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省生态用水发展情况的再探讨
1
作者 范艺璇 李萌 +1 位作者 刘欣雨 任世芳 《水资源研究》 2024年第2期185-193,共9页
采用生态用水模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方法,对2011~2020年山西省生态用水量的变化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 10年间山西省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集约循环程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用水使用量增加。2) 各市生态用水的... 采用生态用水模数、洛伦兹曲线和相关分析方法,对2011~2020年山西省生态用水量的变化因素进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如下:1) 10年间山西省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集约循环程度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用水使用量增加。2) 各市生态用水的年际投入差距随时间逐渐减小;基本呈现经济发达城市生态用水投入更多、反之亦然的规律;两个五年计划的交界期,各市在生态用水的投入上差距较大,可能与衔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相关。3) 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GDP、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当地水资源量四个因素对生态用水投入产生了影响,但影响程度大小随四个因子的组合而产生差异,个别市可能存在更为复杂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用水 发展态势 山西省
下载PDF
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与国际水法 被引量:10
2
作者 任世芳 牛俊杰 《世界地理研究》 2004年第2期53-57,共5页
国际河流水资源在各水道国之间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 ,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指出 ,根据联合国宪章等国际基本法 ,每个主权国家对其领土上的全部水资源享有充分永久主权 ,这应该作为各国协商解决水争端的法律基础 ,... 国际河流水资源在各水道国之间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 ,已经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本文指出 ,根据联合国宪章等国际基本法 ,每个主权国家对其领土上的全部水资源享有充分永久主权 ,这应该作为各国协商解决水争端的法律基础 ,同时对现行国际水法的适用性及若干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案例作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河流 水资源分配 国际水法
下载PDF
汾河水库上游年径流演变趋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任世芳 赵淑贞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18,21,共3页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游程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水库上游半个世纪以来年径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演变趋势并不明显;②各时段间的转折点跳跃均不显著;③年径流系列的相... 应用Kendall秩次相关法、游程分析法和自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汾河水库上游半个世纪以来年径流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①年径流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演变趋势并不明显;②各时段间的转折点跳跃均不显著;③年径流系列的相依性并不明显;④20世纪70年代以后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的原因与年降水量的变化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变趋势 年径流量 年降水量 汾河水库
下载PDF
历史时期汾河水库上游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任世芳 赵淑贞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6-259,263,共5页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 分析研究了西汉至今两千年来,汾河水库上游人口、耕地的增长过程,结合勘察观测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在AD1892以前,本区土壤侵蚀的动力是自然侵蚀作用,耕地的扩大不是导致土壤侵蚀加剧的原因;(2)整个历史时期直至现代,沟蚀在本区总侵蚀量中占主要成份;(3)19世纪末以来,由于人口激增,开始开垦陡坡地和急坡地,导致土壤侵蚀加剧,但就总体而言,侵蚀量中大部分仍是自然侵蚀即沟蚀,坡地开垦所造成的侵蚀量占第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耕地 汾河水库上游 历史时期
下载PDF
南北朝北方诸突厥语族及契吴考 被引量:3
5
作者 任世芳 任伯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
应用历史地理学方法,探讨南北朝时期北方山胡等民族的源流,通过对族名、人名等词汇及地名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山胡、契胡、鱼国、敕勒、契吴等族均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是东胡鲜卑的分支;(2)鲜卑语,即所谓"北俗",应... 应用历史地理学方法,探讨南北朝时期北方山胡等民族的源流,通过对族名、人名等词汇及地名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山胡、契胡、鱼国、敕勒、契吴等族均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是东胡鲜卑的分支;(2)鲜卑语,即所谓"北俗",应与古突厥语相同或相近;(3)契吴亭即契吴城,在今内蒙古清水河县喇嘛湾镇以东,契吴为突厥部族之族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厥族 契吴 北方 南北朝
下载PDF
关于全球性水资源危机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任世芳 牛俊杰 《世界地理研究》 2006年第2期31-35,共5页
本文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和预测了全球以及10个人口大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远景。作者认为:(1)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重视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节约,基本上已实现提取水量的零增长,水危机威胁得以解除;(2)孟加... 本文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作为评价指标,探讨和预测了全球以及10个人口大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和远景。作者认为:(1)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重视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节约,基本上已实现提取水量的零增长,水危机威胁得以解除;(2)孟加拉、印尼、俄罗斯和巴西4国水资源特别丰富,总体而言不存在危机;(3)印度、中国、尼日利亚和巴基斯坦4国是缺水国家,需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化利用,加强节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危机 全球
下载PDF
极端干旱条件下汾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任世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6-48,共3页
利用1934—1970年汾河流域水文实测数据,对汾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水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上游区在中等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份河流允许开发利用水量均为负值,即天然来水量小于... 利用1934—1970年汾河流域水文实测数据,对汾河全流域的生态环境需水量进行分析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汾河流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水资源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上游区在中等干旱年和特大干旱年份河流允许开发利用水量均为负值,即天然来水量小于生态环境需水量,如遇优先满足工农业及生活用水的情况,生态环境用水势必被挤占;中游区在两种干旱年份的允许开发利用水量极少,如遇特大干旱年允许开发利用水量仅达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14.73%;下游区在两种干旱年份条件下的允许开发量均为负值,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均无法满足,且在特大干旱年份缺水情况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极端干旱 生态环境 汾河流域
下载PDF
明代汾河流域洪涝灾害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任世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39,44,共5页
应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和滑动平均两种趋势分析方法,对明代汾河流域跨越277 a的洪涝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该区同期的人口、耕地面积等社会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寻了其洪涝灾害发展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明代汾河... 应用坎德尔(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和滑动平均两种趋势分析方法,对明代汾河流域跨越277 a的洪涝灾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对该区同期的人口、耕地面积等社会因素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探寻了其洪涝灾害发展趋势及原因。结果表明:明代汾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发展呈现显著增长趋势,中后期相对严重;灾害严重程度逐步加重与当时人口、耕地面积的增长有关,但耕地开垦基本上在平川(盆地)进行,山区、丘陵区坡耕地开垦较少,灾害尚未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发展趋势 汾河流域 明代
下载PDF
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与水资源安全问题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任世芳 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99-104,共6页
根据所估算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了该河上、中、下游地表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率,即对径流量的利用应限制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8%4、4%和34%以内.针对长期过度开发引起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探讨解决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问题,维护流域... 根据所估算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提出了该河上、中、下游地表水的合理开发利用率,即对径流量的利用应限制在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8%4、4%和34%以内.针对长期过度开发引起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探讨解决汾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问题,维护流域水资源安全的方案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生态环境 汾河流域
下载PDF
高师自然地理专业必修课程教学资源整合研究——以《水文学》与《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任世芳 《高教学刊》 2016年第15期126-127,共2页
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在教授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只强调各部门自然地理的独立性,专业整体性和系统性被忽视等问题。通过对该专业课程在教学资源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水文学》和《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为例,探... 高等师范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的部门自然地理课程,在教授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只强调各部门自然地理的独立性,专业整体性和系统性被忽视等问题。通过对该专业课程在教学资源整合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以《水文学》和《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为例,探讨了学科教学资源内容和教学实践整合的必要性和基本途径,为专业层次的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资源整合 自然地理 水文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
下载PDF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环境变迁的再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世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7-91,共5页
文章应用历史地理学方法 ,结合现代水文、河流、地貌、沉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对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环境变迁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1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奏为古屠申泽 ,其湖面远大于西汉至北魏时的屠申泽 ;2 )西汉至北魏时屠申泽... 文章应用历史地理学方法 ,结合现代水文、河流、地貌、沉积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对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环境变迁问题提出以下观点 :1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奏为古屠申泽 ,其湖面远大于西汉至北魏时的屠申泽 ;2 )西汉至北魏时屠申泽向北萎缩 ,湖面减为原来的 44 % ,西汉所置窳浑 ,临戎、三封 3县即位于河湖之滨的绿洲之上 ;3 )黄河干流中滩~协成段受科里奥利力作用的影响 ,右岸冲刷较多 ,是该区黄河多次改道东移的惟一原因 .黄河迳流是古屠申泽得以存在的惟一水源 ,故黄河改道是该湖不断萎缩终于干涸的根本原因 ;4)屠申泽干涸后湖盆受西北强烈干燥气流及沙漠流沙的侵袭 ,迅速沙漠化 .小片绿洲亦因弃耕、缺乏植物覆盖而沙化、消亡 ;5)沙漠中湖泊对改善滨湖生态环境的作用显著 ,但其蒸发渗漏损失水量也十分巨大 ,对于极为缺水的黄河流域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 环境变迁 过渡带 半干旱地区 中国 沙尘暴 屠申泽 水文条件
下载PDF
古城太原水文化恢复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任世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8-50,共3页
古城太原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内容。工业文明的发展进步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市水系不断萎缩,相伴随的水文化持续衰落。通过研究和追溯太原城市水文化的历史发展、构成方式和历史分布,发现水文化衰败的原因存在自... 古城太原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熏陶中形成了独特的水文化内容。工业文明的发展进步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城市水系不断萎缩,相伴随的水文化持续衰落。通过研究和追溯太原城市水文化的历史发展、构成方式和历史分布,发现水文化衰败的原因存在自然和人文两大影响因素。为了促进太原水文化再生,传承发扬古城传统历史文化,太原市应该以水为核心进行城市规划,并对河道水质和水源问题加强管理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市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规划 水文化
下载PDF
明清以来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关系
13
作者 任世芳 孟万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80-885,共6页
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主要产自中游多沙粗沙区,由于该区自明清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为了研究该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应用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考据方法并结合现代自然地理学野外勘察结果和调查数据,对黄河中游... 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粗泥沙主要产自中游多沙粗沙区,由于该区自明清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加剧,为了研究该区历史时期人类活动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应用历史地理学的文献考据方法并结合现代自然地理学野外勘察结果和调查数据,对黄河中游主要多沙粗沙区的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三川河、湫水河等重点流域自明清以来人口、耕地发展与土壤侵蚀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清乾隆年代以前,导致该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因素,而非耕地被大量开垦等人类活动;(2)自清乾隆年间始,由于人口增加导致的坡耕地被大量开垦加剧了本区土壤侵蚀,这种情况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表现尤为突出;(3)造成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抬升的主要泥沙成份--粗泥沙,主要产自上述5河流域内的基岩而非耕地,由此推断,迄至21世纪初期,由自然因素导致土壤侵蚀而造成的粗泥沙输沙量仍占黄河下游粗泥沙总输沙量的2/3左右。以上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淤积的粗泥沙主要来自于流域内的自然土壤侵蚀,人为因素则是加速土壤侵蚀的催化剂。今后该区仍应持续关注生态建设,尽可能将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壤侵蚀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多沙粗沙区 土壤侵蚀
下载PDF
西汉至唐代新疆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口变迁研究
14
作者 任世芳 任伯平 《西部学刊》 2022年第6期14-20,共7页
新疆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对西汉至唐代新疆的人口与开发历史进行梳理和考证,发现自公元前60年至742年这800多年间,西汉最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历经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 新疆是中国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对西汉至唐代新疆的人口与开发历史进行梳理和考证,发现自公元前60年至742年这800多年间,西汉最早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历经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北魏、隋等,直至唐朝进行正规的州、郡、县设置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其中从十六国到北魏的230年间,中原及河西走廊的各民族向西域流动强烈,汉、氐、鲜卑、敕勒、匈奴等民族已经在新疆充分融合。研究表明,唐代极盛时期新疆诸籍人口最高达到十六万多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唐代 新疆 人口与开发
下载PDF
清代汾河流域洪涝灾害发展与土壤侵蚀之关系
15
作者 任世芳 《水资源研究》 2019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在对地方史志及清宫档案中相关史料进行统计整理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滑动平均和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两种趋势分析方法,对清代汾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68年间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呈增长趋势;通过对同期人口、耕... 在对地方史志及清宫档案中相关史料进行统计整理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滑动平均和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两种趋势分析方法,对清代汾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68年间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呈增长趋势;通过对同期人口、耕地数量等社会因素变化情况的分析,探寻了洪涝灾害数量增长的原因。结论认为:清代人口的迅速增加导致建筑用材和燃料的需求大增,伴随而来的开垦荒地和砍伐山林植被等人类活动使该区土壤侵蚀量增加,从而导致河槽泥沙淤积、河道行洪能力降低等情况的发生,这些情况均使河流泛滥和破堤的风险增加,并最终导致流域水患数量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汾河流域 洪涝灾害 土壤侵蚀
下载PDF
历史时期乌兰布和沙漠北部的环境变迁 被引量:20
16
作者 牛俊杰 赵淑贞 +1 位作者 任世芳 任伯平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23-227,共5页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在先秦时期即已形成沙漠,由于黄河及屠申泽等水分条件的影响,当时尚存在着几处绿洲,西汉临戎等3座县城就建立在这些绿洲上。其后,由于黄河干流改道,屠申泽干涸,导致了绿洲的沙漠化。
关键词 乌兰布和沙漠北部 历史时期 环境变迁
下载PDF
试论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34年间黄河下游洪患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淑贞 任世芳 任伯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4,共2页
应用近 20余年水文学、沉积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历史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分析了 500 BC~AD 534间1034 a黄河水患史料,得出新的看法:①本期黄河下游水患已很严重,高峰期的灾情已超过现代;②最严重的水患高峰... 应用近 20余年水文学、沉积学研究的新成果与历史资料考证相结合的方法,重新分析了 500 BC~AD 534间1034 a黄河水患史料,得出新的看法:①本期黄河下游水患已很严重,高峰期的灾情已超过现代;②最严重的水患高峰期发生在东汉和北魏,而西汉灾情相对较轻;③东汉、曹魏、西晋和北魏史料中伊洛沁河洪灾记载较多,而当黄河下游河道淤积发展到晚期时,仅伊洛沁河洪水即可造成干流下游大的水患,故此类记载应受到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水文学 沉积学 历史资料
下载PDF
唐至北宋黄河下游水患加剧的人文背景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尚义 任世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5-394,共10页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 5年滑动平均数法 ,分析了唐、五代至北宋 5 10年的黄河下游水患发展过程。认为 :唐初水患较轻 ,但以后逐步加剧 ,至晚唐已相当严重 ;五代、北宋则几乎年年决溢 ,且灾情远较前代为重。作者又分析比较了两汉、唐至北宋... 作者应用水患频率 5年滑动平均数法 ,分析了唐、五代至北宋 5 10年的黄河下游水患发展过程。认为 :唐初水患较轻 ,但以后逐步加剧 ,至晚唐已相当严重 ;五代、北宋则几乎年年决溢 ,且灾情远较前代为重。作者又分析比较了两汉、唐至北宋黄河中游及河口镇至龙门间农业人口的变迁 ,发现农业人口的增减与下游水患的增减并不同步。而党项等游牧民族在鄂尔多斯及黄土高原北部的传统放牧活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至北宋 黄河下游 水息
下载PDF
六百年来汾河上游人口压力增长与环境状态演变之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尚义 任世芳 孟万忠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2-460,共9页
应用文献学方法、野外勘查和实测数据,研究六百年来汾河上游行政区划变迁、人口、耕地和土壤侵蚀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1)本区耕地增长远不及人口增长,故人均耕地减少1/3,而粮食单产并无明显提高;(2)通过对晚清阳曲县府推行土地清丈的... 应用文献学方法、野外勘查和实测数据,研究六百年来汾河上游行政区划变迁、人口、耕地和土壤侵蚀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1)本区耕地增长远不及人口增长,故人均耕地减少1/3,而粮食单产并无明显提高;(2)通过对晚清阳曲县府推行土地清丈的成果分析,指出当时官方公布的耕地数不及实际数的一半;(3)清乾隆至光绪间,因坡地开垦而使侵蚀量有所增加,但在总侵蚀量中比重极小;(4)清光绪朝至今,由于较多开垦陡、急坡地,人为因素有所增长,但耕地上的侵蚀仍远少于自然力导致的沟蚀,只居次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压力 环境状态 汾河上游 近六百年
下载PDF
北魏时期黄河下游水患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淑贞 任世芳 任伯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38,共3页
北魏王朝黄河下游水患严重,某些时期水灾发生的频率高达“两年一水”。
关键词 水患 北魏 黄河下游 水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