果病情控制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分别为124.00(88.00,212.00)、190.00(75.00,273.00)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进展组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分别为261.50(138.25,559.50)、554.50(398.25,1 080.00)μg/L,治疗前D-D水平高于病情控制组(P<0.05),治疗后D-D水平进一步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TACE治疗前、后血浆D-D判断术后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7、0.907,两者分别取界值181.5、339.0μg/L时,判断术后疗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4%、70.7%及85.7%、87.8%。结论血浆D-D水平变化对PHC患者病情评估及TACE疗效有一定评估作用,血浆D-D升高,意味着患者病情较重,TACE疗效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D-二聚体 疗效评估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宏伟 王书轩 丁长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u lmonary sc lerosing hem angiom a,PS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CT平扫示PSH呈类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肿块影;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均匀增强...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pu lmonary sc lerosing hem angiom a,PS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PSH的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结果:CT平扫示PSH呈类圆形,边缘清楚的结节/肿块影;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明显均匀增强,最大平均增强值为68.9±7.3Hu。结论:CT增强检查对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血管瘤 CT
下载PDF
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与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宏伟 丁长伟 +1 位作者 杨军浩 王天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3,共1页
对28个椎体血管瘤病灶行CT扫描分析。病灶均表现为椎体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和(或)软组织肿物影,其内可测得脂肪密度,受侵椎体呈网眼状或蜂窝状改变,骨小梁稀疏、增粗。6例病变累及椎弓,3例病变弥漫累及整个椎体。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特... 对28个椎体血管瘤病灶行CT扫描分析。病灶均表现为椎体内不规则低密度影和(或)软组织肿物影,其内可测得脂肪密度,受侵椎体呈网眼状或蜂窝状改变,骨小梁稀疏、增粗。6例病变累及椎弓,3例病变弥漫累及整个椎体。椎体血管瘤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在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血管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小儿肝母细胞瘤的CT、MRI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宏伟 林爱军 丁长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提高对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B,行CT/MRI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CT表现:29例表现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块、26例边界清、16例包膜完整、7例可见钙... 目的:提高对小儿肝母细胞瘤(HB)CT、MRI表现的认识和诊断水平,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B,行CT/MRI检查并分析其表现。结果:CT表现:29例表现为单发类圆形低密度肿块、26例边界清、16例包膜完整、7例可见钙化和瘤内出血6例,增强扫描不均匀增强。MRI表现:20例表现为光滑类圆形肿块、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5例瘤内出血,T1WI、T2WI均为高信号。结论:小儿HB的CT、MRI表现有特征性,对其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儿童 CT MRI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三维血管造影诊断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翠菊 丁长伟 +2 位作者 刘志刚 李松柏 徐克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26-428,共3页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三维血管造影 诊断 硬脑膜动静脉畸形
下载PDF
硬皮病的胸部高分辨率CT表现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宏伟 杨军浩 丁长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5期711-713,共3页
目的 探讨硬皮病的胸部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6例硬皮病病人行HRCT扫描 ,并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6例硬皮病病人中 ,11例 ( 68.8% )可见两肺内磨玻璃密度影 ;14例 ( 87.5 % )显示弥漫性或散在、局灶小叶间隔增厚 ;... 目的 探讨硬皮病的胸部HRCT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16例硬皮病病人行HRCT扫描 ,并对其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16例硬皮病病人中 ,11例 ( 68.8% )可见两肺内磨玻璃密度影 ;14例 ( 87.5 % )显示弥漫性或散在、局灶小叶间隔增厚 ;6例 ( 3 7.5 % )出现胸膜下线影 ;9例 ( 5 6.3 % )出现蜂窝影 ,以两肺下野外带常见 ;10例 ( 62 .5 % )可见间隔旁或瘢痕旁肺气肿改变 ;7例 ( 43 .8% )出现纵隔淋巴结增大 ;9例 ( 5 6.3 % )有食管扩张改变。结论 HRCT可以显示硬皮病的细微病变 ,在硬皮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硬化症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宏伟 丁长伟 杨军浩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7例HIE患儿中,74例(85.1%)可见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T1WI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69例(79.3%)显示基底节...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对87例临床确诊为HIE的患儿行MRI扫描,并对其MRI表现进行分析。结果:87例HIE患儿中,74例(85.1%)可见皮层、皮层下及深部白质T1WI迂曲条状、点状高信号;69例(79.3%)显示基底节、丘脑T1WI异常高信号及内囊后肢高信号消失;62例(71.3%)出现弥漫性脑水肿;58例(66.7%)可见颅内出血,包括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室内出血及脑实质出血;19例(21.8%)可见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7例(8.0%)可见脑梗死。结论:MRI在HIE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