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3+)掺杂TiO_2在太阳光下的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武小满 郭丽丽 储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Fe(NO3)3为Fe3+掺杂源,通过两步反应制得Fe3+掺杂二氧化钛(Fe3+/TiO2)。甲基橙的太阳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n(Fe3+)/n(Ti)为0.5%,焙烧温度450℃条件下制备的Fe3+/TiO2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150min后降解率达... 以钛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Fe(NO3)3为Fe3+掺杂源,通过两步反应制得Fe3+掺杂二氧化钛(Fe3+/TiO2)。甲基橙的太阳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n(Fe3+)/n(Ti)为0.5%,焙烧温度450℃条件下制备的Fe3+/TiO2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150min后降解率达到81.7%,约为未掺杂TiO2的1.41倍。SEM测试表明,Fe3+/TiO2晶粒主要呈八面体形。XRD结果表明,Fe3+/TiO2为锐钛矿相,焙烧温度超过450℃时晶粒明显增大。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显示,相比单纯TiO2,Fe3+/TiO2对可见光的响应显著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Fe3+掺杂 太阳光 光催化
下载PDF
基于易损性评价的耿马县城避震疏散通道连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培茗 沈亚东 +1 位作者 储帅 王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20年第4期111-116,共6页
山地小城镇避震疏散通道震后连通性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安全转移、救灾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本文以地震高发的滇西山地小城镇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下称耿马县城)为研究对象,以沿街建筑易损性灰色度评价测算各路段的连通概率值,分析... 山地小城镇避震疏散通道震后连通性直接关系到受灾群众能否安全转移、救灾工作能否顺利展开。本文以地震高发的滇西山地小城镇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县城(下称耿马县城)为研究对象,以沿街建筑易损性灰色度评价测算各路段的连通概率值,分析在不同地震烈度下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研究表明:耿马县城发生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下地震灾害时,整体避震疏散通道网络连通度较好,随着地震烈度的增大,避震疏散通道网络连通度下降,甚至有部分避震疏散通道不能连通。因此,在地震灾害发生前,应进行避震疏散通道的连通性的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有效布置救灾物资,加固改造连通性差的避震疏散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震疏散通道 连通性 易损性评价 耿马县城
下载PDF
山地小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布局合理性评价研究——以昆明市东川区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程伟 方硕 储帅 《价值工程》 2018年第13期23-26,共4页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后灾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避难疏散作用的发挥。为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Arc GIS软件从可达性、服务面积比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昆明市东...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是震后灾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空间分布的合理性直接关乎到避难疏散作用的发挥。为分析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结合Arc GIS软件从可达性、服务面积比和空间基尼系数三个指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昆明市东川区应急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不够合理,应急避难场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北部城区严重缺乏应急避难场所,存在较大的服务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避难场所 合理性 布局评价 山地小城市
下载PDF
山地小城市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评估
4
作者 王莉 储帅 陈亚萍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4-368,共5页
选取昆明市东川区为研究对象,以结构性危险概率、功能性危险概率评估地震次生火灾的危险性,引入重大危险源修正系数后,建立单体建筑震后次生火灾起火概率模型,通过ArcGIS平台进行图像、数据分析,评估东川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 选取昆明市东川区为研究对象,以结构性危险概率、功能性危险概率评估地震次生火灾的危险性,引入重大危险源修正系数后,建立单体建筑震后次生火灾起火概率模型,通过ArcGIS平台进行图像、数据分析,评估东川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火灾风险等级。研究表明以框架、砖混结构建筑为主的新城区、中心城区,建筑密度低、抗震等级高,次生火灾风险低,而以砖砌、土木结构建筑为主的老城区、边缘行政村,建筑密度大、抗震等级低,次生火灾风险普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次生火灾 风险评估 GIS
下载PDF
古城镇建筑保护新常态现象浅析
5
作者 陈宣先 储帅 陈宣利 《门窗》 2016年第8期234-234,共1页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考察河南时提出"新常态"一词标识着我国发展进入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稳定发展状态,这也为古城镇建筑保护拉开了新的篇章,研究从新常态视角来解析古城镇建筑保护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新展望。
关键词 古城镇建筑保护 新常态 展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