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兰孟东 王笑梅 +8 位作者 石晓燕 郎振为 沈冰 石晓虹 马佩卿 陈志海 张亮 王培之 成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 目的探讨特发性门脉高压症(idiopathic portal hypertension,IPH)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IPH的临床及病理学资料,并对其肝脏标本进行常规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研究。结果9例IPH中,5例首发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和黑便,3例体检发现脾大脾亢而无临床症状,1例以血管瘤入院。入院检查脾肿大7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6例,腹水征4例,贫血者6例,肝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9例。病理组织学显示9例肝小叶结构基本正常,均未见假小叶形成及肝细胞坏死;9例均有不同程度汇管区纤维化,3例汇管区纤细的不全纤维间隔形成并向肝实质延伸,6例有门脉末支管壁纤维化;9例中有6例小叶内肝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5例肝窦有不同程度的扩张,2例肝窦扩张较明显,肝细胞萎缩,呈血管瘤样结构,2例有轻-中度肝腺胞3区大泡脂变。脾脏组织学符合淤血性脾肿大病理表现。结论IPH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所致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相似,肝穿组织病理学可除外肝硬化,并有一定的特征。诊断时应与各种原因所致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门静脉 特发性门脉高压症 病理学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肝组织瘦素的表达及与肝脂变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兰孟东 孙成福 +8 位作者 赵红心 沈冰 张亮 赵辉 卢联合 王笑梅 郎振为 李兴旺 毛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2836-2840,共5页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艾滋病患者肝脂变的发生率,研究艾滋病患者肝组织中瘦素与肝脂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例国人艾滋病患者肝组织中瘦素、CD68及TNF-α的表达,评价这些患者肝脏的组织学改变及脂变状况,分析性别、年龄、...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艾滋病患者肝脂变的发生率,研究艾滋病患者肝组织中瘦素与肝脂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8例国人艾滋病患者肝组织中瘦素、CD68及TNF-α的表达,评价这些患者肝脏的组织学改变及脂变状况,分析性别、年龄、肝功能、血脂水平、空腹血糖、HIV病毒载量、CD4+细胞计数和CD8+细胞计数与肝脂变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艾滋病患者肝脂变的发生率为61.1%(11/18),其中大泡脂变占72.7%(8/11),合并肝病相关性机会性感染者占22.2%(4/18).18例肝组织中瘦素检出率为44.4%,有肝脂变的肝组织其瘦素及CD68表达的阳性率高于无脂变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脂变组TNF-α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脂变组(100%vs42.9%P=0.012).除CD8+细胞计数(×106个/L)在脂变组显著低于无脂变组(142.0±93.0vs515.6±320.7,P=0.026)外,其余因素如年龄,体质量指数、肝功能、血脂水平、空腹血糖、HIV载量、CD4+细胞计数及是否合并丙型肝炎感染均与肝脂变的发生无显著相关.结论:艾滋病患者中肝脂变发生率较高,肝脂变的发生与瘦素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可能与肝组织损伤修复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感染 肝脂变 瘦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免疫组化
下载PDF
AIDS患者肺组织巨细胞病毒感染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兰孟东 沈冰 +7 位作者 卢联合 王笑梅 孙磊 张亮 赵红心 李兴旺 郎振为 毛羽 《传染病信息》 2008年第5期291-293,307,共4页
目的研究AIDS患者肺组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IDS尸检患者肺门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 目的研究AIDS患者肺组织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AIDS尸检患者肺门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叉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FOXP3)的表达,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肺组织中CMV抗原及核酸的表达。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例表现为肺部CMV感染。CMV肺炎主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及巨细胞包涵体形成;肺部CMV感染常合并其他机会性感染;应用CMV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杂交技术可明确CMV感染诊断。CMV感染者FOXP3阳性标记指数显著高于无感染者;CMV感染者CD4^+、CD8^+淋巴细胞计数略低于无感染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病例AIDS患者肺部CMV感染率较高,可能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CD4^+CD25^+ 调节性T淋巴细胞 AIDS 肺部感染
下载PDF
肝病患者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
4
作者 兰孟东 杨春林 +1 位作者 宫云涤 蔡玉珍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5年第S1期38-38,共1页
肝病患者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兰孟东,杨春林,宫云涤,蔡玉珍(北京地坛医院)本研究应用体表胃电图检测了320例各型肝病患者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变化,发现:各型肝病患者进餐前后的胃电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餐前幅值均... 肝病患者胃电图检测的临床意义兰孟东,杨春林,宫云涤,蔡玉珍(北京地坛医院)本研究应用体表胃电图检测了320例各型肝病患者进餐前后的胃电图变化,发现:各型肝病患者进餐前后的胃电频率无明显变化(P>0.05),餐前幅值均低于健康人水平,急慢性肝炎餐后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图 肝病患者 临床意义 肝炎后肝硬化 节律失常 体表胃电图 运动功能 胃功能 急慢性肝炎 研究应用
下载PDF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间断过程中中药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红心 张福杰 +5 位作者 韩宁 兰孟东 姚均 刘志英 卢联合 魏红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8-661,共4页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 目的评估中药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间断过程中对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方案,对19例HIV/AIDS患者进行HAART治疗,治疗6个月后停用HAART,换服中药2个月,而后再次启动HAART3个月,再次停用并服中药3个月,观察患者体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在第1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43.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2.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2个月时有18.8%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43.8%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97),换用中药2个月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1个月时显著下降(P=0.043)。在第2次治疗间断过程中,换用中药1个月时有33.3%的患者未出现病毒反弹,64.3%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3个月时有13.3%的患者为出现病毒反弹,46.6%的患者免疫功能稳定或上升;两者的病毒载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7)。治疗12个月时,患者体内的CD4+T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4)。结论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HAART间断时的病毒反弹,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该作用可随间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间断治疗 中药 CD4+T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艾滋病相关淋巴结病理改变及其与淋巴结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相关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郎振为 马佩卿 +8 位作者 赵红心 兰孟东 刀文彬 张亮 沈冰 石晓虹 马志春 王培之 张福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5,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活检及13例尸体解剖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淋巴结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分布及其与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活检及13例尸体解剖的HIV/AIDS患者的淋巴结进行组织学观察和病理分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淋巴结组织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特异性标记物FoxP3进行检测。结果35例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结中,1~4期分别有5、4、14和12例。所有淋巴结组织中均检测出FoxP3的阳性表达;在1、2期病变淋巴结内,FoxP3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于滤泡间区和副皮质区;3、4期随着淋巴细胞的数量衰竭,阳性细胞数量的减少更加明显。结论艾滋病患者淋巴结中存在有CD4+CD25+调节性T细胞,随着淋巴结病变的进展其数量减少或耗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调节性T淋巴细胞 淋巴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促凋亡因子PDCD5与Fas在肝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9
7
作者 余康康 刘顺爱 +4 位作者 李文凡 沈冰 兰孟东 郎振为 成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1820-1824,共5页
目的:分析新凋亡促进因子-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4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包括24例肝硬化... 目的:分析新凋亡促进因子-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programmed cell death 5,PDCD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40例HCC及其癌旁组织(包括24例肝硬化和16例慢性肝炎)中的PDCD5和Fas蛋白表达.用等级资料Kruskal-WallisH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用Spearman's等级资料的相关分析比较PDCD5和Fas的表达差异.结果:PDCD5在肝癌组织中多呈阴性表达,在癌旁肝组织中表达增加.肝癌及其癌旁肝硬化肝炎各组间PDCD5表达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6.03,P=0.000).Fas在肝癌组织及其癌旁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组织中的表达分布与PDCD5相似,各组间Fas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24.45P=0.000).PDCD5与Fas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正相关(r=0.839,P=0.001).结论:PDCD5是H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凋亡调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亡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FAS 肝细胞癌 免疫组织化学 凋亡调控因子
下载PDF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表现与预后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笑梅 兰孟东 +5 位作者 段英 卜志军 高岚 马烈 王凤水 成军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因终末期乙肝肝病行肝移植的患者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类型、乙肝病毒指标的变化、对抗病毒再治疗的反应以及预后。结果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高峰时间是...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因终末期乙肝肝病行肝移植的患者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类型、乙肝病毒指标的变化、对抗病毒再治疗的反应以及预后。结果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高峰时间是在第1年;YMDD变异在拉米夫定失效患者中占61%;本组病例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呈现3种临床类型:①纤维淤胆型肝炎,占8%(2/25),病情凶险,病死率高。②亚急性重型肝炎,占12%(3/25),恢复期后表现为肝硬化。③慢性肝炎,占80%(20/25),其中包括活动型和轻型。病情呈活动型者占48%(12/25),其中病情进展较快者可在4~5年内进展为肝硬化。预后与肝病活动程度关系密切,需要与排异反应及药物中毒相鉴别。病情呈轻型占32%(8/25),表现为一过性肝功能异常,预后较好。25例乙型肝炎复发患者,死亡2例,死亡原因均为纤维淤胆型肝炎。结论 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临床表现类型与抗病毒治疗是否及时有效密切相关,应用核苷类似物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能有效地预防及治疗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早期发现乙型肝炎复发并及时调整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乙型肝炎病毒 复发 纤维淤胆型肝炎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培之 张黔英 +1 位作者 兰孟东 郎振为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了解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方法92例AMA-M2阳性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肝脏马赛克,包括猴肝和心肌、大鼠肝、胃、肾脏和人类上皮培养细胞(Hep-2)为组织基... 目的了解抗线粒体M2亚型抗体(AMA-M2)阳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自身抗体的种类和临床意义。方法92例AMA-M2阳性PBC患者,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采用肝脏马赛克,包括猴肝和心肌、大鼠肝、胃、肾脏和人类上皮培养细胞(Hep-2)为组织基质检测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MA亚型(M2、M4和M9)、可提取的核抗原(ENA)抗体[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体(nRNP/Sm)、史密斯抗体(Sm)、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体(SS-A)、干燥综合征抗原B抗体(SS-B)、硬皮病70抗体(Scl-70)、Jo-1抗体(Jo-1)、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 B)、双链DNA抗体(dsDNA)、组蛋白抗体(histones)和抗核糖核酸P蛋白抗体(rib-P-protein)]和肝病相关自身抗体。结果92例PBC患者中有73例(79.35%)血清中存在抗核抗体(ANA);其荧光模式分别为核膜型42例(45.65%),着丝点型18例(19.57%),核浆颗粒16例(17.39%)和核点型12例(13.02%);ENA检测结果:CENP B阳性18例,SS-A阳性6例,SS-A+SS-B阳性3例,组蛋白抗体和nRNP/Sm阳性各1例;AMA分型检测中单一AMA-M2阳性62例(67.39%),AMA-M2+M4阳性26例(28.26%),AMA-M2+M4+M9阳性3例;还发现AMA-M2伴M4阳性的患者全部为疾病进展到肝硬化的阶段。结论大多数PBC患者血清中存在ANA,其荧光模式主要为核膜、着丝点、核浆颗粒和核点型;AMA-M2和M4亚型抗体为诊断PBC的重要血清免疫学标志,并且AMA-M4与疾病进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体多样性 线粒体 自身抗体
下载PDF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崔红 杨爱君 +5 位作者 崔雁 艾泉山 叶卉初 黄德庄 兰孟东 张万东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2,5,共3页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手段。方法2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根据处死时间点每组分成1d和3d两个小组,每组6只。缺氧缺血组...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期寻找更为有效治疗手段。方法24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假手术组和缺氧缺血组,根据处死时间点每组分成1d和3d两个小组,每组6只。缺氧缺血组结扎左颈总动脉后休息1h,再置于8%氧浓度的低氧环境中2h,分别于实验1d、3d乙醚麻醉下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半数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半数液氮保存,采用HE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新生大鼠HIE时HIF-1α基因的表达。结果缺氧缺血组大鼠相继表现为烦躁不安、全身发绀,呼吸加深加快、站立不稳、嗜睡、激惹或间断发作的痉挛和抽搐;HE染色显示:左侧大脑皮层出现局灶性神经元核固缩、核碎裂、核仁偏位、不清或消失、基质疏松;脑组织HIF-1α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尤其是缺氧缺血3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显示:缺氧缺血组1d组和3d组各时间点、各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0),阳性表达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海马和皮层的锥体细胞亦有HIF-1α阳性细胞分布。结论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时HIF-1基因表达增强,主要表现在大脑血管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缺血性脑病 动物模型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肝表面移植脾片细胞免疫学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晓春 赵国 +2 位作者 宋家琨 兰孟东 夏成青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肝表面移植脾片的细胞免疫学情况以及移植前后脾片量的变化 ,对肝表面脾片移植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 ,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脾片的T淋巴细胞总数、活化T细胞数、T辅助细胞数、T抑制细胞数。结... 目的 :观察不同时期肝表面移植脾片的细胞免疫学情况以及移植前后脾片量的变化 ,对肝表面脾片移植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以Wistar大白鼠为研究对象 ,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脾片的T淋巴细胞总数、活化T细胞数、T辅助细胞数、T抑制细胞数。结果 :8周组CD3+CD8、CD4与对照组比 ,P <0 .0 5 ,4周组与任一组比 ,P <0 .0 1,脾片重量 6~ 8周均明显低于移植前 (P <0 .0 1)。结论 :肝表面移植脾片 6周及 8周各项T淋巴细胞数达到正常脾脏水平 ,脾片重量较移植前有所减轻。脾片成活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表现移植脾片 流式细胞术 免疫学
下载PDF
红景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干预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爱君 崔红 +5 位作者 崔雁 艾泉山 叶卉初 黄德庄 兰孟东 张万东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1期79-80,86,共3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中药组,手术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不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和中药组结扎并切断左侧颈总动脉,2h后置于8%氧... 目的探讨红景天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6只7日龄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实验组和中药组,手术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假手术组不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和中药组结扎并切断左侧颈总动脉,2h后置于8%氧氮混合气体2h。中药组于模型建立后2h开始灌喂红景天,每日1次,每次每只1ml。连续5d,休息2d再灌喂5d。分别于实验第1日和第3日处死动物,留取脑组织,半数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半数液氮保存,采用HE染色、RT-PCR和免疫组化,在蛋白和mRNA水平检测新生大鼠HIE时HIF-1α基因的表达。结果缺氧缺血后大鼠相继表现为烦躁不安、全身发绀、呼吸加深加快、站立不稳、嗜睡、激惹或间断发作的痉挛和抽搐;HE染色显示实验组大鼠左侧大脑皮层出现局灶性神经元核固缩,核碎裂,核仁偏位,不清或消失,基质疏松;中药组大鼠脑组织结构基本接近假手术组,无明显水肿和坏死表现;实验组和中药组大鼠脑组织HIF-1α mRNA(RT-PCR)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尤其是中药组实验第3日者;免疫组化显示实验组和中药组各时间点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区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IF-1α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阳性表达主要在血管内皮细胞,海马和皮层的锥体细胞亦有HIF-1α阳性细胞分布。结论红景天对新生大鼠HIE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增加脑组织HIF-1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低氧诱导因子-1Α 缺氧缺血性脑病 大鼠 新生儿
下载PDF
HBV感染者胎盘组织HBV ccc DNA检测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京龙 刘霞 +1 位作者 谢尧 兰孟东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建立HBV ccc DNA在胎盘组织中定性及定位检测方法,了解慢性HBV感染者胎盘组织中HBV ccc DNA的存在状况,进一步探讨其意义及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孕晚期胎盘组织40例,... 目的建立HBV ccc DNA在胎盘组织中定性及定位检测方法,了解慢性HBV感染者胎盘组织中HBV ccc DNA的存在状况,进一步探讨其意义及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机制。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地坛医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孕晚期胎盘组织40例,阳性对照肝组织标本3例,阴性对照为健康足月妊娠产妇胎盘标本,共5例。所有胎盘标本均分两份,分别于-80℃冷冻和福尔马林室温浸泡保存。冷冻标本采用质粒抽提法提取胎盘组织中HBV ccc DNA,液相PCR定性检测;福尔马林处理标本作石蜡切片,用于原位PCR定位检测。结果 40例标本中,液相PCR检测出HBV ccc DNA阳性者8例,其相应的血清HBV DNA均>105拷贝/ml。取该8例及另2例乙型肝炎患者孕晚期胎盘石蜡切片经HBV ccc DNA原位扩增,7例检测出HBV ccc DNA阳性,胎盘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绒毛合体滋养层细胞、PBMC等多种细胞均存在HBV ccc DNA阳性信号。结论研究表明,胎盘组织HBV感染与孕妇血液中HBV DNA含量显著相关。胎盘组织的HBV ccc DNA原位PCR检测显示,HBV可感染胎盘各层细胞。羊膜上皮细胞中也发现HBV ccc DNA阳性信号。胎盘组织感染的HBV及其在这些细胞中的复制是否直接与HBV宫内感染相关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共价闭合环状DNA 母婴传播 原位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肝炎患者胃电图检查与中医辨证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融冰 兰孟东 +5 位作者 胥婕 孙虹兰 段雪飞 董庆华 孙凤霞 陈一凡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9-50,共2页
本文报告了164例各型肝炎患者胃肠电图检查情况,肠电图异常数极少,胃电周异常极为普遍,各型肝炎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肝病活动期间的胃动力障碍性消化不良,在急性肝炎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随肝功复常而恢复。慢性肝病则与临床症... 本文报告了164例各型肝炎患者胃肠电图检查情况,肠电图异常数极少,胃电周异常极为普遍,各型肝炎间无显著差异,说明肝病活动期间的胃动力障碍性消化不良,在急性肝炎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可随肝功复常而恢复。慢性肝病则与临床症状和肝功的恢复不呈同步改善,说明胃动力障碍可能是慢性乙型肝炎的肝外表现或是胃器质性病变的早期阶段。中医辨证显示肝郁脾虚型的胃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湿热中阻型,印证了肝久病伤及脾胃及“知肝之病,当先实脾”的辨证施治临床依据,固护胃气是中西医治疗的普遍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图 肝炎 湿热中阻 肝胃不和 诊断
下载PDF
大鼠再生移植脾片量的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国 李晓春 +1 位作者 宋家琨 兰孟东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66-367,共2页
目的 研究移植脾片的再生量以及与移植量大小、移植部位的关系。方法 将相同移植脾片量移植在肝表面 (A组 ,n =2 0 )和大网膜 (B组 ,n =2 0 ) ,A ,B组脾片重量(188 77± 19 0 9)mg ,将不同量脾片移植在大网膜 (C组 ,n =2 0 ) ,C... 目的 研究移植脾片的再生量以及与移植量大小、移植部位的关系。方法 将相同移植脾片量移植在肝表面 (A组 ,n =2 0 )和大网膜 (B组 ,n =2 0 ) ,A ,B组脾片重量(188 77± 19 0 9)mg ,将不同量脾片移植在大网膜 (C组 ,n =2 0 ) ,C组脾片重量为 (91 46± 17 6 6 )mg。移植前及移植后 (6 ,8周 )测量脾片重量。结果 相同重量的大块脾片移植在肝表面 (A组 )及大网膜 (B组 ) ,其 6 ,8周再生量明显低于移植前重量 ,(P <0 .0 1) ;小块脾片大网膜移植组 (C组 )脾片重量在移植后 8周时明显重于 6周时 ,但仍低于B组 8周时的重量 (P <0 .0 5 )。结论 不同部位移植脾片再生过程是一样的 ,相同重量脾片移植在肝表面及大网膜的再生量无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破裂 外科学 脾组织植入 再生
下载PDF
干扰素少见且严重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笑梅 兰孟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480-482,共3页
随着干扰素(IFN)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在大剂量及长疗程使用时,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近10年来国际药物不良反应中心收录的IFN不良反应及国内有关报道综述如下,其中有很多不良反应少见且很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提... 随着干扰素(IFN)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尤其在大剂量及长疗程使用时,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现将近10年来国际药物不良反应中心收录的IFN不良反应及国内有关报道综述如下,其中有很多不良反应少见且很严重甚至威胁生命,提醒广大临床医生注意。1常见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药物副作用 血管病变
下载PDF
粘膜内和粘膜下胃癌中Cyclin E表达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家庆 吴菲 +2 位作者 才文彦 万远廉 兰孟东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浸润加深时早期胃癌中CyclinE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粘膜层和51例粘膜下层胃癌中CyclinE及p53的表达。结果CyclinE的强阳性率为粘膜内癌0%(0/57),粘膜下癌18%... 目的探讨浸润加深时早期胃癌中CyclinE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7例粘膜层和51例粘膜下层胃癌中CyclinE及p53的表达。结果CyclinE的强阳性率为粘膜内癌0%(0/57),粘膜下癌18%(9/51)(P<005)。在粘膜层胃癌:CyclinE的阴性和低表达组间几乎所有的观察指标均无明显差异。在粘膜下层胃癌:CyclinE高表达率在p53阳性者为38%(8/21),侵入淋巴管者29%(9/31),侵入淋巴结者40%(4/10),都显著或倾向高于对照组。CyclinE高表达组的五年生存率33%(3/9),显著低于非高表达组者。结论胃癌由粘膜内侵入粘膜下层时,CyclinE的表达增强。CyclinE高表达的粘膜下层胃癌恶性度高,须采取更积极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E 病理学 早期 胃癌 基因表达
下载PDF
CD44v6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家庆 才文彦 +2 位作者 兰孟东 吴菲 王笑梅 《临床荟萃》 CAS 1999年第17期771-772,共2页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发展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抗CD44v6单克隆抗体和ABC法检测了96例胃癌标本,并研究了CD44v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粘膜中,部分胃腺体中下部细胞的胞膜染色呈棕红色。31%(30/96)的胃癌... 目的:探讨CD44v6在胃癌发展与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抗CD44v6单克隆抗体和ABC法检测了96例胃癌标本,并研究了CD44v6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胃粘膜中,部分胃腺体中下部细胞的胞膜染色呈棕红色。31%(30/96)的胃癌被染色,免疫反应位于肿瘤的细胞膜上。CD44v6的总阳性率在硬化型胃癌显著较高。CD44v6的强阳性率于浸润型胃癌及胃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均显著升高。CD44v6强阳性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降低。结论:CD44v6的过度表达很可能参与促进了胃癌的浸润,并且可影响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病理学 胃癌 预后
下载PDF
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结肠黏膜血管的改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坪 毛羽 +5 位作者 兰孟东 张福杰 赵红心 李兴旺 郎振为 韩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结肠黏膜血管和结肠黏膜病理改变.方法:将同期不同症状和病因32例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600张电子结肠镜照片与300例非HIV患者3000张结肠镜照片对比,并对32例... 目的:研究人免疫缺陷病毒阳性[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结肠黏膜血管和结肠黏膜病理改变.方法:将同期不同症状和病因32例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600张电子结肠镜照片与300例非HIV患者3000张结肠镜照片对比,并对32例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病理切片内固有层内毛细血管分布情况和黏膜内出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9例结肠镜照片显示结肠黏膜血管末梢呈环形改变,直径在1-2mm左右,出血后环圈加粗变大;其他3000张肠镜对照照片未发现同样血管改变.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32例结肠黏膜病理切片除见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改变外,13例黏膜皮下固有层中有出血,大量红细胞聚集,27例黏膜内皮下固有层中毛细血管明显增生.结论:结肠黏膜血管末梢环形改变可能是HIV(+)非特异性慢性结肠炎腹泻患者结肠黏膜一种特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结肠黏膜血管末梢环形改变 结肠黏膜 慢性腹泻
下载PDF
肝炎患者胃镜检查与中医辨证——附166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融冰 孙承民 +4 位作者 刘书华 马兆荣 赵新华 兰孟东 李宝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67-367,共1页
肝炎患者常见上消化道症状,既往多认为是消化功能紊乱,对其病理基础较少深入研究,为此我们于1989~1991年间对各型病毒性肝炎(含肝硬化)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共166例。资料与方法一、诊断标准参照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
关键词 肝炎 胃镜检 中医辨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