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佟丹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8期46-47,共2页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21%患者为Ⅲ~Ⅳ期;34.56%患者有B症状;ECOG评分2~4分者占27.21%;IPI中高危者(3~5分)占27.94%;脾肿大者14例,乙型肝炎(... 目的分析总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6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21%患者为Ⅲ~Ⅳ期;34.56%患者有B症状;ECOG评分2~4分者占27.21%;IPI中高危者(3~5分)占27.94%;脾肿大者14例,乙型肝炎(乙肝)病史22例,肝肿大者5例。结外起病占44.12%。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的占42.65%。结外器官受累占63.97%,其中胃肠道受累占29.41%。72例患者有贫血,多数患者血小板、白细胞、淋巴细胞均有所降低。结论 DLBCL以中年男性多见,发病年龄多为中老年人,患者的消化系统容易受累,血液指标多有改变,肝肾功能常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佟丹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141-142,共2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1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慢性期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价。结果 107例患者在中位治疗2.6个月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 R),MCy R率88.43%。121例患... 目的观察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21例应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的CML慢性期患者进行疗效观察和评价。结果 107例患者在中位治疗2.6个月达到主要细胞遗传学缓解(MCy R),MCy R率88.43%。121例患者在中位治疗0.6个月达到完全血液学缓解(CHR)。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可改善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血液学缓解率,延长无病进展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甲磺酸伊马替尼 慢性期
下载PDF
不同诱因致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吉刚 周凡 +6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白颖 张海婷 孟广晗 佟丹江 李敏燕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37-1039,104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策略及转归。结果 20例获得性TTP患者中,16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系统性红... 目的通过分析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的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策略及转归。结果 20例获得性TTP患者中,16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药物、淋巴瘤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初诊时仅5例(25%)表现为典型"五联"征,18例患者(90%)伴血小板减少,14例(70%)伴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17例(85%)伴神经精神症状,15例(75%)伴发热,8例(40%)伴肾功能不全。16例(80%)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18例(90%)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3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20例(100%)患者乳酸脱氢酶均升高。20例患者均接受了以血浆疗法(血浆置换或/和血浆输注)为主的治疗,其中9例患者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2例患者接受了环磷酰胺治疗,2例接受人免疫球蛋白治疗,4例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100mg每周1次,连用4次)。11例(55%)患者完全缓解,3例(15%)患者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70%;4例(15%)患者死亡,治疗有效的14例患者中3例(21%)复发。结论 TTP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和以血浆疗法为主要手段的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血浆置换 干细胞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彦琴 马丛丛 +2 位作者 白颖 佟丹江 孟广晗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987-988,共2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50%~75%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国外文献报道其治疗SLE脑病安全有效,但所用剂量较大。近来我们采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约50%~75%的患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人鼠嵌合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国外文献报道其治疗SLE脑病安全有效,但所用剂量较大。近来我们采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 利妥昔单抗 血红蛋白 肌酐
下载PDF
叶酸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并发黏膜损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白颖 刘彦琴 佟丹江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10期1167-1168,共2页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已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之一(hyperCVAD的B方案)。HD-MTX的最主要毒副作用是消化道黏膜损伤,因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感染概率,造成患者依从性差,... 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已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巩固强化治疗的主要手段,也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方案之一(hyperCVAD的B方案)。HD-MTX的最主要毒副作用是消化道黏膜损伤,因此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感染概率,造成患者依从性差,阻碍化疗的顺利进行。我们从2005年开始在HD-MTX化疗前给患者预防性口服叶酸片,明显降低了患者发生消化道黏膜损伤的概率及程度,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淋巴瘤 非霍奇金 口腔黏膜 甲氨蝶呤 叶酸 预防
下载PDF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CTD的TP序贯维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吉刚 周凡 +6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白颖 徐宪平 董援利 孟广晗 佟丹江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9-641,64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CTD)血小板减少症(TP)序贯维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6例继发于CTD的重症TP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结缔组织疾病(CTD)血小板减少症(TP)序贯维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6例继发于CTD的重症TP患者,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静脉滴注,每周1次,连用4周;动态观察血常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CD3+、CD19+CD20+淋巴细胞数,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G、lgM、IgA)水平。治疗有效患者序贯给予每6个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0mg行维持治疗,通过长期随访评价维持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7例(43.75%)达完全缓解(CR),4例(25.00%)达有效(R),总有效率为68.75%,5例(31.25%)无效(NR)。患者利妥昔单抗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D3+淋巴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19+CD20+淋巴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并达到清除水平。11例治疗有效患者接受了维持治疗,CR的7例患者均未复发,4例R患者中有2例在维持治疗期间获得CR,1例维持R,1例复发。4例发生轻度输液反应,1例发生肺炎,抗感染治疗后治愈。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继发于CTD的TP安全有效,而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序贯维持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结缔组织疾病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TTP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吉刚 周凡 +6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白颖 张海婷 孟广晗 佟丹江 李敏燕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84-68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本组6例获得性TTP患者... 目的探讨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本组6例获得性TTP患者中,4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初诊时仅1例表现为典型"五联"征,5例表现为"三联"征;5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6例均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1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6例初诊时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例总胆红素升高,但仅1例肌酐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了血浆疗法(血浆置换或/和血浆输注)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每周1次,连用4次)治疗,结果 6例患者均达CR,中位随访12(6~18)个月,6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TTP早期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初发获得性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疗法 利妥昔单抗内容
下载PDF
肺心病低渗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佟丹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39-140,共2页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各种原因,极易合并低渗血症,严重影响病人的转归,本院自2002-2005年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低渗血症2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70岁,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心...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各种原因,极易合并低渗血症,严重影响病人的转归,本院自2002-2005年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低渗血症20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70岁,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心病,治疗过程中都使用过激素、利尿剂,有5例过度限盐。1.2诊断标准低钠血症:轻度120~130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低渗血症 治疗分析
下载PDF
龙葵葶苈汤联合顺铂腔内治疗肺癌癌性胸水55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佟丹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龙葵葶苈汤同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肺癌引起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单纯胸腔内注射顺铂(对照组22例)与胸腔内注射顺铂同时口服龙葵葶苈汤(观察组23例)的疗效、症状改善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癌... 目的:观察口服龙葵葶苈汤同时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肺癌引起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比较单纯胸腔内注射顺铂(对照组22例)与胸腔内注射顺铂同时口服龙葵葶苈汤(观察组23例)的疗效、症状改善及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癌细胞转阴率,胸痛、呼吸困难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P<0.05),两组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中药龙葵葶苈汤联合顺铂腔内灌注治疗肺癌癌性胸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胸水 药物疗法 龙葵葶苈汤 顺铂
下载PDF
晚期肺癌患者血清CK-MB大于CK2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佟丹江 刘永叶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324-325,共2页
血清CK-MB常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特异性指标,已广泛在临床中应用,正常的CK—MB/CK应小于5%,但临床工作中常见CK—MB/CK〉30%,甚至〉100%而无急性心肌梗塞的证据。本文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两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肺癌 CK-MB CK
下载PDF
脑脊液中细胞因子IL-6、IL-10和CXCL-13的表达水平对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丽欣 刘景华 +4 位作者 王吉刚 佟丹江 孟广晗 李敏燕 周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趋化因子-13(CXCL-13)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对于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0例淋巴瘤患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趋化因子-13(CXCL-13)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水平对于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0例淋巴瘤患者、1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脑脊液,记录其脑脊液指标(包括压力、蛋白、潘氏试验、有核细胞计数、葡萄糖含量、氯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细胞因子IL-6、IL-10和CXCL-13的水平。结果:根据中枢浸润与否分为中枢浸润组(CNSI组)和非中枢浸润组(non-CNSI组),CNSI组的IL-6、IL-10、IL-10/IL-6比值及CXCL-13表达水平均高于non-CNSI组,但仅IL-10/IL-6比值在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脑脊液蛋白是否增高分为蛋白增高组(n=14)和蛋白正常组(n=26),蛋白增高组的IL-6[(5.78±2.69)pg/ml]、CXCL-13水平[(0.83±0.59)pg/ml]明显高于蛋白正常组[IL-6(2.41±1.16)pg/ml、CXCL-13(0.38±0.1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分析non-CNSI组(n=3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蛋白增高组(n=12)的IL-6、IL-10、IL-10/IL-6比值和CXCL-13水平均高于蛋白正常组(n=20)。结论:淋巴瘤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患者的脑脊液中细胞因子IL-6、IL-10和CXCL-13的水平高于未发生中枢浸润者,且脑脊液蛋白升高患者的IL-6、IL-10和CXCL-13因子水平高于脑脊液蛋白正常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 IL-6 IL-10 CXCL-13
下载PDF
32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12
作者 佟丹江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探讨呼吸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真菌感染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5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8例患者中,7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2.7%。所有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 目的:探讨呼吸科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真菌感染的类型及危险因素等。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呼吸科598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98例患者中,76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感染率为12.7%。所有患者均合并一种或多种基础疾病,原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少见;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占30.9%);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肺部真菌感染在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结论:基础疾病继发感染是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器官功能衰竭导致的免疫力低下是常见的危险因素,注意菌群平衡、加强综合治疗是减少真菌感染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疾病 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帆 张国旭 +5 位作者 刘秀婷 王吉刚 刘彦琴 佟丹江 刘景华 周凡 《新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的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期评估及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4例DLBCL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中期评估结果,比较不同临床指标[β_(2)-微球蛋白(β_(2)-MG)、双表达、三表达、Ann Arbor分期、淋巴瘤国际预后评分(IPI)、多维尔5分法(D5PS)评分]和^(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_(max))、病灶累及部位SUV_(max)的总和(SUV_(max)sum)、平均标准化摄取值(SUVmean)和SUV_(max)下降幅度(△SUV_(max))]中达完全缓解(CR)者所占比例的差异,应用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及临床指标对DCBCL患者2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影响,并对SUV_(max)与β_(2)-MG、Ann Arbor分期和IP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β_(2)-MG>2.3 mg/L、Ann Arbor分期Ⅲ/Ⅳ期、IPI>2分、SUV_(max)>17.00和SUV_(max)sum>38.60者达CR的比例较低;疗效达CR者△SUV_(max)大于未达CR者(P均<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β_(2)-MG、Ann Arbor分期、IPI评分、双表达、三表达、SUV_(max)sum及D5PS评分均与DLBCL患者2年PFS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nn Arbor分期Ⅲ/Ⅳ期(HR=4.486,P=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危险因素,D5PS评分1~3分(HR=0.256,P<0.001)为DLBCL患者2年PFS的独立保护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SUV_(max)与β_(2)-MG(r_(s)=0.348,P=0.001)、Ann Arbor分期(r_(s)=0.236,P=0.022)和IPI评分(r_(s)=0.305,P=0.003)均有关。结论^(18)F-FDG PET/CT的代谢参数与临床指标相关,Ann Arbor分期和D5PS可作为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最大标准化摄取值 病灶累及部位最大标准化摄取值的总和 多维尔5分法
下载PDF
细胞遗传学异常对硼替佐米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宜诺 刘景华 +8 位作者 周凡 王吉刚 田华 刘丽欣 张帆 刘彦琴 佟丹江 孟广晗 张美玉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0期902-906,共5页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科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110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留取3 ml骨髓液,其中85例进行FISH检测,通过CD38磁珠分选骨髓中浆细胞,应用F... 目的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MM)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我科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110例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进行骨髓穿刺留取3 ml骨髓液,其中85例进行FISH检测,通过CD38磁珠分选骨髓中浆细胞,应用FISH探针检测1q21、t(4;14)、t(14;16)、t(14;20)、17p-细胞遗传学改变,并探讨上述遗传学异常对硼替佐米疗效的影响。结果85例FISH检测患者中,8例因放弃治疗、失访等原因无法进行疗效评估,最终选取77例可评估疗效的病例进行分析。77例NDMM患者FISH阳性率为62.3%,高危细胞遗传学[17p-、t(4;14)、t(14;16)、t(14;20)]异常的阳性率为62.3%。0 FISH组、1 FISH组、2 FISH组的CR率分别为17.2%、14.7%、28.7%,CR+VGPR分别为55.1%、70.6%、78.7%;单纯1q21阳性和阴性组,两组CR率分别为20%、17.2%,CR+VGPR分别为64%、55.1%;t(4;14)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为33.3%、17.2%,VGPR率分别为66.7%、37.9%;17p-阳性组与阴性组,CR率分别为10%、17.2%,VGPR率分别为60%、37.9%。结论细胞遗传学的改变不影响硼替佐米的缓解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细胞遗传学
下载PDF
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及生存分析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帆 刘景华 +3 位作者 王吉刚 刘彦琴 佟丹江 周凡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继发于不同病因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指标差异以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13—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初诊为HPS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分为肿瘤相关组(n=14)、感染相关组(n=12)及不明原因组(n=7)。比较3组患者的... 目的探讨继发于不同病因的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临床指标差异以及生存分析。方法选取2013—2021年北部战区总医院初诊为HPS的3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因分为肿瘤相关组(n=14)、感染相关组(n=12)及不明原因组(n=7)。比较3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分析3组生存情况。应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与感染相关组、不明原因组比较,肿瘤相关组患者血清铁蛋白及β2微球蛋白明显较高;肿瘤相关组sCD25水平高于感染相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相关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23 d,低于不明原因组的74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血小板、抗核抗体、血清肌酐、碱性磷酸酶、脾大及铁蛋白为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白细胞、血小板、抗核抗体、肌酐、碱性磷酸酶、脾大及铁蛋白为影响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相关组患者总生存期低于不明原因组。此外,可以根据临床指标追踪HPS继发病因,进而判断患者生存时间,更好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指标 预后 病因 总生存期
下载PDF
miR-146a在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佟丹江 周凡 +1 位作者 刘彦琴 白颖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miR-146a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收治的ITP患者35例,选取同期健康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miR-146a在PBMC和血清中表达量的差异;比较2组... 目的:探讨miR-146a在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血液科收治的ITP患者35例,选取同期健康者3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研究对象miR-146a在PBMC和血清中表达量的差异;比较2组血小板计数(PLT)、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差异;并对ITP患者PBMC中miR-146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量、PLT、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组PBMC中miR-146a的表达量和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71±0.004)%∶(0.089±0.008)%,(1.549±0.412)%∶(4.485±0.396)%,均P<0.01]。ITP组外周血中的PLT和Treg显著低于对照组,而IFN-γ、TNF-α、IL-2、Th22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ITP患者PBMC中miR-146a的表达量与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量、PLT、Treg呈正相关,与IFN-γ、TNF-α、IL-2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ITP患者PBMC中miR-146a的表达量降低,IFN-γ、TNF-α、IL-2、Th22升高。ITP患者PBMC中miR-146a表达与血清中miR-146a的表达量、PLT、Treg呈正相关,与IFN-γ、TNF-α、IL-2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MIR-146A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临床意义
原文传递
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吉刚 周凡 +6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白颖 张海婷 孟广晗 佟丹江 李敏燕 《中国综合临床》 2016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 目的通过研究初发获得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临床资料,提高对TTP,的认识,并初步评价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初发获得性TTP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观察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反应及转归。结果6例获得性TTP患者中,4例有诱发因素,包括:自身免疫性异常、系统性红斑狼疮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初诊时仅1例表现为典型“五联”征,5例表现为“三联”征;5例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升高,6例均检出破碎红细胞,其中1例同时检出小球形红细胞;6例初诊时乳酸脱氢酶均升高,4例总胆红素升高,但仅1例肌酐升高。6例患者均接受了血浆疗法(血浆置换和/或血浆输注)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mg每周1次,连用4次)的治疗。结果6例患者均达完全缓解,中位随访12月(6~18月),6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TTP早期诊断依赖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血浆疗法联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可有效治疗初发获得性T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浆疗法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序贯维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吉刚 周凡 +6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白颖 徐宪平 董援利 孟广晗 佟丹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序贯维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难治性ITP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mg 1次/周,连用4周)治疗,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CD3+... 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序贯维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3例难治性ITP患者接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mg 1次/周,连用4周)治疗,并动态观察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外周血CD3+及CD19+CD20+淋巴细胞数变化。将上述病例中治疗有效的25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维持治疗组(12例)及对照组(13例),维持治疗组每6个月静脉滴注利妥昔单抗100mg。结果33例难治性ITP患者治疗后完全反应(CR)率为48.48%(16/33),有效(R)率为27.27%(9/33),总有效率75.76%(25/33),而无效(NR)率为24.24%(8/33)。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及CD3+细胞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19+CD20+淋巴细胞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71±2.64)×10^6/L比(279.33±92.78)×10^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维持治疗组复发率为1/12,对照组复发率为4/13。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ITP安全有效,而对治疗有效的ITP患者序贯维持治疗能有效减少复发,但其最佳用药方案尚需更多病例观察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贫血 难治性 利妥昔单抗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宜诺 刘景华 +5 位作者 张美玉 周凡 杨莹 王吉刚 刘彦琴 佟丹江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2期220-223,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诊治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81例MM患者中CNS受累者6例,以及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MM浸润CNS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时...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诊治及预后。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381例MM患者中CNS受累者6例,以及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的MM浸润CNS患者1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随访时间从确诊MM至死亡。结果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MM患者CNS浸润发生率为1.57%(6/381)。7例患者中,4例累及脑实质,2例累及软脑膜,1例同时累及脑实质和软脑膜;4例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升高。2例IgG型及1例λ型患者,CNS浸润时M蛋白水平正常且骨髓浆细胞比例不高。脑脊液蛋白水平增高3例;2例骨髓瘤细胞CD56缺失;2例1q21+、2例17p13-、1例t(4;14)、1例13q-。4例初诊CNS浸润患者中,仅1例达到完全缓解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11个月仍持续缓解;其余3例生存时间分别为4、5、11个月。3例病程中CNS浸润患者生存时间分别为3、4、8个月。结论MM累及CNS较为少见,预后多不良,生存期较短,在治疗上尚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浸润 中枢神经系统 预后
下载PDF
来那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秋霞 王吉刚 +5 位作者 刘彦琴 刘景华 张美玉 李敏燕 吴泽来 佟丹江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2015—2020年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60岁组(n=24)与年龄>60岁组(n=...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北部战区总医院血液科2015—2020年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2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将患者分为年龄≤60岁组(n=24)与年龄>60岁组(n=18)。按照化疗疗程数将患者分为疗程<6次组(n=27)和疗程≥6次组(n=15)。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时,选取我院2018—2020年收治的32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不同方案将其分为来那度胺、硼替佐米及地塞米松(RVD)组(n=10)与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BCD)组(n=22)。分析年龄、动员前化疗方案、动员前化疗疗程数与造血干细胞采集间的关系。结果 RVD组患者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首次采集成功率均低于B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组患者首次采集CD34+细胞计数低于年龄≤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6次组患者首次采集CD34+细胞计数高于疗程≥6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有来那度胺的化疗方案会损伤造血干细胞,增加造血干细胞采集难度,尤其对于年龄>60岁患者,动员前含有来那度胺的化疗方案应慎用。动员前化疗疗程数应适中,过多的化疗会损害造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来那度胺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移植造血干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