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共找到382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桥 被引量:10
1
作者 党群 张萍 +4 位作者 金喆 高陆 蔺宇 杨俊华 张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97-399,共3页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当心肌收缩时壁冠状动脉受到压迫,且受压持续至舒张期。壁冠状动脉近端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壁冠状动脉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心肌桥可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减低和猝死等不良...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冠状动脉解剖异常。当心肌收缩时壁冠状动脉受到压迫,且受压持续至舒张期。壁冠状动脉近端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壁冠状动脉存在内皮功能紊乱。心肌桥可引起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左心室功能减低和猝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药物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硝酸酯类因可使症状恶化而应避免使用。冠状动脉内支架和外科手术治疗可用于选择性的病例。本文对心肌桥的解剖、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解剖 血流 超声
下载PDF
雷达导引头跟踪低空目标仰角误差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党群 吕善伟 +1 位作者 董胜波 潘顺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39,共4页
雷达导引头跟踪低空飞行目标时 ,其仰角跟踪误差会受多径传播的严重干扰 .一般的“小平面”方法计算漫反射时 ,采用均匀分割地形的方法 ,这种分割法在大擦地角 ,目标距离地面较低的情况下 ,误差较大 ,并且计算时间较长 .提出了非均匀分... 雷达导引头跟踪低空飞行目标时 ,其仰角跟踪误差会受多径传播的严重干扰 .一般的“小平面”方法计算漫反射时 ,采用均匀分割地形的方法 ,这种分割法在大擦地角 ,目标距离地面较低的情况下 ,误差较大 ,并且计算时间较长 .提出了非均匀分割的改进的“小平面”法 ,分析了 4条回波路径的影响 .采用了闭环跟踪法计算仰角误差 ,并利用改进的“小平面”法计算电磁波在起伏地 /海面上的漫反射 ,可以较为真实的模拟导引头在跟踪低空目标时的仰角跟踪误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导引头 低空飞行 多径效应 仰角误差
下载PDF
卵巢巨大良性囊肿腹腔镜手术8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党群 姚丽 程劼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治疗 良性囊肿 巨大 卵巢 回顾性分析 文献资料 切除术 输卵管 处理方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对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党群 张博雅 +3 位作者 金喆 高陆 李永健 蔺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903-903,共1页
QT间期离散度(AQT)是体表12导联心电图各导联间QT间期存在的差异程度,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笔者对1067例冠心病患者成功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前和术后的AQT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支架置入术对冠心病患者AQT的影响。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QT延长综合征
下载PDF
QTc离散度变化在ACS患者PCI术后心脏事件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党群 张博雅 +3 位作者 金喆 高陆 李永健 蔺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69-970,共2页
已有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校正QT间期离散度(ΔQTc)延长[1],溶栓[2]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后的成功再灌注可使部分患者延长的ΔQTc再缩短,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在成功的再灌注之后延长的ΔQTc不能再缩短,... 已有研究证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校正QT间期离散度(ΔQTc)延长[1],溶栓[2]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3]后的成功再灌注可使部分患者延长的ΔQTc再缩短,但仍有部分患者即使在成功的再灌注之后延长的ΔQTc不能再缩短,仍然呈现ΔQTc延长,本研究旨在明确这种现象的临床意义,探讨ACS患者PCI术后ΔQTc缩短和ΔQTc延长的在住院心脏性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延长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猝死 心脏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6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PTCA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党群 王小飞 +3 位作者 李俊英 李娜 周欣 李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TCA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 5 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 ,男 35例 ,女 18例 ,33例为急性Q波心肌梗死 ,2例为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14例为不稳定心绞痛 ,4例为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用... 目的 总结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PTCA治疗结果和预后情况。方法 5 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中 ,男 35例 ,女 18例 ,33例为急性Q波心肌梗死 ,2例为急性非Q波心肌梗死 ,14例为不稳定心绞痛 ,4例为冠心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采用传统的PTCA方法 ,必要时插入预防性临时起搏器。如涉及小血管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或一次行 2支血管PTCA ,术后使用肝素治疗。结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多支、弥漫性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病变复杂 ,手术难度大 ,手术成功率为 98% ,住院期间死亡率为 11%。 30例病人接受了 (8 7± 5 4)个月的临床随访 ,11例 (36 % )病人有心绞痛复发 ,1例病人 (3 5 % )发生心肌梗死 ,1例 (3 5 % )病人在术后 2个月发生脑梗死死亡 ,其余17例 (5 7% )无症状。结论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是可行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病变复杂 ,手术难度大 ,住院期间死亡率和后期的症状复发率都较高。但是只要对病情估计充分、操作得当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介入治疗仍是优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治疗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老年人 经皮冠状空内成形术
下载PDF
主动雷达导引头地海杂波功率密度谱仿真 被引量:4
7
作者 党群 吕善伟 董胜波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09-1211,共3页
采用复合制导体制的防空导弹 ,在其末制导阶段下视攻击低空目标时 ,主动导引头会接收到较强的地/海杂波。杂波对主动导引头的性能影响很大 ,为了评估杂波对导引头的作用 ,必须计算地 /海杂波的谱密度。对于使用高脉冲重复频率的主动多... 采用复合制导体制的防空导弹 ,在其末制导阶段下视攻击低空目标时 ,主动导引头会接收到较强的地/海杂波。杂波对主动导引头的性能影响很大 ,为了评估杂波对导引头的作用 ,必须计算地 /海杂波的谱密度。对于使用高脉冲重复频率的主动多普勒雷达导引头 ,连续波近似法不仅计算相对简单 ,而且可以给出较高的计算精度。但该方法在计算高度杂波时 ,误差较大 ,在计算出的杂波谱图上仅能得到主瓣杂波和旁瓣杂波 ,无法看出高度杂波的形状 ,高度杂波实际上成为旁瓣杂波。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连续波近似方法 ,它提高了高度杂波的计算准确度 ,对旁瓣杂波的计算亦有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引头 多普勒雷达 杂波 功率谱
下载PDF
比索洛尔在心功能Ⅲ、Ⅳ级治疗中最大耐受量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党群 赵雪 +3 位作者 张莹 王敬 吴先军 柴小奇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治疗中的最大耐受量和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而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伴窦性心律患者62例,在基础治疗外加用比索洛尔,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1.25mg...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治疗中的最大耐受量和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及高血压而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伴窦性心律患者62例,在基础治疗外加用比索洛尔,比索洛尔初始剂量为1.25mg/d,逐渐加量,剂量递增幅度为每次1.25mg,加量时间间隔为≥2周调整一次,直到最大耐受量。每位患者均达到并维持所能耐受的最大剂量,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比索洛尔的最大耐受量个体差异很大,而且心功能越差耐受量越低,以平均最大耐受量≥5mg/d相比,心功能Ⅲ、Ⅳ级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从最大耐受量的达标、疗效判定及LVEF的变化看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访患者多因认识不足或不适当治疗而减量或停用比索洛尔。结论在观察期间,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对最大耐受量的比索洛尔耐受性较好,基础治疗加最大耐受量长期治疗能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索洛尔 最大耐受量 心功能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党群 陈欣 +3 位作者 韩梅 刘克强 刘书坤 王清宇 《天津医药》 CAS 1998年第1期62-64,共3页
近10年来,对于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许多以死亡率为研究目的的多中心试验结果,使传统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受到了挑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综述如下。
关键词 抗心律失常药 临床应用 死亡率 生存率
下载PDF
开胸顺气丸治疗腹腔镜术后肩部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党群 侯箐岚 王若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041-1041,共1页
关键词 开胸顺气丸 腹腔镜术后 肩部疼痛 临床观察 中医药疗法 妇科手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瘘 被引量:10
11
作者 党群 李永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4期321-323,共3页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确切的发生率尚不清楚,血管造影显示先天性CAF患病率为0.3%-0.8%,约占儿童冠状动脉畸形的50%。随着冠...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CAF)是一个或多个冠状动脉与心腔或大血管之间的异常通道,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畸形,确切的发生率尚不清楚,血管造影显示先天性CAF患病率为0.3%-0.8%,约占儿童冠状动脉畸形的50%。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广泛开展,发现CAF的几率越来越高,笔者从病因、解剖、病理生理、临床特征、特殊检查和治疗方面对CAF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瘘 冠状动脉造影术 artery 冠状动脉畸形 心血管畸形 CAF 造影显示 病理生理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抗凝血酶Ⅲ及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党群 刘书坤 赵纯平 《天津医药》 CAS 1997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用免疫电泳法测定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中纤维结合蛋白(Fn),抗凝血酶Ⅲ(AT-Ⅲ及Ⅷ因子相关抗原(vWF)水平。发现Fn在心衰患者显著降低,且随着心衰的病程进展而降低更明显;AT-Ⅲ在心衰患者中显著降低,而在心功能Ⅳ级者中降低最为明显;vW... 用免疫电泳法测定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浆中纤维结合蛋白(Fn),抗凝血酶Ⅲ(AT-Ⅲ及Ⅷ因子相关抗原(vWF)水平。发现Fn在心衰患者显著降低,且随着心衰的病程进展而降低更明显;AT-Ⅲ在心衰患者中显著降低,而在心功能Ⅳ级者中降低最为明显;vWF在心衰患者中显著增高,且随病程而增高更明显。提示Fn和AT-Ⅲ的降低和vWF的增高,可作为评估心衰演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纤维结合蛋白 抗凝血酶 因子相关抗原
下载PDF
109例孕妇早产的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党群 胡盈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1098-1099,共2页
目的:探讨109例早产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预防早产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早产产妇109例和对照53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产妇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生活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109例早产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预防早产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早产产妇109例和对照53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产妇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生活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产妇年龄〉3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有自然流产史和人工流产史、孕期接触二手烟、孕期患病、孕期叶酸服用不足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母亲为高中及以下学历(OR=1.847,95%CI:1.191-2.683)、孕期接触二手烟(OR=2.335,95%CI:1.354-4.025)、有人工流产史(OR=1.652,95%CI:1.040-2.623)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鼓励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流产次数,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早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危险因素 对照研究
下载PDF
1650例老年人心电图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党群 李玲 李华斌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06年第1期47-47,共1页
通过及时或定期进行老年人心电图检测、对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并判断检测结果。结果:1 650人健康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920名,占... 通过及时或定期进行老年人心电图检测、对及早发现心血管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方法: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采用仪器自动分析加人工分析并判断检测结果。结果:1 650人健康心电图检测中,完全正常920名,占55.8%;心电图异常者730例,占44.2%。结论:心电图检测心肺疾病是最为经济、简便和安全的方法,检出率高、重复性强。对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高危患者的筛选具有独特的价值。亦是体检中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电图 特征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腹腔镜下自体输血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党群 张顺建 赵卫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85,共1页
关键词 腹腔镜 自体输血 腹腔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中的信号处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党群 吕善伟 +1 位作者 侯洵 毛峡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1886-1889,共4页
在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中 ,由于扫描方式的原因 ,使得输出的数字图像中存在着随机性的行噪音 ,采用传统的滤波方法无法有效的去除这种行噪音 ,本文提出了空间域的自适应迭代处理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这种行噪音 ;为了使图像增强 ... 在近场光学扫描显微镜中 ,由于扫描方式的原因 ,使得输出的数字图像中存在着随机性的行噪音 ,采用传统的滤波方法无法有效的去除这种行噪音 ,本文提出了空间域的自适应迭代处理和小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处理这种行噪音 ;为了使图像增强 ,提出了分段线性伪彩色变换处理的方法 ,它可以使图像内微妙的变化变得更为可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噪音 自适应 小波分析 伪彩色 曲面拟合
下载PDF
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对QT间期离散度和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党群 张广超 +4 位作者 张博雅 李永健 高陆 金喆 蔺宇 《中国医药导刊》 2009年第12期2020-2020,2022,共2页
目的:对QT间期离散度(△QT)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是否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方法:对2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通和89例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未再通的患者进行回颐性分析,... 目的:对QT间期离散度(△QT)与梗死相关动脉再灌注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是否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方法:对2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行直接PCI术后冠状动脉再通和89例溶栓治疗冠状动脉再未再通的患者进行回颐性分析,对入院时和PCI术或溶栓后第三天的12导联心电图(EKG)进行分析,△QT为最大和最小QT间期的差值。结果:再灌注组△QT明显降低,从(45.24±3.45)ms降至(37.58±4.49)ms(P<0.001),未再灌注组△QT明显增加,从(44.08±1.83)ms增加至(49.77±4.54)ms(P<0.01)。△QT增高的未再通组住院病死率高于△QT降低的再通组。结论:△QT在AMI患者冠状动脉再灌注的患者中明显降低,在冠状动脉未再通的患者中明显增加,临床可通过测定△QT的变化判定冠状动脉是否再通;△QT增高预示住院病死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间期离散度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再通
下载PDF
明清时期陕南汉江上游山地灾害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党群 殷淑燕 +2 位作者 殷方圆 李慧芳 王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3,共8页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明清时期山地灾害史料,统计分析了1368—1911年陕南汉江上游地区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并对发生的时空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主要有河谷洪水、山坡重力作用和泥石流,灾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 根据陕南汉江上游明清时期山地灾害史料,统计分析了1368—1911年陕南汉江上游地区山地灾害发生频率,并对发生的时空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明清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主要有河谷洪水、山坡重力作用和泥石流,灾害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2.9年发生一次。山地灾害可分为4个阶段:1368—1467年呈减少趋势,1468—1567年呈上升趋势,1568—1717年呈下降趋势,1718—1911年为高频时期。研究区山地灾害季节分布不均,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的6—9月。山地灾害发生频次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差异,安康盆地的安康市和旬阳,汉中盆地的勉县、南郑为高频中心;而大巴山地的岚皋、镇坪,秦岭南麓的洛南、商南、山阳、丹凤为低频中心。研究区地质地貌是山地灾害发生的基础,气候水文是主导,人类活动是山地灾害的致灾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陕南汉江上游 山地灾害
下载PDF
利用帧头扩展扩频系统多普勒容限的方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党群 吴广伟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114,118,共3页
由于伪随机序列具有多普勒频移敏感特性,所以扩频接收机需要在频域和时域同时进行捕获。为缩短捕获时间,可在数据解调支路采用并行多通道进行叉—点积法进行频率估计,但传统的叉—点积法鉴频范围仅为数据速率的1/4,多普勒容限较小。为此... 由于伪随机序列具有多普勒频移敏感特性,所以扩频接收机需要在频域和时域同时进行捕获。为缩短捕获时间,可在数据解调支路采用并行多通道进行叉—点积法进行频率估计,但传统的叉—点积法鉴频范围仅为数据速率的1/4,多普勒容限较小。为此,提出了一种利用数据帧头避免叉—点积方法中频率符号反转的方法,可以将数据解调支路多普勒容限扩大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容限 扩频通信 突发传输 并行多通道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党群 叶复来 《天津医药》 CAS 1993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研究了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改变,观察了血小板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还在光镜下进行了血小板计数。研究结果表明:1.盘状血小板减少,伪足变形和聚集型血小板增多,血小板α颗粒和致密颗粒减少,管道系统扩张及... 本文研究了4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超微结构和功能改变,观察了血小板的形态和内部结构变化,还在光镜下进行了血小板计数。研究结果表明:1.盘状血小板减少,伪足变形和聚集型血小板增多,血小板α颗粒和致密颗粒减少,管道系统扩张及增生。2.高血压血小板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年龄及性别有关,高龄组及男性变化明显。3.高血压病早期即存在血小板结构和功能异常,且随着高血压病程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高血压 血小板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